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初心 ——反腐纪实文学作品《追问》读后感

凤凰谷

<h1><b> 《追问》初心 <br></b><b> ——反腐纪实文学作品《追问》读后感 </b></h1><h1><b><br></b><b> 丁捷作为一家省属文化单位的纪委书记,他在所著的反腐纪实文学作品《追问》题记中提出“为什么有的人被彻底打垮时,才会追问自己内心的真实?”,这个问题是党和人民对所有触犯党纪国法的党员领导干部发出的追问,在《追问》中涉及的8个反面典型案例中,无论《危情记》中的“乱情”,还是《无法直立》中的“孝敬”,直至《曲终人散》“悟道”。八部纪实文学作品,八个典型反腐案例,从“主角”的“忏悔”中,我们看到的是自责、悔恨等“托词”,却少有触及灵魂深处的人生追问,可见这些人身陷囹圄,还是心存侥幸试图找出种种“诱因”,减轻自己的罪恶,他们没有真正回答好丁捷提出的追问。<br></b><b> 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保定召开公审大会,以贪污罪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这一案件被称为“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68年后的2020年5月11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中共陕西省委原书记赵正永受贿一案,被告人赵正永利用在2003年至2018年担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委书记等职务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工程承揽、职务晋升、工作调动、企业经营等事项上谋取利益,单独或者伙同其妻等人非法收受上述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7.17亿余元。 </b></h1><h1><b> 我们党历来倡导廉洁自律,对贪污腐败实行零容忍。从刘青山、张子善到赵正永,为什么有那么多党员领导干部“前腐后继”?恐怕不是象《忏悔录》中痛哭流涕所述的“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忘记了党性”、“江湖义气害死人”……那么简单,正如丁捷提出的另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被彻底打垮后,依然无法追问到自己内心的真实?” </b><b><br></b></h1> <h1><b>  读罢《追问》,想起了方志敏烈士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六日写于囚室的《清贫》一文,《清贫》开宗明义写道“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已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其后方志敏叙述了被俘那日发生在想从他身上发洋财的国民党士兵之间的“趣事”,当看到文章结语“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时,丁捷《追问》中提到的“两个问题”的答案便一清二楚了:书中及赵正永等现实中的“主角”们在“功成名就”时自觉不自觉的把“初心”和“使命”给丢弃了,他们的思想在自然而然发生腐败“质变”后,便永远无法追问到自己内心的真实了。 </b></h1> <h1><b>  2014年5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曾说: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br></b><b>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br></b><b> 《追问》在追问什么?在追问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是否不忘初心?是否牢记使命?是否廉洁自律?回答好这些问题,我们共产党人就能如方志敏烈士那样“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就能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战胜“最难战胜的敌人”,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