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梅街道北塔学校第二次教研活动纪实

雨滴

<p>  热闹是别人的,幸福永远是自己的。这一群北塔人,在隔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中体验着属于自己的幸福。</p> <p>初中语文组,刘利波老师执笔。</p> <p>  还记得喻意刚来北塔,每天忙得团团转,途中遇见则腼腆礼貌地打招呼,每次教研活动时,姿态低到尘埃里。其实喻意于我们初中语文教研组真的很重要。我们语文组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成熟美,六位美女除喻意外,其余年龄都在40—50岁之间,所以但凡语文组有什么活动,理所当然派喻意上。例如:新教师展示课、教学比武、教学片段竞赛等等。</p><p> 今天,我们又聚集在203班听喻意的家常课,感触颇深:喻意真的是很优秀!从教态到对课堂的驾驭,从对教材的把控到知识点的迁移,从与学生的互动到智慧的评价,都颇显老练灵动了。可见,这一期多以来的时间,这个女孩为着教学着实下了一番功夫。</p> <p>  课后,在伟娟组长的带领下,我们组认真地进行了评课,大家都惊叹喻意的成长,一致认为:主题阅读的课型新教师来上更有优势,因为新教师没有固化思维的阻力,同时也真诚地提出了这堂课值得商榷的地方。邹伟主任也对这种新课型谈了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传统的课型注重当堂的精品细读,重感情的领悟与表达,主题阅读课型则以问题为导向,重学生答案的</p><p>展示,所以相对来说教师对课堂的参与度就降低了。</p><p> 两节课充实又愉快地度过了,教研活动从课堂中生发再落实到课堂,我们感觉获益颇多。好一个喻意,有你真好!</p> <p>初中数学组,袁浩老师执笔。</p> <p>每个周二的上午,总是能看到五位数学老师聚集一块,激烈而又融洽的讨论着。</p><p>本周进行的集体备课的是年轻的袁浩老师,题目是《完全平方公式》。从教案上修改的众多地方可以看出,其他经验丰富的老师提出了建议与更新颖的想法。让年轻的我受益匪浅,也让第二天要上组内公开课的我,有了更多的信心。</p><p>然而,上完公开课的我情绪有些许失落,总感觉自己没上好,又不是特别清楚哪里没上好。其他老师安慰了我说,这堂课整体还是很不错的,但还有以下待改进的地方</p><p>1.引入时间有些过长</p><p>2.对于呼之欲出的答案,可以让学生直接说出来,没必要再一步一步写。因为上一节内容讲过类似的。</p><p>3.学生在黑板上写题,老师应该花点时间点评学生的作业,并指正。</p><p>4.时间把握得不够好。对于课堂时间应该更加敏感。</p><p>5.在讲到完全平方公式几何意义的时候,公式没有按照顺序写,会让学生难以理解。</p><p>恍然大悟,收获满满的我又陷入了沉思。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对我而言,路还很长。只有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去磨课,对于不足,一定要注意改正。相信在这个友爱的数学大家庭里面,我一定能够成长。</p> <p>初中英语组,康欢志老师执笔。</p> <p>5月12号下午二点,我们英语组的第二次教研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的主要议程是一起讨论康欢志老师的‘’Unit4 Don't eat in class "第一节课中的内容。</p><p>教研活动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内容丰富,信息量非常大。首先曾艳芳组长要求大家仔细阅读教学设计。然后康老师阐述了备课思路,即重点放在呈现新知识上,用练习巩固所学习的新知识。接下来各位老师表达了自己的宝贵观点。</p><p>谢老师:既然是新课,重点应该放在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法讲解与习题练习上可以轻描淡写。</p><p>刘老师:学习目标相对过于笼统,应分围绕三维目标展开。而且重点的部分更加适合放在单词,短语,句型的训练上。难点也应该具体到Don't+动词原型的句型上。</p><p>曾老师:建议用应景的对日常行为的指令来导入新课。比如起立,坐下,安静等。而且设计里的导入可以省略大部分,直接通过传授新课来导入。</p><p>接下来在具体的教学步骤讨论里,老师们毫无保留的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p><p>刘老师:在听力练习过程中,要传授听力的技巧,比如特别注意关键词,而不是简单把题目做完。</p><p>曾老师,提出听力三步走的策略,听力前排难激活,听力中抓关键信息,听后创设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际,达到语用的功能。</p><p>最后每位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并且讨论出了结果。比如刘老师的听力材料需要详细讲解吗?曾老师建议,视情况而定。康老师提出,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后进去努力,大家一致认为需要更多的时间。</p><p>接下来,康老师对教学设计做了一一修改。并且在5月13日,英语组全体老师在何校长的带领下一起听了康老师的公开课。课后又进行了集体研磨讨论,提出应该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输出,以及板书上应该更规范化等宝贵意见,让新进的老师受益匪浅。</p><p>更</p> <p>小学语文组,周裕老师执笔。</p> <p>叮铃铃,叮铃铃…伴随着悦耳的铃声,北塔学校第二次教研活动拉开序幕。</p><p> 本次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优质课堂为目的。此次公开课的主讲人是张熙老师,上课课文为《四个太阳》。本课的重难点为引领学生正确流畅的朗读课文,同时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能从文章中找出明显的信息,感受“我”的美好心愿。</p><p> 公开课上,张熙老师以趣味性的谜语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一堂好课的开展奠定的基础。同时亲切自然的教态,很快让学生进入了学习状态,课上张老师紧紧环绕课本内容,以“读”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逻辑清晰,表达明确。精美的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四个太阳的不同之处。“演一演”这一环节更是实践着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愉快的氛围里吸取着知识的养分,轻松的完成了本堂课。全体听课老师也是全程投入仔细做好记录。</p><p> “教”是教师的根本,而每一次“研”是为了更好的教。课后,智囊团们各抒己见,毫不吝啬指出本堂课的亮点,同时也很直率地道出不足之处。不同思维的碰撞,使此次教研活动擦出了亮丽的火花。</p><p> 本课亮点:</p><p> 1.教态自然,思路清晰教师准备充分,教具精美。</p><p> 2.学生的全体性得到体现,学生参与度高。</p><p> 3.用图片理解课文内容,让文本走进生活,让图画先活起来。</p><p> 4.以“四个太阳”为线索,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情境的想象,让学生走进四季,感受四季,赞美四季,体验四季,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幸福。</p><p> 5.转换角色活动的设计新颖,让学生扮演“秋天的落叶”,邀请小朋友品尝水果,使学生在邀请中体会落叶的热情,体会秋天为我们带来丰收的喜悦和快乐的心情。</p><p> 6.音频播放“北风呼啸”的情境,让学生从文中走进生活,感受冬天的寒冷。</p><p> 有待提升之处:</p><p> 1.注意朗读的指导,要多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p><p> 2.评价性的语言要及时、多样、精简。</p><p> 3.规范书写板书。如“阳”字为左右结构。</p><p> 4.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p><p> 5.把养成教育融入每一堂课堂,如:让学生学会听,学会互相尊重。</p><p>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打造有效课堂,让输出的每一份知识都是有效知识,需要教师把工作做细做精做完整。而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开展,都是我们往目标线更进一步,相信通过北塔人的细心耕耘,北塔的花儿一定会美丽绽放。</p> <p>小学数学组,李恒老师执笔。</p> <p>学校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成败,为了数学组教师的发展,我们小学数学组决定本期开展不间断的听课评课教研活动,希望从这项活动中能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得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目的。</p><p>  5月12日,北塔学校小学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以听课评课活动的形式开展。</p><p>  这是一堂整理与复习课。李恒老师在一开始先搭出单元知识的框架,然后直接点题说明这节课的复习内容是解决问题。</p><p>  整堂课就在李恒老师引导学生找有效条件和多余条件中展开。李恒老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达题目的意思,让不同的学生复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p><p>  听课过后,北塔学校小学数学组又及时展开了评课议课活动。</p><p>  在评课议课中,老师们都收获良多。</p><p>  周伟群老师和吴慧昭老师觉得自己也要讲得更细致,让学生多思考多说,让学生学会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p><p>  黄绘元老师认为在授课过程中细节把握到位,突出了单位和答的部分。</p><p>  廖晓东老师认为李恒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让语言更精练,准确。</p><p>  在评课议课过程中,老师们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p><p>  (1)如何让学生准确找到题目中的信息?</p><p>  (2)当你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时,学生只知道说算式怎么办?</p><p>  (3)学生写算式时,把得数写在了列式中,要如何引导?</p><p>  针对这些问题,老师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得到了一定的解决办法。例如:教师更换提问方式,改成“你能从图中找到什么数学信息”,突出“数学”二字,就能让学生准确快速的找到题目中的信息。再比如,“你所说的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从另一个方面去引导学生把问题提出等等。</p><p>  本次听课评课活动呈现出的是智慧在流淌,思维在碰撞。相信这样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既有利于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又有利于思维拓展,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对教师们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推动作用。</p> <p>综合组,刘艳凤老师执笔。</p> <p>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新鲜血液,也将成为学校的主力军,他们肩负着学校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任。为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同时帮助学校青年教师更好更快成长, 5月12日,北塔学校初中综合组开展了第二次教研活动。</p><p> 本次教研活动由组长彭楚华老师主持,教务主任及综合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了本次活动。</p><p> 老师们首先观摩了吴平辉老师的《蛇形跑》,孩子们认真听老师讲解,仔细看老师示范,采用比赛教学法,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原来体育课也能这么有趣。孩子们精神抖擞,跃跃欲试。</p><p> 课后,在彭楚华组长的带领下,我们认真地进行了评课,首先,吴老师向大家介绍本节课的内容以及小学体育课当中,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分为三个水平和每个年级段的教学内容,让全体教师对体育课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p><p>大家充分肯定了吴老师的教学,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p><p>邹伟主任说:声音小,多进行示范,组织课堂重方法。</p><p>余小燕老师说:主题突出,充分体现了“快乐体育”,体育课“动”起来。</p><p>彭楚华老师说:各环节清晰,孩子们乐于参与,声音不够洪亮,课堂内容单一,应该更加丰富。</p><p>与其说这是一次教研活动,不如说这是一次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实战的展示、教育情感的交流,讨论在一片欢呼声中落下帷幕,老师们都期待下一次活动的到来,我们相信北塔学校体育工作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更好。</p> <p>  从此不畏将来,不念过去;活在当下。我们的目标是:“幸福学生,成就自己。”</p>

老师

学生

教研

活动

教师

课堂

教学

评课

数学组

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