<p>紫竹院公园位于西直门外,白石桥迤西,与国家图书馆彼邻,东与首都体育馆隔路相望,南为紫竹院路。公园始建于1953年,因园内有“福荫紫竹院”庙宇而得名。</p> <p>久居北京的人,若不想舟车劳顿就能观赏江南风貌,最好的去处非紫竹院公园莫属。北京的公园大多以古典建筑和遗迹闻名,而紫竹院却是一座幽篁百品、翠竿累万、以竹造景、以竹取胜的自然式山水园林。园内元代高梁河的故道等美景,都在翠竹簇拥之中,步移景异,颇富“绿竹入幽静,青萝拂行衣”的江南诗情画意。</p> <p>郭沫若题字的景石伫立在公园门口。</p> <p>紫竹院公园园中有大小湖泊三个,两座小岛(明月岛.青莲岛),五座拱桥把湖、岛、岸连在一起,桥、廊、亭、榭,点缀其间。</p> <p>紫竹院以紫竹著称,传说普陀山紫竹林是观世音菩萨的修炼得道之所。</p><p>来紫竹院公园,可以尽情欣赏到紫竹、斑竹、石竹、寿星竹及诸多不识姓名的竹,或突来一簇,或三五七株,或如亭亭玉立,千竿翠绿,临流照影,风姿高雅。</p> <p>紫竹院行宫,是紫竹院公园的重要景点之一,它是在其原址建筑经过拆改,已不同清朝时的建筑。2009年时,报恩楼、前殿、山门、倒座房保存完好,院内有两株近500年的银杏树。考古专家于该年对此处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原来的配殿、游廊、二道门遗址。2010年,福荫紫竹院开始重修,并复建部分原有建筑。</p> <p>与行宫毗邻的紫竹禅院,是一座佛教寺院,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当年慈圣皇太后在广源闸西侧兴建万寿寺的同时,也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庙宇作为万寿寺的下院,当时庙内供奉观世音菩萨。</p><p> 古紫竹禅院的门前,庙门左右各有一片紫竹林,约有两千余株。它正是紫竹院地名的出处所在,这些紫竹是从四川移植而来。</p><p> </p> <p>紫竹院的桥,也是此园艺术的精华所在,将湖与湖恰到好处的景景相连,知名的桥有一得桥、拱桥、虹桥、梅桥、莲桥。</p> <p>梅桥</p> <p>莲桥</p> <p>在园内,随处可见多品种的鲜花,在不同时期竞相绽放,朵朵娇艳欲滴,片片繁华似锦。</p> <p>紫竹院的荷花🌸也是此园的一大亮点,盛夏季节,荷花渡是此园知名一景,满池荷花🌸,碧叶连连,湖中小舟穿梭,更是紫竹院的吸睛美景。</p> <p>信步漫游园中,可见满坡野花,芬芳多姿。</p> <p>筠石苑</p><p>筠石苑景区位于紫竹院公园北部、长河北岸,占地面积7.1公顷,包括”清凉罨秀”、“江南竹韵”、“竹深荷静”、“友贤山馆”、“绿云轩”、“斑竹麓” 诸景,均以竹为主题。淡雅清秀的意境,别致独特的风味,悠游其中,陶醉不已。</p><p>“小桥流水竹片片,花木扶疏山水旁”,这里山环水抱,境域幽雅,是一处以欣赏松、竹、石为主的绝美小园。</p> <p>这园中园怪石嶙峋,植被郁郁葱葱,极具生命力的慢爬生长于湖岸及造型各异奇石之中。</p> <p>湖中常有小舟停泊在岸边,也真是诱惑,让游客有种冲动,真想即刻变成淘气的孩童跳入船中,划起双桨去湖中游耍。</p> <p>景区池水中有时会幸运的看到戏水的鸳鸯,漫步经心且旁若无人的惬意闲游着。</p> <p>刚、柔、忠、义四品石,是古人对竹品格的评价。</p><p>刚:“茎本坚节,不受雪霜。”刚也</p><p>柔:“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p><p>忠:“虑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p><p>义:“不孤根发挺耸,义相依以擢秀。</p> <p>这里多处怪石林立,溪水潺潺,清澈见底,在盛夏来这里戏水,定是一件及其享受的趣事。</p> <p>筠石苑景区里还有一片由厅、轩、廊组成江南风格的建筑群,它就是知名的友贤山馆。</p><p>黛瓦棕柱粉黛强,飞檐翼翘花露窗,这样形容它毫不为过。浮廊跨水,丁步当桥,高者为楼,低者为轩,四面环山翠竹簇拥,风格之优雅,令游客不忍离去。</p><p><br></p> <p>江南竹韵</p><p>江南竹韵是一处以竹石造景的“沉园”。门外景石刻字点题,门内松竹障目,笋石矗立。左俯绝壁,右控溪潭,叠石为磴,棕壁滴泉。寻崖觅径而下,仰观四野皆碧,咫尺幽篁拂面。过涉趣门,象山漱玉在目,山泉穿石而泻,斑竹破隙而生,曰“云梦湘妃”。向西攀,可达“朝晖亭”小憩纳凉,漫步于苍松曲径之中。往东走,竹影铺地,毛竹翠竿挺秀,可徜徉于潺潺竹溪之间。绿叶萋萋,翠筠浮浮,峭壁飞流,铿锵悦耳。</p> <p>在这里仿佛置身于江南园林的实景中。</p> <p>斑竹麓,东西两山相峙,深谷曲折幽静,北通知弈庐,南达河静湖,山顶长松葱郁,山麓斑竹凝翠。南端的娥皇、女英雕塑峭立于岸,倒映于湖,寓斑竹之传说。至此,可徜徉婆娑翠影中,感发泪洒竹斑的幽思。</p><p>园中的斑竹是20世纪80年代引入,经多年栽培已有成片的斑竹林景观,斑竹以竹秆上有斑点花纹著称,在北方是少见的品种,原产于湖南省洞庭湖。</p> <p>紫竹院公园结合园林特色建造了诸多古亭竹亭,造型古朴雅致,分别坐落在整个园林的不同景点处,为突出园林主题起到了化龙点睛的作用。</p> <p>远亭</p> <p>菡萏亭</p> <p>聆涛亭</p> <p>镜游亭</p> <p>梅台</p> <p>朝辉亭</p> <p>盘藤</p> <p>双林塔寺遗址,也是这里知名的历史古迹。</p> <p>有品位的园林,牌匾题字也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书法作品,大书法家中石,启功的字迹都在这里留下了墨宝。</p> <p>澄鲜匾(启功)书法</p> <p>揽翠亭(启功)书法</p> <p>朝辉亭</p> <p>友贤山馆(启功)书法</p> <p>篆书</p> <p>紫竹院公园构思精髓,其建筑尽展中国古韵之清雅高节的气质,是文人墨客即兴做诗吟诵的宝地。这里有登高望远的揽翠亭,还有前临荷塘,背依青竹,东西与“莲”“梅”二桥相连的赏景宝地八宜轩。</p> <p>明月岛上,山径盘纡,林蘩竹茂。修篁藤萝中构“得月轩”、“步月廊”,其环抱之“天井”中置“玉女弄箫”雕塑。</p> <p>举头仰望步月廊内精美彩画,更是体现中国园林艺术精湛之处,它是浓缩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国粹之一。</p> <p>小桥上的桥面及桥柱的翠竹石雕,处处可见园林设计者的用心之举。</p> <p>园内广告牌侧面也如此饱含古韵。</p> <p>徽派清雅的景观墙也值得一赏。</p> <p>凉亭的窗花🌸也一样突出翠竹的主题。</p> <p>窗花</p> <p>紫竹院移步即景,景景如画,人在画中游,人亦景中画。</p><p>中国园林艺术的诸多元素在此园得以高度提炼并完美融合,在此地游览,仿佛穿越到几百年前极具中国古韵的园林中,仿佛看到传说中的诗仙诗圣都到此观竹赏月……</p><p>有诗曰:“春风暖筱百花舒,夏霭轻舟翠盖浮,秋雨润芦枫叶艳,冬云瑞雪映松竹。</p><p>紫竹院实在是值得细细品味游览的精品园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