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别称“椰城”,海南省省会,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港)核心城市,地处海南岛北部,东邻文昌,西接澄迈,南毗定安,北濒琼州海峡,是海南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枢纽。 “海口”一名最早出现于宋代,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意为南渡江入海口处的一块浦滩之地。 海口历史上隶属琼山县,名称沿革有宋代海口浦,元代海口港,明代的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清代的琼州口等。 海口市作为海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北枕海安,南近交趾,东连七洲,西通合浦”,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南疆边陲的海陆交通要冲,重要的港口商埠…… 海口骑楼老街主要分布于海口市区的得胜沙路、文明东路、中山路、博爱路、长堤路等几条老街区,是海口市一处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其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始建于南宋,已有700多年历史。 骑楼老街覆盖面积约二平方公里,总长四点四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三、四层高的骑楼建筑近六百栋。 骑楼大多是上世纪初一批批从南洋回来的华侨借鉴当时的南洋建筑风格所建。 骑楼大多布满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装饰,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 骑楼的历史与海口早期的对外开放息息相关。晚清时期,海口是当时全国对外开放的口岸之一,全岛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南洋谋生的人开始回家乡投资建设。 1849年,最早的骑楼在水巷口、博爱北路一带的四牌楼街区建成,整片骑楼街区就是从这里延伸开来,形成了规模。 海口骑楼街区的发展源于海上贸易与航运的发展,当时海口海运航线可到达曼谷、吉隆坡、新加坡、西贡、海防以及香港、厦门、台湾、广州、北海等…… <br> 活跃于东南亚与大陆沿海区域的商户和劳工成为传播南洋文化的载体,也将各地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带到海口,形成了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欧亚混合的城市风貌。 骑楼老街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积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历史人文色彩丰富多样,历史上有十三个国家在这里开设了领事馆、教堂、邮局、银行、商会…… 中国共产党琼崖一大会址、中山纪念堂;西天庙、天后宫、武胜庙和冼太夫人庙,还有当时衣锦还乡的华侨富商为家乡建起的家族式连排骑楼,如邱氏祖屋、饶园等均可追迹…… 骑楼楼层都不太高,两三层的居多,有些还保留着早前的商号,和凭栏、门窗等处的精美雕花。 当年非常有名的海口最高楼——“五层楼”,如今在得胜沙路还可以看到…… 它是在上一世纪三十年代初,由时任越南西贡市汇理银行董事长的文昌籍乡亲吴乾椿,用从南洋运回来的石料、木材修建起来的…… 作为当时海口最大最豪华的旅馆,它一度是海口的标志性建筑,并经营过大剧院、放电影等…… 据说,骑楼建筑最早建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近代才流行于南欧及地中海一带,并传至东南亚…… 海口得胜沙路、文明东路、中山路、博爱路、解放路,两侧都是一幢幢始建于十九世纪末的南洋风格柱廊式骑楼。 得胜沙路街上有间冼太夫人纪念馆(俗称“冼夫人庙”),为纪念在南北朝时期对治理海南有卓越贡献、为安定团结统一开创大好局面的冼夫人而建。得胜沙是海南最大服装批发市场。 坐落于海口繁华市区的骑楼小吃风情街拥有2000余种特色小吃,融合“骑楼”、“黄花梨”、“琼剧”、“黎锦”、“海捞”、“海南小吃”等海南独特文化元素。 自2010年开业以来,海口骑楼小吃风情街已成为海口市民和各地游客了解海南饮食文化和品尝海南美食的好去处。 亚龙湾为一个月牙湾,拥有7千米长的银白色海滩,沙质相当细腻。而这里的南海没有受到污染,海水洁净透明,远望呈现几种不同的蓝色,而水面下珊瑚种类丰富,可清楚观赏珊瑚,适合多种水面下活动包括潜水等,令海底成为了当地的旅游的核心…… 亚龙湾集中了现代旅游五大要素:海洋、沙滩、阳光、绿色、新鲜空气于一体,呈现明显的热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四季游泳和开展各类海上运动。 这里有蓝蓝的天空、明媚温暖的阳光、清新湿润的空气、连绵起伏的青山、千姿百态的岩石、原始幽静的红树林、波平浪静的海湾、清澈透明的海水,洁白细腻的沙滩以及五彩缤纷的海底景观等…… 亚龙湾美名远扬,在国内,选择亚龙湾度假已是一种时尚,这里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舒适完善的旅游度假设施和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已成为旅游者向往的度假天堂😄 其实,亚龙湾古称琊琅湾后称牙龙湾,过去是一处不为人知的荒僻海滩…… 据清朝光绪26年编纂的《崖州志》记载, “琊琅湾,在榆林港东五十里”,由此分析“亚龙湾”古称“琊琅湾”。 据说“琊琅湾”出自本地黎语,这与这里海湾的沙子有关,琊或琅意为白玉、洁白,形容沙子洁白如玉…… 因为这里的海湾呈月牙形,后来又被人们称为“牙龙湾”。“亚龙”、“牙龙”都和“琊琅”谐音,但字面含意却大不相同…… 1992年三亚亚龙湾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经国务院批准在此建立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时,开始统一使用“亚龙湾”的地名,寓意着这块沉睡千年的美丽海湾,将像巨龙一样腾飞而起,光照亚洲…… 天涯海角游览区位于三亚湾和红塘湾之间的岬角上。 天涯海角的自然景观是由大型海滩岩、下马岭、天涯湾以及沙滩和海水组成。游览区主要有“天涯”石、“海角”石、“南天一柱”等景点…… “南天一柱石”位于景区西北方,石一颗高耸的圆锥形奇石,高约7米,侧面看像一艘古船上升起的“双桅帆”。 位于广场的左右侧矗立着两块石刻,左侧的“爱”字,右侧是“情定天涯海角,相爱白头到老”。这爱情石刻围绕着广场中央的天涯海角星,与海面上的心形 “爱情石”遥相呼应。 “天涯海角星”雕塑位于景区正南方,雕塑主体为不锈钢制作,雕塑运用古代天文仪器——浑仪、赤道经纬仪的形象特征,融入天文学元素,有三个圆弧构成,分别代表“子午环”·“赤纬环”·“赤经环”。中心的一颗水晶制星体代表“天涯海角星”;雕塑广场采用了周易的八卦形式,雕塑底座半弧形地球突出中国地图中的三亚位置。 南山历来被称为吉祥福泽之地。据佛教经典记载,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为了救度芸芸众生,发了十二大愿,其中第二愿即是“常居南海愿”。 南山主要景点有南山寺、海上观音、不二法门、观音文化苑、天竺圣迹、佛名胜景观苑、十方塔林与归根园、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素斋购物一条街等…… 南山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西南40公里处,是中国最南端的山,是一座展示中国佛教传统文化的大型园区…… 中国传扬千古的名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则更道出了南山与福寿文化的悠久渊源。 108米海上观音是当之无愧的亮点之一,世界首尊金玉观世音菩萨塑像,是闻名全海南的镇岛之宝…… 南山海上观音圣像高108米,凌波伫立在直径120米的海上金刚洲(观音岛)上。 像体为正观音的一体化三尊造型,宝相庄严,脚踏一百零八瓣莲花宝座,莲花座下为金刚台,金刚台内是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圆通宝殿。金刚洲由长280米的普济桥与陆岸相连,并与面积达60000平方米的观音广场及广场两侧主题公园,共同组成占地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观音净苑”景区。 南山历来被佛家称为吉祥福泽之地,并与众多史实和传说相连。佛教经典记载,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为了救度芸芸众生,发了十二大愿,其中第二愿是长居南海愿。 中国唐代的着名大和尚鉴真法师为弘扬佛法五次东渡日本均未成功,第五次东渡漂流到南山,他在此居住一年半之久并建造佛寺,传法布道,随后东渡日本终获成功。 举世闻名的“金玉观音”供奉在金碧辉煌的“得在自在观音阁”里。这尊观世音雕像内镶释迦牟尼舍利子,通身像高3.8米,由观音金身、佛光、千叶宝莲、紫檀木雕须弥底座四部分组成,耗用黄金100多公斤、120多克拉南非钻石、数千粒红蓝宝石、祖母绿、珊瑚、松石、珍珠及100多公斤翠玉等奇珍异宝,采用中国传统“宫廷金细工”手工艺制造。金玉观世音像总价值佑为1.92亿人民币,是一尊具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的造像珍品,是当代工艺美术史和佛教造像艺术史上的稀世瑰宝。1998年11月27日,金玉观世音被确认为世界最大的金玉佛像,并被录入1999年吉尼斯大全。 传说:在很久以前,大东海是三亚落笔峰落笔洞中黑龙戏水的地方…… 相传黑龙看中了大东海的晴空丽日、碧波万顷、风平浪静,央求南海龙王将大东海借其于戏水解闷,南海龙王同意了…… 黑龙一来便带来台风,弄得大东海浪高流急,影响人们打渔和生活,于是,南海龙王只准黑龙偶尔来活动活动筋骨…… 在悠久的华夏文明中,海南岛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独树一帜,从远古到现代,她都是中华文明中重要的分支,亦是中国历史文化精华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