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深入宣传防灾减灾基本知识,增强广大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师生应急避险能力,根据《兰州市2020年中小学德育工作方案》中关于利用主题日,开展相关领域的专题教育活动,兰州市教育系统广泛组织开展以“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为主题教育活动,把生命教育、安全教育融入疫情防控工作,积极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切实维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br><br> <b> 一、深入宣传,弘扬防灾减灾理念和抗灾救灾精神</b><br> 各学校紧紧围绕“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主题,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甘肃党建、学习强国等平台,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和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防灾减灾理念和抗灾救灾精神。广泛开展线上知识讲座、主题班会、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播放音频资料等活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努力营造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文化氛围。<br> <h5><i>兰州市新舟中学安全教育</i></h5> <h5><i>兰州市西北中学主题宣讲活动</i></h5> <h5><i>兰州市民族中学安全教育</i></h5> <h5><i>兰化三中主题班会</i></h5> <h5><i>兰州市第五十中学主题班会</i></h5> <h5><i>兰州市科学院中学主题班会</i></h5> <h5><i>兰州市第五中学主题班会</i></h5> <h5><i>兰州市第六十五中学主题宣传栏</i></h5> <b> 二、注重实践,扎实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演练</b><br> 各学校以“5.12”防灾减灾日活动为契机,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组织师生开展以应急疏散、逃生自救为重点,包括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震减灾、防风防雷、地质灾害预防、应急救助、消防安全、事故防范、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应急演练活动,让师生了解学校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熟悉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路径。通过应急演练,进一步检验了学校应急预案效果的可操作性,规范各类灾害的应对处置程序,确保了安全责任明确到人、落实到位,提高了全体师生防灾自救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br> <h5><i>兰州市第三中学应急演练</i></h5> <h5><i>北京实验二小兰州分校应急演练</i></h5> <h5><i>兰州市第八十二中学应急演练</i></h5> <h5><i>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应急演练</i></h5> <h5><i>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应急演练</i></h5> <b> 三、强化防范,有效推进灾害隐患排查治理</b><br> 各学校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与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对学校的楼房悬挂物、排水设施、供电线路、消防通道、房舍安全、校园及周边大树老树枯树、建筑附属物等方面的灾害风险隐患进行了排查,确保消除各类隐患。尤其是针对保障师生迅速安全疏散的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开展了专项宣传教育和整治工作,对各类影响应急疏散和救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分清责任,第一时间督促整改,确保了应急疏散和救援通道畅通。<br> <h5><i>兰化四校安全隐患排查</i></h5> <h5><i>兰炼二小安全隐患排查</i></h5> <h5><i>兰炼二小、兰化四小主题手抄报</i></h5> <h5><i>永登县上川镇初级中学主题黑板报</i></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