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阿焦读人物传记之苏轼篇(九)</p><p>阿焦开篇(自写):</p><p>徐州治水为民生,黄楼今在人已空。</p><p>千秋功名后人说,芳草青青念苏公。</p><p>湖州任上知民苦,作诗桧树言时弊。</p><p>狭隘之人心似芒,乌台诗案险别世。</p><p>话说1079年,苏轼从徐州调任湖州(今浙江省吴兴),临行之时,徐州人民出城送别:“要不是大人你,我们和孩子们都已经葬身于鱼腹了。”苏轼看着眼前的场景,内心感慨万千。</p><p>湖州之地也是鱼米之乡,风景醉人。但苏轼并没有沉醉在美景之中,而是深入民间,了解当地的人民生活状况。湖州近几年,饥荒和传染病肆虐盛行,死的人很多。苏轼认为一方面是自然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新政的原因。苏轼在这一时期写了很多反映民间疾苦和不满变法的诗歌。</p><p>例如《王复秀才新居双桧二首》</p><p>其一</p><p>吴王池馆遍重城,奇草幽花不记名。</p><p>青盖一归无觅处,只留双桧待升平。</p><p>其二</p><p>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p><p>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p><p>赏析:这首诗是写给钱塘秀才王复的,其时王复在乡间行医,悬壶济世,口碑甚好。王复在候潮门外的家,庭院中有两棵高大的百年古桧。诗的意思是说,两棵桧树相对挺立,表现出一种不可侵犯的气势,令人敬畏。它们不仅树干笔直地耸入云天,更为奇特的是,它们的根也直伸伸地扎入地下,在九泉之处也毫无弯曲。当然,只有潜伏地下的蛰龙才能了解,双桧的根也是如此之直。诗中以桧喻人,赞美威武不屈、刚正不阿的优良品德,颂扬表里如一、光明磊落的高风亮节。</p><p>本诗以古桧入诗,苏轼本想表达如古桧一样的坚韧不屈。却不想因将"桧"与"龙"扯上关系,而"龙"又可与"皇上"扯上关系,"新进"的政敌便掏空心思,穷追猛打,引伸出"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要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p><p>王安石虽然已经下台,但革新派任人物舒亶等仍担任重要职务,他们把苏轼的四本诗集连奏章一起上交上去;另一位革新人物李定也上奏了一份奏章,陈述了一系列苏轼该杀的理由。皇帝看了以后也不高兴,于是案件交予御史台查办。</p><p>神宗皇帝初始也不想追究,但因为弹劾苏轼的官员很多,只好命令御史台派人到湖州把苏轼拘捕入狱。</p><p>驸马王詵(shen)知道苏轼的为人,赶紧派人到河南商丘告诉苏辙,要他火速派人到湖州告知苏轼。</p><p>苏轼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并没有想到自己的罪行有那么严重,他让通判祖无择代理自己的职务。官差来到时,他穿好官服在院子里等着。官差见到他时,相顾无言了很长时间。最后,苏轼先开口说:“我知道我冒犯了朝廷,罪不可恕,如今罪责难逃,难免一死,请让我在临死之前去见见我的家人,作最后的道别吧。”</p><p>苏轼回到自己的家中,看到妻子王氏已经哭成泪人。苏轼倒很镇定,开始给自己的妻子讲起故事来。</p><p>宋真宗时期,有一位隐者名叫杨朴,能写诗。真宗召见他时,问他:“你会不会作诗?”杨朴回答:“不能。”皇帝知道杨朴隐没自己的才华是因为不愿意从政。皇帝又问:“朋友们送行时,有没有写诗给你?”</p><p>杨朴说:“没有,只有自己的妻子为我写了一首诗。”</p><p>“写的什么?”</p><p>于是杨朴就把临行前妻子写给自己诗歌读给皇帝听:“且休落托贪杯酒,更莫猖狂爱吟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听后大笑,于是就把杨朴送回老家去了。</p><p>苏轼也是因为作诗“今日捉将官里去”了,看见妻子为自己伤心,于是就风趣的说:“你难道就不能像杨朴的妻子一样为我写一首诗歌吗?”这句话把妻子逗笑了。</p><p>家人决定有长子苏迈陪着父亲一起进京。当地的官员因为怕受诛连,都不敢从出门相送。据当地的地方志记载,当地的老百姓在听到这个消息时,纷纷出门到街上洒泪送别苏轼,</p><p>苏轼七月二十八日被捕,八月十八日被关进监狱。狱卒知道苏轼的身份后,对他每天照顾的很好,有时还亲自为苏轼用热水洗脚。</p><p>陪同苏轼的长子苏迈每天到监狱中看望自己的父亲,父子二人约定好:平常送饭只送菜和肉,万一遇到不好的消息,就送一条鱼来。随着时间的延长,苏迈的钱都已经花光了,于是他出门找朋友借钱,临行前拜托自己的一位朋友为自己的父亲送餐,但没有告诉自己和父亲的送餐约定,朋友便给苏轼送了几条鱼吃。</p><p>苏轼在监狱中见到有鱼送来,大吃了一惊,看着眼前的鱼,他百感交集,立即写下了《狱中寄子由》一诗。</p><p>第一首(这一首是写给弟弟苏辙的)</p><p>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p><p>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p><p>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p><p>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p><p>大体意思是:君王的光辉如春光润泽万物,而我因为愚昧不明事理而犯下过错。</p><p>还没过完一生就要先偿还前债,自知必死,可是一家十口,还是要连累弟弟去照顾。</p><p>人死之后,随便找一个青山就可以埋葬尸骨,但是留下弟弟一人,在每次夜雨之时,黯然神伤。</p><p>只能寄希望于来世,二人继续做一对好兄弟。</p><p>第二首(这一首是写给自己的妻子王润之的)</p><p>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p><p>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p><p>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p><p>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p><p>苏轼写完之后,便交给狱卒,请其转交给自己的弟弟。狱卒找到苏辙后,就把此诗交给苏辙,苏辙读完后,大哭不止。但狱卒并没有把诗作留给苏辙,自己拿走后交给当局检查。苏轼因为一首诗被捕入狱,但又因为这首诗命运得到了转机。不知什么原因,这首诗到了皇帝手里,皇帝一看,大受感动。</p><p>朝廷之内,对于这桩诗案所持的态度错综复杂。有的盼望苏轼置于死地而后快;有的趁人之危,落井下石;有的明哲保身,担心受到牵连,不闻不问。国难识贤良,人难识挚友。我们还记得苏辙父子去京城赶考时就是请张方平给予引荐的。时光一瞬,20多年过去了,张方平虽然已经老了,但是他的爱才之心还是那么炽热,张方平听到苏轼被捕入狱的消息之后,愤然上书,称苏轼是“天下奇才”;就连退居在金陵的王安石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p><p>神宗好名,担心人们说他是不明之君,对老臣,特别是王安石的话比较重视,又因为皇帝对于苏轼的才学也是比较欣赏。于是在同年十二月十八日正式结案:贬苏轼为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苏辙也因此被贬斥,司马光等数人与苏轼关系密切,各罚铜20斤。</p><p>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p><p>苏轼出狱之后,感慨于这一段人生的经历,又写了两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p><p>《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两首。</p><p>其一:</p><p>百日归期恰及春,余年乐事最关身,</p><p>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p><p>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拈诗笔已如神。</p><p>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p><p>大意是:狱百日,归来恰恰已到春天。我最关心怎样快乐地度过余年。走出狱门,身心轻爽,有清风拂面;扬鞭策马,不停飞驰,喜鹊也向我欢快鸣啭。此刻对着酒杯,犹恍惚中做了一场大梦;试拈诗笔,运转如风,似仍有神灵附腕。何必深究酿成这场灾祸的过错,既然做官谋生,这类事从来就司空见惯!</p><p>其二:</p><p>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p><p>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p><p>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p><p>堪笑睢阳老从事,为余投檄向江西。</p><p>阿焦微感:读完此部分内容,我们看到了一个多彩的苏轼:</p><p>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苏轼:自己写诗并没有侮辱皇上的意思,因此当知道官差来逮捕自己的时候,并没有逃走,而是在庭院内静静等候。心里无私,何足畏惧。</p><p>幽默风趣的苏轼:在自己即将被官差带走的时候,和自己的妻子讲起了宋真宗时杨朴与妻子的故事。用风趣幽默来宽慰自己的妻子。如果回归到现实的场景中去,我们可以懂得苏轼的这份幽默中充满着多少对于自己妻子的爱意啊。幽默中有伤感,但伤感却又不愿意被自己的妻子看到。</p><p>至亲至爱的苏轼:当苏轼看到鱼的时候,知道自己的性命已经危在旦夕,于是就给自己的弟弟和妻子分别写了一首诗。诗中充满了多少无奈,多少难舍。</p><p>性情率真的苏轼:苏轼因为诗歌而遭受污蔑,但他并没有因此就远离诗歌。我们看到,即使是在狱中,苏轼依然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出狱之后的当天,还用诗歌来记录自己的万千感慨。所以我们看苏轼的性情是多么率真,性格是多么达观。</p><p>人情冷暖官场事态炎凉,为民生计倾心而作没齿难忘。在苏轼遭此不幸时,人民永远以真情相待:徐州一别百姓倾城而出;湖州被捕依然是百姓沿街送行;即使在狱中,狱卒还照顾他;这就是只要你心中有人民,为人民服务,人民就会记得。</p><p>人生一世,苏轼是活给了自己,活给了亲人,活给了朋友,活给了人民。我们也看到张方平在苏轼人生中的作用,他真是苏轼的伯乐,年轻时遇见他,成就了为官梦想;有难时遇见他,挽救了自己的生命,人生中遇见这样的一位前辈,一位老师,苏轼是多么幸福。还有王安石,虽然在变法中,苏轼和王安石不睦,但当苏轼遇难时,王安石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用自己宽广的心胸为自己当初的“敌人”说情,这才是君子的风度。</p><p>为师当如张方平,交友当如王安石,真情当如人民心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