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寿增辉</p> <p> 在翻看吴正宪老师的这本书之前,我回想起了对吴老师“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的评价。的确,听吴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你会被她和孩子们乐学的氛围所吸引。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仔细体味着书中每一个文字,感受着吴正宪老师上课的艺术魅力。</p><p>一、静待花开</p><p> 当学生们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吴老师宽容对待,耐心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把“错误”转变成“资源”,她尊重每位学生的意见,用鼓励的语言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给予他们时间来倾听、思考和交流,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老师发自内心地欣赏、尊重学生,给学生一些等待、一些引导和一些修正自我的机会,让这些资源变成学生发展的正能量。即使是“错误”的资源,也是学生真实思维的体现,蕴含着学生思维的潜能。老师如果总是担心学生出现错误,总是想着如何避免,这样就会缩小学生的认知范围,使学生失去矫正失误的机会和有所发现的快乐。</p><p>二、学会思考</p><p> 错误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只有让学生经历错误、见识错误,才会使学生避免错误,在课堂上吴老师会有意制造的一些“资源”,目的是促进学生思考,让“资源”发挥应有的价值。面对学生的各种想法,吴老师会故作挑逗地询问原因,学生们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但紧接着老师的“困惑”就换来了一个个大胆的回应,老师的“恍然大悟”就是学生思考成果闪亮的体现,学生们在经历错误的过程中体会到如何思考问题。</p><p>三、激发兴趣</p><p> 学生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是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有利时机,吴老师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在学生思维碰撞时创造出“不协调”,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判断思考,最后能正确理解和把握知识的本质。她在教学中就让学生在问题间各自阐述观点,依据他们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判断,实现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对于难点的理解水到渠成。同时,她也会循序善诱地将目光转向出错的学生,让那些孩子们的紧张不安转变成自信的笑容,使每个学生在课程中都能有所收获,感受乐趣。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偏差,这些都可能是学生突破认知困惑的机会,在课堂中学生没有思维碰撞也就没有心灵的沟通,课堂也就会失去生命力,老师若能巧用错误,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空间,那么学生会多方面思考问题,拓展思路,使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做到学懂学会知识。</p><p>四、深入探究</p><p> 吴老师对于课堂上学生的资源不急于下结论,而是把有代表性的资源有策略地放大,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观点,主动将错误的原因分析透彻,达到深入探究的目的。学生如果能根据资源能进行交流,能自己理解正确的想法,吴老师也会随即因势利导,让学生分析错误想法的原因,并试着按照错误想法,改变原题条件,自编出新的问题,学生们情绪高涨,思维更加活跃。小学生由于年龄原因,经常不深入思考就得出结论,老师在课堂上针对错误适时放大,使学生能真正地明晰错误原因,做到对错误有全面深刻的理解。</p><p> 吴正宪老师始终秉持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关爱,把课堂当作学生智慧碰撞和心灵交汇的舞台,为他们的童年留下一个个难忘的数学印记。细细品味吴老师的教育智慧,如饮醇缪,不觉自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