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 <p><b><i> 遂川县西溪乡文坳张氏客家大围屋简介 </i></b></p><p> 遂川:据了解,张氏大宅兴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一座乾隆年间的老宅6千多平米矗立于山间,蔚为壮观。</p><p> 2018年1月18日,江西省遂川县西溪乡文坳村张氏大宅,占地面积6千多平米,建筑面积3千多平米,蔚为壮观。据了解,张氏大宅兴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共有住房100多间,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曾分2个村民小组,150多人在此居住,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p><p> 整座建筑为客家围屋布局,由正屋、厢房、学堂、围墙、炮楼、坪场、池塘组成。</p><p> 住宅平面呈横排长方形,砖木结构,二井三进,有9个厅堂、18个天井,人称九厅十八井,正堂分上中下厅,层次分明。</p><p> 老宅围屏、窗户用硬木雕刻而成,住房100多间,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曾分2个村民小组,150多人在此居住。</p><p> 西溪乡文坳张氏客家大围屋坐落于遂川县西溪乡文坳村黄泥排,由西溪第一高峰莲花峰蜿蜒而出形成象形状,与寨坳分水走文坳溪流和竹排洞河两水一山相汇形成沃野千里之地势。张氏大围屋即坐落在整个象形山的象鼻形位置,与对面马坑的虎形山隔溪相望,围屋坐东南朝西北,远眺文坳玛瑙山延伸至堆前冷水坑五指峰,该围屋由福建上杭张氏化孙公第十一代永胜公于清朝顺治年间由广东五华迁居西溪文坳开基,得于文坳土地肥沃盛产木材,经几十年刻苦经营,积累十分雄厚的资本,在文坳发展至第三代開昌公时,把积余资本平分给三个儿子,其三个儿子 仁海,仁惠,仁宏同时在文坳开建三大围屋,长子仁海选址文坳马坑虎形开基建设崇德堂围屋,相传当时长子名下人丁人数一般,现有近百人口,建房时就说建个不大不小,适当建好,把剩余资金留给子孙生意赚大钱,所以马坑屋代代都有商人出,次子仁慧选址文坳石坎开基建设百忍堂围屋,次子当时人丁数相对最少,现有十余人口,建房时就说,我家人少就建小一点建好一点,建好时确实是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据说晚上不用开灯都可见金光闪闪,相当奢华,因地势不佳,历经洪水和塌方,只历经百余年就全部倒塌,现在只剩遗址,其三子仁宏即选址地势平坦开阔的象鼻形黄泥排开基建造宏远堂,当时仁宏公名下人丁最多,现有200余人口,他说我人多就要建大房子才够住,所以历经十余年才建成这座:占地面积六千余平米,建筑面积三千余平米,纵横交错,宏伟壮观,围内布筑,四面楼房,上下中厅,左右厢房,横间直舍,排列成行,屏障林立,构思精良,雕樑画栋,富丽堂皇,内设书院,韵声朗朗,附属具备,栏舍池塘,规模宏大,历史悠长,几经几代,历经沧桑且极具客家建筑风格的百间大围屋。</p><p> 该大围屋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修建,至今已有240余年,整座建筑为典型的客家围屋布局,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一百余间房屋,以上中下厅三个主厅为中心,两边小门与厢房对称布局,四周高墙围栏,前后左侧均修筑坚固炮楼,解放后和平时期把后左两座被拆除,至今只保留了前面一座。</p><p> 围屋主大门由3米多高的青大理石门,进去即是精美牌楼,大门两侧即为门房,有点像现代的门卫室。</p><p> 大门口至今还保留着清末时期修筑的全县都极其少见的三层防御炮楼,炮楼可使用各种机枪 手枪,手榴弹等武器,在近代革命斗争时期,由朱德率领的红军从湖南桂东罗霄山脉等地经遂川,大汾,寨溪,文坳,堆前,下七,黄坳,五斗江等地往返井冈山根据地,文坳古道老街曾经是大汾至堆前的必经之路,现在还遗留有个别路段的古道和歇息的茶亭,据老辈人讲述当年红军分队曾在张氏围屋和张氏祠堂驻扎期间与国民党等匪军展开过多次激烈战斗,红军在炮楼上依靠炮楼上修筑的工事使用各式枪炮击退前来攻击的敌人,听老辈人讲当时炮楼上架有一门木制炮,该炮使用洋硝炸药加废旧生铁块等原料制成的炮弹,可发射到几百米开外的敌方阵地上,至今炮楼墙壁还可见许多弹痕。当时还有敌方的炮弹直接打入围屋内禾坪及个别房屋,禾坪上以前还有多处弹坑,房屋亦有多处被击中倒塌,这些在解放后和平时期各自陆续维修回去了,特别是大伯清晰记得有一颗炮弹打入中厅天井柱子旁所幸没有爆炸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该哑弹当时被一位胆大者拾藏起来,后来红军领导在过问此事时主动上交了,老辈人讲当时围屋内还设有的红军储粮库,军火库,钱间,受红军革命部队的影响我族许多青壮年也踊跃参加工农红军,跟随革命部队在文坳本村及大汾长岗坪 井冈山 等地参与战斗,但于战斗的惨烈我族大部分参战人员不幸牺牲,生还回来的所剩无几,据老辈人讲述当时在围屋内与国民党等匪军进行的多次战斗中,还有多名其它籍贯的红军战士牺牲,由于当时条件极其艰苦,牺牲的战士就近于文坳油槽对面山坡上及象形塘面屋旁边等地简单安葬,现在依然可见红军墓地的遗迹,即使当时战斗激烈红军凭借这座结构坚固 围内复杂的围屋与炮楼击退敌军的一次次进攻,为保护红军粮食及武器弹药的安全,起了重要的掩护作用,当时围屋正面及大厅墙面均有大量的革命宣传标语由于墙面石灰脱落及文化大革命等各种破坏,现只剩依稀可见的痕迹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大跃进时期留下的许多标语一直保留至今,像经典的毛主席语录等这些都是很有历史纪念价值,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的。在红军驻扎期间张姓族人在下厅杀猪宰鸡磨豆腐架锅煮食欢迎招待红军,积极支持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在那个时期就成为军民鱼水情深的佳话。</p><p> 进入围内是2000余平米全部由大小均匀的鹅卵石铺设成精美图案的禾坪,特别是鹅卵石铺设的八卦图,白鹿回头,麒麟戏珠等图案更是惟妙惟肖,禾两侧为栏舍附属房;偌大的场坪及附属房舍为红军驻扎期间提供了很好的休养及操练场所。</p><p> 围内正面是高大宏伟的正堂屋,正屋檐下全部为平整的大理石条及桐油搅石灰地面铺设的走廊,虽历经几百年风雨,仍然崭新如初;正堂屋分上中下三厅,层次分明,厅与厅之间由构思精巧的天井分隔,天井架上全部由粗大结实的木头横挑直架精雕细琢而构成,各级屏风及天花板上雕龙画凤,栩栩如生;下厅放置的石磨石碓亦跟围屋同龄,每逢过年过节妇幼妯娌在此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互帮互助制作豆腐 米果等各种客家美食;</p><p> 两侧小门进去即由屏风或砖墙分隔的小厅,小厅里面又是以大小天井为中心两边厢房布局,是名副其实的九天十八井,层层叠叠宛如迷宫,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口最多时有150余人口居住于此而不觉拥挤;</p><p> 禾坪左侧是200余平米围墙高筑常年蓄水既可养鱼又可防火的池塘,在围屋历次火灾中都能得于就近取水及时扑救;池塘旁边即为私家书院,书院构造极为精美,分上下两层,回廊环绕,依山傍水,环境优雅,极其适合古代学子静心学习成长,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书院培养出以张品万进士,官至广东曲江知府为代表的许多优秀学子,张品万进士当年官赐的肃静,回避等官牌,放置上厅堂中,大摆筵席,欢送新官上任,可惜在赴任途中不幸遇难,该书院是本地极其罕见的私家书院;书院后面是几颗跟围屋同龄的古楠木树林,我们称其为沙官树,树高三四十米,郁郁葱葱,每年盛夏在田间劳作的人们均喜在此歇息纳凉,孩童们更是在此嬉戏游玩悠然自乐。</p><p> 禾坪右侧是5000余平米的围屋大菜园,现在在围屋附近居住的族人还在此种植各种蔬菜,果树。</p><p> 如此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老建筑,在遂川县范围内实属罕见,因此极具文物保护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p><p> </p><p><b> 遂川县西溪乡文坳张氏客家围屋理事会</b></p><p><b> 联系人:</b></p><p><b> 张爱平 联系电话:18979674636</b></p><p><b> 张火平 联系电话:13879668690</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