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疫情防控期间,作者重回工作、学习、生活过的老地方,学校的发展变化,书写着时代的风采,让人感慨。 5月9日,是九年级学生复学的日子。<br> 按照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安排,我与县市场监管局的王浩、第二人民医院的高磊组成联合工作组,5月8日经血清检测合格后,就与莒南县第八中学的老师们一起提前一天入驻学校,开始了在学校封闭两周的工作和学习生活。 莒南县第八中学的前身是莒南县十字路镇(现十字路街道)中心初级中学,于1988年建校。1989年7月临沂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我就到莒南八中工作,是我工作的第一站,也是我的第二故乡。1995年11月我离开了她,因工作需要到县教育局从事文字和教研工作了。离开之后,因工作关系虽常来八中,但吃住封闭在八中,还是离开后的第一次。这也让我有机会,回忆25年前我在八中的工作和学习生活。 莒南八中是驻城学校,座落在县城南部稍偏西的山岭地上,当时占地80余亩,按18个教学班设计,在全县算是比较大的学校了。学校大门朝东,东低西高,东西落差14.5米。学校的所有校舍建设,自东向西,分四个台阶布局。最东的一级,建有三层的办公楼、实验室和仓库。在当时的乡镇中心初中学校中,有办公楼的学校只有十字路镇中心初中,这也是我当时引以为豪的地方。第二级、第三级是教工、学生宿舍区和教学区。第四级是操场。1989年秋学校开始招生,只招了初二两个班、初一六个班,400多个学生,38个教职工,这就是当时学校的规模。 当时的校长是李孟毅。李孟毅校长是一个“见第一就拿、遇红旗就扛”的人,性格坚毅,胸有豪气,提出了“促转化、抓管理、提质量,办齐鲁名校”的目标,先是临沂市教育局、山东省教育厅分别在学校召开了2个现场会、理念研讨会议,《山东教育》介绍了学校办学经验,然后全国来学校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来学校插班上学的学生也是一位难求,短短几年学校就有了名气。那个时候,在莒南八中当个老师很是自豪,说话、办事很有底气。我走亲逛店或是同学、朋友相聚,问你是在哪儿当老师的,我会大声地说“十字路中心校!”有时干脆回答:“镇中!”好像别人不知道似的。 在李孟毅校长的带领下,我担任了1990级四班的班主任,开始了我的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的火热学校生活。<br> 刚建校时,学校的地面还没有硬化。晴天硬梆梆,雨天泥窝窝。下雨的连阴天,如果没有一双泥靴,在学校里是行不得路的。且学校还有不少的风化岭,师生走不成路,学校盖不上房。学校还要在办公楼前面的平地上,建一个有山有水的立体景观。这些任务就落在了我们的身上。暑假期间,我们老师挥镢刨地,用锨铲土,整平路面;翻沙拌水泥,抟水泥块;拿起泥铲,拉直水平线,用抟出的水泥块硬化路面。劳动课上,学生从家里拿来镢头、铁锨、筐头、小推车,与学生一起当起了“愚公”,移的虽不是太行、王屋二山,但风化石岭在一天天地变矮,小公园也渐有雏形。我也“叩石垦壤”,推车如飞,挥汗如雨,为此还受到校长的表扬。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学生在“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中接受教育,体认成长,看来劳动教育的这一课是非上不可的。现在,我的学生见到我,他们记得最清的事,还是学校火热的劳动场面和受到的教育。在那时的莒南八中当个老师,没有一副“铁肩膀”,是不行的。 那时当个班主任是不容易的。除了平常的日常管理,学校要求每个班要有班级管理的“鲜点子”。每周李校长都召开班主任会议,每个班主任要介绍一周来班级管理的新想法。那时,我刚当班主任,只有向别人学习的份儿。听到其他班主任谈的用好课前五分钟、班级教导会、主题班会、每人一个垃圾袋、人人有事干、不同层次评先进等的好做法,我真是羡慕他们的头脑。李校长提出学习解放军:早有工作布置会,晚有班务会。我们每天五点起床,与学生同上早操;晚十点查完学生宿舍,在李校长宿舍后面的空地上,听学校点评。一年到头,天天如是。如今,这个传统在今天的八中还保留着。那时觉得真有点累,但现在想来:自己的工作能力还是那个时候练就的。在那时的莒南八中当个班主任,没有一双“铁脚板”,是不行的。 那时最盼望又最怕开的会,是成绩分析会。每次考完试,李校长都要组织学校的管理和财务人员,给每个老师计算所教学科的成绩。那时没有计算机。阅完卷后,财务人员抱着算盘子,戴上老花镜,噼噼叭叭,算盘珠子拨得震天响,声声都敲在我们的心坎上。这样算上一天一晚后,各位老师成绩就算出来了。每个老师都忐忑不安的。成绩分析会上,点名到人到科,成绩优秀的,不吝语言表扬;成绩不好的,也不惜语言批评。每个人都低着头,手心上冒着汗,都怕点到自己的头上。成绩分析会开完后,都喘出一口长长的气。在八中教语文的五年多,我所教的成绩一直是优秀,但紧张的心一直没有放松过。至今还记得当时李校长说的那句经典的话:燕子与蝙蝠打食,熬眼的熬眼,打食的打食。除了成绩分析,平时的教研活动也少不了,不仅有校内的,校际间的,外出学习的也不少。那个时候,去过龙口,才知道作文有序列教学法;去过济南;去过北京。参加县教育局及以上组织的论文、讲课比赛,好奖次,学校都有奖励。我的第一篇论文发表(《单元教学说》,就发表在1993年《临沂师专学报》上),就是在那个时候写成的。到教育局从事文字和教研工作,且能够胜任,是八中五年的语文教学给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那时莒南八中当个老师,没有善思考的“铁脑袋”,是不行的。 带着练就的“铁肩膀”“铁脚板”“铁脑袋”,我又像25年前那样在八中工作了。与学校的校长、老师们一起抓防疫、抓教学,走遍了校园的角角落落,督查着复学工作的方方面面。5月11日,在学校、老师们的要求下,我通过“钉钉”,给复学的956名初三学生上了一堂“抓住细节”的写作教学指导课。这一下又惹了“祸”,老师们不依不饶,一再恳求,给他们的学生再上“写作立意课”“写作修改课”“名著阅读指导课”。都是过去的“铁战友”,没办法,我又应承了下来。<br> 在封闭八中的这几天里,课间、饭后,我走在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引起我悠悠思绪的,是过往的事事桩桩,睹物思人,睹物思事,有的是满满的幸福回忆。 如今的莒南八中,经过6任校长的励精图治,已经大变样了:平房变成了楼房,面积由80亩扩大到152亩,招生规模由18个教学班扩大到60教学个班,教职工由38人增加到324人,学校布局合理,美化绿化,是学生求学成才的好地方。正在卞秀忠校长的带领下,践行着“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办着“慧心”教育,在“新教育”实验的实践中,实现着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目标。<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写于2020年5月12日</div> <p>文稿 徐名印</p><p>摄影 徐大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