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书香】——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伟伟

<p>  读书是学习,读书是充实,读书是体味文化,读书是回顾历史,读书是精神的旅行,读书是思想的驰骋,读书是与前人会心的交流,读书是自我灵魂的感悟……</p> <p>  读一本好书,犹如品一杯香茗,满口余香;犹如沐浴和煦的春风,神清气爽;犹如听高人的谈话,茅塞顿开。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一本给人启迪、发人深思的好书。</p> <p>  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还是自己即将走上教师岗位时,那时对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有些许紧张但同时充满无限期待。现在再次打开扉页,看到自己写下的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啊,我们作为教师职责是神圣的,既教书又育人。高尔基也曾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在职业活动中,我时刻谨记这几句话,我始终把热爱孩子放在第一位,有了这种心境,师生之间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p> <p>  由于疫情原因,孩子上网课,有了更多自由支配时间,于是我又重读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第26条说的“要教会儿童自由支配的时间”。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不完成作业,有的学生上课走神...... 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找到了矛盾的根源——成年人有了自我控制能力,能够帮助我们控制时间的利用,而儿童却缺乏这种自控能力。要想从源头上根除学生自制力差、不会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的问题,还得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要靠组织活动,靠示范,靠集体劳动。</p><p> 孩子是有孩子天性的,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尽量做到把那些有趣的、使儿童惊奇的东西,变成对学生全面发展有利的事,值得我去进一步思考和实践。</p> <p>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p><p> 由于自己所带班级,后进生较多。关于如何更好地转变后进生,我又重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中第6条说的: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我非常欣赏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转变后进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必须使这些学生尽可能的多读书,教师应教会他们阅读和思考。因为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转变后进生的工作中应当是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教给他自觉阅读的方法,引起他自觉思考的意识,当然,最重要的还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不要妄想速成,短时间见成效,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持久的耐心,平和的心态面对他们,教育他们,只有这样,转变后进生的工作才能行之有效。</p> <p>  随着学生进行网课进入懈怠期,如何让学生更愿意学习,我又重读了《给教师的建议》第54条怎样使学生愿意学习,文章中提到,儿童在入学的时候是带着渴求知识的火花的,但是这种火花很快就熄灭了,产生的教学上最凶恶,最可怕的敌人——学生对学习的冷淡态度。&nbsp; </p><p>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使儿童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使她有一种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要使小学生的智力生活丰富多彩,就必须保持思考和记忆的和谐。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关心这件事,在小学里,首先是要儿童善于思考,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寻根究底的去探索真理,在认识的世界里遨游。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p> <p>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学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只有在书籍成为学龄初期儿童的最有吸引力的精神需要的地方,才会有学习的愿望,这种愿望才能确立起来。课外阅读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尝到这种航行的幸福,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敢于独自闯进人类智慧的无际海洋的勇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