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 应用常行--青铜峡市第二小学“互联网+教育”应用培训

青铜峡市第二小学

--青铜峡市第二小学 <p>  为了激发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提高教师“互联网+教育”的应用能力和水平,推动“互联网+教育”的融合创新,青铜峡市第二小学于2020年5月14日上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互联网+教育”应用培训。</p> 前期准备 <p>  为了使培训更具有时效性,学校精心准备,提前安排。</p> <p>  提前征集教师们的疑难问题,把此次培训活动落到实处。</p> <p>  教师们积极响应,抓住机会,提出自己的疑难困惑。</p> 活动进行时 <p>  丁琦校长宣布培训活动开始,并宣讲此次“互联网+教育”培训活动的意义。在现代信息社会,互联网具有高效、快捷、方便传播的特点,在中小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成为中小学生们学习的好帮手。而我们作为教师,更应该利用好这个帮手,创新应用,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所以我们教师要好好把握这次培训机会。</p> <p>  我校邀请了青铜峡教育局信息办乔晓军主任为全校80多名教师做了“互联网+教育”应用培训。</p> <p>  乔老师通过四个方面为老师们细细讲解</p>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们应该怎么做? 课件、微课、案例交流展示 教师空间、学校空间展示 <p>  乔老师通过政策宣传、理论讲解、活动案例对比分析。解决了教师在“互联网+教育”上的诸多疑难问题,使老师们茅塞顿开。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p> <p>  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从理论到实践,从课件、微课的设计和制作,到优秀案例的分享展示......</p><p> 关于课件,使教师在已有的制作课件的基础上,还知道了制作优秀的课前,内容要饱满,色彩搭配要合理,画面比例要合适清晰;关于微课,使教师明白了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需要做微课,微课不是一堂课的缩影,而是通过微课,可以让学生突破难点,抓住重点,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于案例,乔老师通过对优秀案例展示分析,也使教师们明白了如何写自己的教育教学案例。整个过程收获颇丰。有了这些收获,我们信心满满,这些内容都是新时代的产物,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一定会创造性的运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p> 校长总结 <p>  最后,校长总结,鼓励大家迎难而上。 这次培训,让我们教师对“互联网+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本次培训内容充实且实用性强,对提升教师“互联网+教育”应用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我们教师在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p><p><br></p><p> 无形的网络,一头连着老师,一头连着学生;一头连着求知,一头连着奉献。在这里,孩子们和各科老师一起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之中,合作默契,乐此不疲。</p><p><br></p><p> 特殊时期,“空中课堂”成了教学主旋律;手机、电脑成了老师们的作战工具。疫情无情,人有情;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教师离校不离教,学生停课不停学”,让爱的教育更温馨,更闪亮!老师们虽不能面对学生,但隔空守望,可以通过网络和孩子、家长沟通交流;虽然有困难,但都绞尽脑汁想办法解决;因为心中都坚守着那份职责情操,和面对灾难和困难不当逃兵的那份韧劲和勇气。</p> 指尖年华,一抹时光 <p>  指尖年华,一抹时光。通过这次的培训,提升了教师利用“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意识和能力。教师们感受到在“互联网+教育”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更新观念,主动接受和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互联网+教育”的融合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p> <p>  韦尔曾经说过,我的工作总是力图把真与美结合起来,但是,当我不得不选择其中的一种时,我通常选择美。我们期待,随着教育与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将有更多的学生欣赏课堂,不负年华,不负时光,我们也应当无所畏惧,敢于攻关,还要在具体工作中忠于内心,敢于实干。</p> <p style="text-align: right;">编辑:王玲燕</p><p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刘学荣</p>

教师

教育

互联网

培训

微课

老师

教学

课件

案例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