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各位老师好!</p><p> 今天是5月14日,是我们学习《好好做事》的第7天,我们是按照先读诵要学的内容,后大家再文字或者语音进行分享。</p><p> </p><p>内容推送:王新迎</p><p>带动:周四熬粥团队老师</p><p>考勤:张晓晶</p><p>时间:早6:45-7:20</p><p>8位读诵 老师:</p><p>1. 读诵①朱洪福</p><p>2. 读诵②高素霞</p><p>3. 读诵③尚丽燕</p><p>4. 读诵④林大乐</p><p>5. 读诵⑤刘思伟</p><p>6. 读诵⑥宫立军</p><p>7. 读诵⑦苏万玲</p><p>8. 读诵⑧陈福杰</p><p><br></p> <p>读诵:</p><p>朱洪福老师:</p><p> 《好好做事》 (第七天)</p><p> 做事总担心做不好怎么办</p><p> 问:该如何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做起事来总担忧、恐慌做不好,怎么办?</p><p> 老师:这都是妄想了。因为太执着结果的成败,心力就不自觉地消耗在了担忧和恐慌上。要把重点放到因上,放到做事上,放到解决问题上,才不会胡思乱想。(1)</p><p><br></p><p>高素霞老师:</p><p>做事,不是看自己喜不喜欢,而要看应不应该</p><p> 问:我刚毕业出来,可对自己所学专业方面的工作不喜欢做,又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需要什么。该如何抉择,迷茫……希望法师开示!</p><p> 老师:很多事情,不是看自己喜不喜欢,而是看应不应该。“喜欢”是一种情绪,它是无常的,不足以作为人生的指南和抉择标准。人生应首先确定大方向,小的目标才容易确定。(2)</p><p><br></p><p>尚丽燕老师:</p><p> 必须有兴趣才能坚持做一件事吗</p><p> 问:您好,我想学一门专业技能,但我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也无法坚持,所以现在很苦恼。对于我这种情况而言,是不是现在还没有资格谈“兴趣”,应该先赚钱糊口?</p><p> 老师:很多人都认为,必须有兴趣才能坚持做一件事,这样的想法只是为自己不努力找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借口而已。因为,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自己很想坚持的事情,就说明你根本没有想象中的“某一个兴趣”,而只是对现在的事情不感兴趣。</p><p> 所谓兴趣,并不是偶然而有、天生具备的,都是自己努力积累的结果:要么是今生努力的结果,要么是过去世努力的结果。</p><p> 解决内心空虚无目标的关键,并不是向外寻求某个行业、某项技能或某个工作,而是向内寻求,建立起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找到自己的理想。(3)</p><p><br></p><p>林大乐老师:</p><p> 有责任心,事情就是应不应该做,而非喜不喜欢做的问题</p><p> 问:我这个人有个很大的毛病,遇到自己不想做、不喜欢或者害怕的事情,总是有逃避心理。怎样让自己心智各方面都能成熟起来,变得有担当一些?</p><p> 老师:要培养责任心。有责任心,事情就是应不应该做的问题,而不是喜不喜欢做的问题。一个人应该常常去想:我的责任是什么,对于家庭有什么责任,对于公司有什么责任,对于行业有什么责任,对于社会有什么责任,然后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有力量。不能只想着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几个人,那样心就很小,很容易出问题。(4)</p><p><br></p><p>刘思伟老师:</p><p> 做什么,不能根据兴趣来决定</p><p> 问:我觉得自己的兴趣太多了,什么都想做,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怎么办?</p><p> 老师: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不能根据兴趣来决定。兴趣如果没有更深层的认识和信念支撑,也很容易改变。还有很多兴趣都是与五欲相连的,对自己和他人都没有益处。</p><p> 人首先应该有大局观,也就是对自己的生命要有长度和广度的考量;有清楚的价值观。大处有决定,小处才懂得抉择。(5)</p><p><br></p><p>宫立军老师:</p><p> 多做事,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p><p> 问: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什么方法吗?</p><p> 老师:多做事,多与人打交道。在面对境界的过程中,自己的烦恼、不足都会显现出来。看看自己能不能把事情做成、做好、做长久,周围的人是不是喜欢自己、信任自己,这都是非常实际的。(6)</p><p><br></p><p>苏万玲老师:</p><p> 第三章做事执着好吗</p><p> 世间从来没有不变的东西</p><p> 小和尚要跟师父出门开会,看看天比较阴,像是要下雨,就说:“师父,今天出门可能会下雨,是不是带上伞?下面房间有把折叠伞,我去拿上来吧?”</p><p> 师父说:“不用,如果下雨,组织活动的单位会提供雨伞。”</p><p> 小和尚一想,确实是,就高高兴兴地出门了。果然,会议的主办方安排得很周到,雨伞早就准备好了。</p><p> 后来,小和尚又跟师父出门,有人提醒他是不是要带雨伞。小和尚根据以前的经验,不假思索地说:“不用带伞了,如果下雨,组织活动的单位会提供的。”</p><p> 师父说:“要带。”</p><p> 小和尚说:“为什么,师父?”</p><p> 师父说:“你不需要,别人需要!”(7)</p><p><br></p><p>陈福杰老师:</p><p> 这是个真实发生在寺院里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万物都是各种因缘条件组合而成的,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自性;而且,这些条件在不断地变化。我们内心里认为的那个不变的东西,其实是不存在的。</p><p> 世间的任何事都是变幻莫测的,我们就是要在这些无常的境界里不断磨炼,不断地体悟到——只要我们认为自己的某个想法和观念永远是对的,是可以永远当作标准来衡量外境的时候,就一定会碰壁。</p><p> 只有把自己内心里认为是可以恒常不变的观点、看法一一放下,我们才能够体会到做事情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事情也才能真正做好。(8)</p><p> </p> <p>分享环节:</p><p>朱洪福老师:</p><p> 我今天跟老师学习的是:很多事情,不是看自己喜不喜欢,而是看应不应该。“喜欢”是一种情绪,它是无常的,不足以作为人生的指南和抉择标准。人生应首先确定大方向,小的目标才容易确定。</p><p> 我是农民,文化太低只能干受大累的活,六口人的生活其中有二个上学的学生。我在建筑队当了十年壮工。我和我的领导们说:“以后养家的事很费劲了,壮工钱太少,领导给我想个法子多挣点钱好养家口,领导说你这么大岁数,(那时我四十二岁)学什么也差点劲啦,眼力体力手头都根不上。瓦工、电气焊的活干的了吗,师父钱挣不上啦。你要不就干又脏又累的钢筋活吧”。钢筋活建筑队上没有人干,都显脏显累,其实我也是不願意干,不喜欢那种活,那时建筑队上没有钢筋工。结果干上了钢筋活以后就不怕脏,也不怕累啦。时间长了爱上这一行啦,二年以后学习了好多技术成了师父。到后来取得了华北第一机械厂基建公司领导的信任,(钢筋工程基本上免验)就不用验收钢筋的全体人员统一验收。只要告诉基建公司领导一声后天水泥浇灌,明天来验收钢筋,基建公司领导就告诉我们明天就浇灌水泥吧,不去验收啦。为建筑队节省了验收钢筋一天的工序。为建筑工程能提前一天的进度。干什么工作是有不爱好这个工作逐步的认识工作的重要性,知道了为什么要干这一行,只有经历过才能知道。先确定我要成为一名师父,再定自己在干什么工作。</p><p><br></p><p>林大乐老师:</p><p> 今天的内容多次提到: 做事,不是喜不喜欢,而是应不应该。喜不喜欢是我执,应不应该是利他。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利他的角度去考虑,要从大局考虑。</p><p><br></p><p>王新迎老师:</p><p> 任何事业,要想做出成就来,都要有不退初心的坚韧,不管眼前看不看得到成果,都义无反顾。</p><p><br></p><p>李静老师:</p><p> 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当然最好,但是因工作需要,生活需要更多的时候我们会从事自己本不太喜欢的事,所以才有“干一行,爱一行”的说法,让自己爱上自己的职业更多的在责任心。</p><p><br></p><p>王婧老师语音转文字:</p><p> 各位老师早上好,我就简单的分享一下我今天早上的一些感悟吧,今天早上的内容主要是我体会不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合作事情,就是我们在生活当中,我喜欢什么,我就愿意去做,我不喜欢的事情,我就不愿意去做,其实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误区。尤其是有信仰的一些朋友,这个问题我喜欢,我就天天跑庙,家里的责任我就不去管了,老人怎么样孩子怎么样我不去管了。那么我们在工作中也是我喜欢做这件事情我就去做,不喜欢做的事情我就可以往外推。那我们在朋友中间也是,这个人我喜欢我就跟他特别特别的亲密,那个人我不喜欢我就躲他远远的,甚至对他产生很多烦恼,其实这些呢,都是我们的情绪和舞韵决定的。这种情绪和舞韵其实都是一种贼,都是偷走了我们的正知正念的,让我们有特别大的分别心,为围绕着自己的小心思小琢磨小感觉,然后去做事情去对待别人,包括对待自己的亲人,对待自己的朋友,对待自己的同事等等,因为我们都围绕着一个小我,我的感觉怎么样我的情绪我高兴我喜欢,我乐意。那么你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怎么样,你迟到的时候你感觉到别人在等待你吗?你不高兴的时候你不愿意做这件事情你知道吗?别人会替你负重前行吗?也就是说,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把格局放大,你要站在一个高的点去看那,你就会有格局了。老围绕着小我,这样去做是不行的,像一把伞一样,我不需要,那也许别人会需要。</p><p> 有一次,我跟一个朋友也是有信仰的朋友,出门儿我觉得他特别有意思,它像一个“机器猫”一样,他的包里有很多很多东西,就是一些很细节的小东西,他都随身携带。我说你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东西啊,像一个“机器猫”一样,哈哈哈[呲牙],就是什么东西都能变出来,他说因为有时候别人会需要。有的时候什么开瓶子小启子呀,一些小的东西呀,其实他并不一定需要,但是它的感觉就是说我不需要,但是我们一起去出趟门儿,我们一起去旅游,我们一起去寺院,但是别人会需要的,你看他这种精神就是我就觉得特别赞他。我们奉粥的时候也是,有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有的老师头天晚上会把这些东西准备的特别好,就是为什么呢,他也说,因为第二天的志愿者过来就不用再准备了。我头一天准备好了,第二天就不用再准备了,事事处处,都替别人着想,这也是我应该向他学习的一个地方,好,我今天就分享这么多,感恩各位老师。</p><p><br></p><p>高素霞老师语音转文字:</p><p> 非常感恩程老师精彩带动,也感恩老师们的精彩的分享。刚才读诵那一段儿,感受就是我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做一件事情或选择一个行业,就是也是看你这个行业需要不需要,你去做也是随缘,随分随力去做。记得我以前是会计的时候,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去了那个家电维修,然后又卖各种的电器,电子配件儿一个得有上万种,还修理电器,对电器也是一窍不通的,以前都没有接触过,但是要在这儿收这些活,而且还要往外发,有什么人家电器拿来,以后假如电视啊,或其他有什么问题呀?我们都要去给人检查。一开始来的时候就猛哈,脑子想这个怎么会呀,这些事都是没有见过没有接触过的。但是静下心来,因为自己选择做这个,就得用心听,跟着员工学习,慢慢的做几年以后就喜欢上这个工作了。所以有的时候儿包括做销售,也是没有经历过的行业,但是我们要用心努力地去做,没有什么可难倒的,难倒的就是自己的心就是不肯去努力,不肯去做,被困难所吓倒。把这个困难看到像座山似的你就很难迈过去,有时候你也把他当成什么都不是,可能很不费力的就一迈就过去了。所以从心上,我们要下工夫战胜这些困难,我们做什么都要有信心,要努力的去做就一定会能成,再加上各种的因缘具足。</p><p><br></p><p>程红梅老师语音转文字:</p><p> 感谢高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家分享,而且前面朱洪福老师也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家分享的。不是说我们什么都会的,我们也是在慢慢的学,所有的东西都是学来的,不是天生具有的。只要你认真的学了,好好的学,好好的做才能有所帮助,对将来以后都好。并不是说我们有兴趣的东西,我们才学才做,尤其是我们现在的工作,并不是说你有兴趣了我才工作,这个没有兴趣我就不学了。每一件事情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钻研,跟着师傅好好儿学,都会有一定的成绩,感谢大家的分享。</p> <p>进社区,用 艾 传递爱</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