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鹿花开

冠燊

<p>  五一节过后,夏天算是真正来到了村子里,处处蜂飞蝶舞、绿意葱茏。曾经装扮春天的杏花、桃花、梨花已经结上了绿绿的极具生长力的小果实,掩映在婆娑翠绿的树叶间,偶尔探出个圆圆的淘气的小脑袋来。榆树上串串榆钱已经开始泛白,随风四处飘零。盛开在原野里的,是成片黄色的柠条花,它们在风中摇曳着高挑的身姿,大地酷似披上了盛装。村子里,与柠条花相媲美的,是零零星星生长在地埂垄边粉白娇嫩的蕤核花(别名马茹子),当地人称呼为马刺或者叫马鹿花,我怀疑是依据马茹子的谐音演绎而出的方言称呼。</p><p> </p> <p>  马鹿花是村子里比较普遍普通的野花,平常极少有人关注,它一般生长在悬崖旁或者地埂垄边,叶子较狭长,因为其茎杆较高较为稠密且长满尖刺,很少受到动物食啖,因此花叶异常繁茂。它的花非常好看,小白花躲在尖刺周围,顺着茎杆密密麻麻排列着,花蕊黄的精致,成堆的花竞相开放,仔细望去一簇簇一片片花海,十分迷人。</p><p> 第一次认真关注马鹿花是我去村里马铃薯种植基地,当时合作社的成员们正在忙碌着播种马铃薯,老党员郑秀英背着一个较为狭长的木头匣,里面盛放有一些马铃薯种子,她是专门负责补种机器无法播种到的地块,由她手工栽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豁着牙笑呵呵的,虽步履蹒跚但异常精神,她是义务工,干得却很卖力。我见她时,她正出神地盯着地块上的一株马鹿花看,花开得异常娇艳,有几只蜜蜂嗡嗡叫着,出于好奇我也凑过去仔细瞅了瞅,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察马鹿花。</p><p> </p> <p>  见我好奇问到马鹿花,郑秀英老人的神情竟隐约有些变化,她说马鹿花的果实可以吃,等花开败后,就会结上绿绿的小果实,果实长到黄豆般大小后,颜色就会渐渐地由绿变红直到黑红。小心翼翼摘下熟透了的果实,含在嘴里轻轻一咬,“噗哧——”一声,会迸裂出甜甜的液汁来。现在虽然很少有人吃了,但在过去生活艰难窘迫挨饿的年代,马鹿果实还是十分诱人的。</p><p> 讲到这里老人竟有些哽咽,我原以为该话题勾引起了她对过去艰难日子的酸涩回忆。没想到她话锋一转,说自己每年一看到马鹿花就会不自觉地想起她已逝去十余年的丈夫。看得出,老人对丈夫的情谊很深,她不时擦拭着泪花,有些迟疑又害羞地给我讲述了她和丈夫之间关于马鹿花的一段故事。</p><p> 老人说她的娘家在邻村,父亲是当过兵的,一生好强上进的父亲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在父亲的影响下,她们姊妹兄弟三个都陆续加入了党组织,在当时是典型的根正苗红的家庭。与父亲的严厉相比较她的母亲倒是十分和蔼可亲,中国农村的传统美德在母亲身上演绎得淋漓尽致。作为家里顶梁柱的父亲在一次兴修水利的工程中不幸坠崖身亡,从此以后,母亲勇敢地挑起了家里拉扯儿女的重担。她说自己很傻,那时候的她,并没有意识到失去父亲后母亲日子的艰难,相反觉得没有了父亲的束缚,自己倒十分自在起来。</p><p> 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当时她长得比较俊,说到这里,老人害羞的眼睛盯向远方。我笑着鼓励她把自己曾经美好的经历传下来。她略微停顿了会,似乎理了理思路,说当时共有三个男孩喜欢她,两个是本村的,丈夫一个是外村的,正当媒婆轮番上阵游说得不可开交之际,母亲以独特的眼光果断决策,让她选择现在这个丈夫出嫁,而当时丈夫家是三个追求者当中家庭最为困难的。是什么理由让母亲这么坚决呢?原来,丈夫托媒婆来说亲的时候,顺便捎带来一些自己新摘的马鹿花果实,也许就这细心的举动一下子打动了母亲,母亲一边说这个男孩子“真有心”,一边执意让她选择下嫁了这位邻村的家庭困难的男孩。</p><p> 婚后的生活平静且不失浪漫,丈夫真的对她很好,平常劳动之余,总会捡些野花野果之类的趁她不备之际递给她,几乎每年都包括有马鹿花的果实。难怪我见到郑秀英时她正盯着这花有些出神,丈夫已经逝去十余年了,她还是不能完全忘却昔日的老伴儿……</p><p> 村子里到处都有马鹿花的,尖尖的刺周围,一簇簇花朵竞相开放,瘦瘦的叶子穿插其中,远远望去,每一株马鹿花都仿佛是一团白色的花球,这个花球里面蕴藏着一个故事,谁也没有听说过,却真真实实存在着,流年经月繁衍生息。</p><p> </p><p> </p><p> </p><p> </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