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天气变暖,也给其他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人员流动加快,更是促进了一些传染病的传播。为此,常春藤特为儿童家长,提供了这篇手足口病防控科普知识。</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01</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什么是手足口</span></p> <p>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最常见。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夏秋季最多。</p> <p>手足口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p><p>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病毒常侵犯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引起脑炎、心肌炎、肺水肿、迟缓性麻痹等症状,个别危重儿童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02</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病多源”,春夏高发</span></p> <p>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在4℃的可存活 1 年,-20℃可长期保存。</p><p>手足口有20多种(型)肠道病毒引起,世界多个地区广泛分布。我国手足口病实验室诊断病例中显示EV71、Cox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比例分别为44%、25%和31%;轻症、重症和死亡等不同严重程度病例的EV71构成比分别为40%、74%、和93%。以12-23月龄儿童的发病率、重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其次是6-11月龄,EV71感染的手足口是发生重症及死亡的主要原因。</p><p>春夏季是我国手足口病的主要流行季节,部分地区自秋季还出现疫情回升。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感染者排毒期较长、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故在流行期间常发生幼儿园、托幼机构和家庭聚集性发病,有时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范围内流行。</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03</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多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span></p> <p>手足口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其次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口鼻分泌物、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物品)。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患者的黏膜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且儿童传播病毒能力比成人强。</p><p>人群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最为易感,感染后各型病原之间鲜有交叉免疫保护。因此,机体可先后或同时感染多种不同病毒,引发患儿多次得手足口病。</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04</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span></p> <p>①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p><p>②养成良好的卫生礼仪,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好丢入有盖的垃圾桶内</p><p>③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物品,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接吻、拥抱等;</p><p>④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p><p>⑤接种EV71灭活疫苗,能有效预防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尤其是感染儿童所致的重症手足口病。</p> <p>最后、宝爸宝妈们要提高警惕了!</p><p>如果发现宝宝出现发热、手、足、口出现疱疹时要及时去医院看</p><p>如果宝宝还发烧,皮肤发冷精神差,手脚发抖、抽搐要第一时间送宝宝到医院进行治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