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一光谷汤逊湖学校初中英语教研组读书分享活动(八) 一场疫情使武汉成为了世界的焦点,一周云中课堂精彩课例展示,再次让湖北成为英语教育届关注的焦点。5月初,汤逊湖学校初中英语组集体组织全面的线上学习。优秀青年教师刘雪琴、张孟、阮珊、汪佩、程梦婷给大家带来了听说、语法、阅读、读写、阅读拓展五种课型,让人获益匪浅。各位英语教育届专家的点评从理论出发,结合实际,使得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不再漂在云端,让人捉摸不透,而是变得有依可寻,有方可操。以下是各位老师的学习感受: <font color="#167efb">陈彬老师:</font> 为响“应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研” 的号召, 我在线学习了为期一周(4.16-4.22)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精彩课例展示,涵盖了听说,语法,阅读,写作同一单元不同课型的系列整体教学智慧互联课堂。优秀教师带给我们了不同课型的精彩示范,同时省市区专家、教研员进行的精彩点评给我们平时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做出良好的指导和建议。<br> 今天的课例是武汉第三寄宿中学汪珮老师带来的一节读写课的典范, 在观看课例之后武汉教学研究院罗之慧老师带领我们回顾了“单元整体教学”的脉络。<br> 阅读和写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们是对初中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检验。然而,当前初中的阅读和写作教学状况不容乐观。而从汪珮老师的课例中我们得到一些启发。按照罗之慧老师观课的“门道”, 这节课确实可以说是一节“道”“术”相应,动静结合的有效读写课。<br> 我们在设计写作课中首先要厘清读与写的关系, 合理设计读与写活动比例, 关注学生阅读“量”和写作“质”的平衡。如果老师给学生过多阅读范本,搭建过密的语言结构, 那么学生在写作中就难免“抄袭”,所以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充分挖掘阅读文本, 搭建合理的写作话题框架,充分激发学生自己写作灵感和兴趣。<br> 比如汪珮老师就是根据教学目标整合阅读材料,提供优质语言输入,深挖阅读材料“two important events”的 mind map , 让学生感受重大事件写作的文本结构以及语言要点。并且由此让学生去定义“event”, 进而挖掘身边的过去有意义的事件, 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设计循序渐进的活动,给与学生素材辅助,又结合2020年新冠疫情, 激发学生情感, 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身边有影响力的events以及自己的感受, 从而达到了这节课的写作目标, 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 <br> 这节的亮点还有,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丰富, 更为可贵的是依据作文明晰的评价标准, 采用多元化的是生生评价。学生在相互评价中是一个相互分享,相互提高的过程。 学生通过评阅其他同学的作文,获得信息,学习其好词好句,发现共性问题,以反省提高。 同时, 被评价的同学也可以向他人展示自己写作亮点, 增强写作的成就感和兴趣。当然, 在特殊时期下的智慧互联教学, 这节课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实现了多元互动, 利用zoom 平台, 做到了“目中有人”, 大大改变了常规教学模式。这节课无论课程设计之“道”, 还是课程实施之“术”, 都充分体现了这节读写课的高效、有效性。 <font color="#167efb">龙姚念老师:</font> 非常有幸能够在线观看和学习了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精彩课例展示,感觉受益匪浅。老师们流利的英语口语、现代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此次学习中每一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方面。下面我以武汉光谷外校张孟老师的语法课为例从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br>一、教学目标:<br> 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包含由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六个水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此外教学目标的设定还应该结合课程标、教学材料以及学生情况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一堂高效的课堂绝对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此课例中的教学目标从“know”到“use”再到“tell”,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作为一名刚毕业的新老师,想要上好课应该先从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开始。把握学生知识学习的规律,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仔细研读教材文本是我要认真学习和努力的方向。<br>二、教学环节<br> 图片+问答导入,简洁明了,开门见山,课堂时间规划合理,将学生思想高度集中的“黄金时间”段留给教学重难点。同时问题设计的目的性强,通过对两个简单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观察规律。<br> 无论是在教室里的课堂教学和网络上的线上教学,都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给学生创造平等的和易于沟通的环境和平台,发挥的的创造性。这样的语法法学不会枯燥无味,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效率自然会提高。<br> 语法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一直是英语学习的痛点,特别是遇到像When 和While 在引导时间状语从句的用法区别这样较为复杂的语法点,很多学生会“知难而退”,但是,课例中张老师能用生动有趣的动画+简洁易懂的讲解+清晰明了的总结,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缕清思路,再配以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运用和巩固所学,课堂效率高。<br> 如何将复杂的知识用简单有趣的方式的呈现?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用力思考却毫无收获,不断尝试却收获甚微。在为期一个星期的在线学中,我发现了很多教学亮点和技能技巧,但要将其内化成自己的技能储备,还需要时间消化和磨练。 <font color="#167efb">易冬俊老师:</font> 张孟老师的线上语法课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不论是老师课堂的呈现,还是与学生的互动,还是学生的表现,都让人叹服。<br> 语法课一般都是比较枯燥的,灌输式的;线上的课一般来说是很难达到面对面教学的互动效果的。但是张老师的这节语法课设计精巧,结合课本,引导学生观察,并充分利用了外教资源,使得课堂生动有趣,语法学习层层深入,不再枯燥无味。同时,张老师高度融合了信息技术,熟练运用“口语100”平台,随机点名,对学生进行提问;运用“微视频/图文展示”功能,将当堂布置的写作任务,当堂进行展示,并及时给出指导;通过运用“布置听说作业”功能,让学生们完成听说练习,实现了当堂查阅并给出反馈及鼓励。<br>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流畅,教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高效达成,教学评价有力驱动,让人惊呼线上教学达到甚至远远超越了一般教室教学的效果。<br>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张孟老师的个人素养非常之高。口语流利,教学基本功扎实,思路清晰,课堂把控能力强,信息技术能力高超,正是因为这一切,才成就了这么一节好课堂。<br><br> <font color="#167efb">陈宇慧老师:</font> 有幸在线观看了武汉外校张孟老师的语法课,收获颇多。在我看来语法课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让学生明白并且掌握语法构成的基本形式并且能够正确的运用,之后再迁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做到这三点那语法课就成功了。但是如何做到这三点却很困难。在张孟老师的课堂上,我看到了一节优秀的语法课。<br> 首先从教学目标来看,在师范院校学习时老师就告诉我们3✖3的教学目标,逐步递进。张孟老师的教学目标从了解到运用最后到讲述,就非常符合这个教学目标的规范。教学目标就是一节课的导向,所以这一点非常值得我学习。在上每一堂课之前,教学目标必须清晰且正确,才能保证后续课堂内容不会跑偏。<br> 其次从教学技术来看,张孟老师虽然是在网上授课,但是丝毫没有影响教学效果,整节课流畅且自然,和线下教学相差不大,足以证明张老师的信息技术掌握得非常好。在信息化时代,这应该也是教师必备得基本技能,高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我们得教学效率。<br> 再从整体的教学环节来看,由图片导入到感知语法形式,分类延续性动词和瞬间动词,由外教的小视频来说明while和when使用的区别,之后学生进行总结,再进行有支架式的训练,到最后的无支架训练,一气呵成,逐步加深学生对语法知识点的印象以及迁移训练。整个过程中图文并茂,很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了解。在重点部分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运用时候及时反馈。不止是学生,就连我也明晰了这个语法点的运用规则。<br> 在今后的语法教学中,我想我会更加知道如何运用“三位语法框架”来进行教学。 <font color="#167efb">胡会芳老师:</font> 由于本次疫情影响,我全程观看了湖北省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智慧互联在线教学课例研讨,在这整个活动中我学习到了非常多,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br> 第一,在大的层面,对于整篇所要教授的单元知识的全局把握,以及对于知识的理解,建构和知识的迁移,还有关于目前新课改条件下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整体设计,通过各位专家和教研员对同一课时的集中点评和建构,专家们对于不同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课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全面剖析,对于一线教学的我来说,这是比什么都宝贵的学习机会。<br> 第二个层面是对于细节性的把握。对于一堂课的整体把握,在这次的课例研讨中,我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尤其是我们东湖高新区教研员舒晓辉老师的启发对我非常深刻。舒特对于教材内容整合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分析,教学目标设定以及教学思路这一块的理解,让人感觉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他重点强调的是对于我们教授内容的分析,“What we teach, why we teach, how we teach,以及how much well we teach.” 就是对于教材内容我们到底应该教什么,为什么教,对于不同学情的处理方式以及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哪些需要教,哪些不需要教,哪些内容是可以整合的,我们所有的教学步骤都是为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服务的, 我们最后教的成果怎么样, 都应该有一个教学的总体评价。整个主线是非常明确的,对于单元的一个整合分析,每一个环节是环环相扣,前一环节和后一环节是有铺垫和巩固作用。这是我在教学细化过程中收获最大的一个点。<br> 第三点是对我个人教学的一点启发。本次也是因为疫情的影响,我有幸参加了我们东湖高新区的英语七下第八单元的在线空中课堂的讲授。在舒特的精心指导下,对于整个单元的把控我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有很多平常似懂非懂的问题,在这一次我觉得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我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很多理论性的东西在此之前我就接触过,但是真正到运用到一个非常严谨的教学过程中,自己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次的教学,我觉得对我个人的一个教师成长是一个飞跃。得益于这个网课,我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活到老,学到老,尤其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来讲,学习之路还非常长,不断成长是我的追求。所以我觉得教学相长,教师在不断的学习成长,学生也在不断学习成长,教师的成长会带动学生的成长,所以非常感谢这次疫情给我带来的一些教学上的感悟和收获。<br> 在今后的教学课堂实践活动中,我将不断整合自己,针对不同学情,对教材内容作更加精细化的处理和准备,增强上课的实效性,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font color="#167efb">郭淳老师:</font><div><br></div> 本次单元整体教学的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五种讲课的课型分别是听说课,语法课,阅读课,读写课和拓展阅读课。疫情当前,我们只能开展线上教学。因此,如何使我们的线上课堂更为高效成为了我们急需探讨的难题。这次的在线教学课例研讨,以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为切入点,以智能教学和智慧学习空间为支持,从停课不停学,到线上更为高效的教学,旨在积极探索线上英语教学的创新模式,帮助老师提升信息素养,掌握在线高互动性外语教学的方式方法,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助教。在听完老师们的授课和点评后,我受益匪浅,简单分享一下我的观感。<br>一、紧跟时代步伐,改革教学方式<br> 如扈华唯老师所言,新的时代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探索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学习语言,更要加强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只有交流,才有观点与观点的碰撞,才有思想的对话。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多开展展示的活动,质疑的活动,反思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成长,提高沟通能力。几位授课教师在这几节优质课中,都有效的借助了智能平台上的各种功能,如口语100的大数据,单词两分钟,学生微图片,学生微视频,zoom软件的注释功能,聊天区投票功能等。这些平台和功能的使用,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活动,实现了信息技术和课堂的有效融合,这是时代所趋,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br>二、善于制造语境,评价贯穿整体。<br> 要整体设计单元教学,将语境应用到整单元。这是新时代、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就是要将评价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及时评价,为检测教学目标服务。通过对照教学目标设计一体的评价活动,让学生知道“自己到了哪里”,帮助学生诊断自己的学习效果,监控学习过程,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开展学习,让老师了解学生“到了哪里”,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诊断和调整教学,为学生提供及时帮助,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br>三、超越语篇,创造再造,形成素养<br> 张娟老师在点评阮珊老师的阅读课时说过这么几句话,我印象十分深刻,“read the lines, read between the lines, read beyond the lines”, “based on the text, going into the text, beyond the text”,学生要能够读懂别人的故事,弄清别人的意图,发出自己的声音。扈华唯老师也强调要培养学生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无论是刘雪琴老师的听说课,亦或是阮珊老师的阅读课,以及汪佩老师的读写课,他们都将疫情这一与当今世界,或者与湖北武汉密切相关的话题引入到了课堂教学中,他们贴近生活的创设语境,渗透了文化意识,培养了学生关爱他人,建立大国自信与担当的情怀。<br> 正如叶芝诗人所说,“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bucket,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愿我们做有格局的教育决策者,做有格调的教育工作者。<br> <font color="#167efb">胡婷老师:</font> 听了武汉市第三寄宿中学汪老师的课,我印象深刻,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几点自己的感受。<br> 1.善于提问。汪老师特别会利用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而不是着急自己全盘倒出,这可能安慰了老师着急讲完课的心理,但是,对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是极为不利的,学生应该拥有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应该学会用于发表意见。<br> 2.汪老师的激情非常高。哪怕是网上授课,汪老师都是激情满满,一点不会厌倦,这一点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学习。激情对于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非常大,激情是老师和学生更好沟通的桥梁,是学生对学习保持兴趣的催化剂。<br> 3.汪老师的口语非常好,听着非常舒服,对于英语老师,有着好的口语必不可少,这也是我今后练习的方向。口语就是英语运用者的外貌,是英语人不可缺少的东西。<br> 4.汪老师注重口语的锻炼。全程讲课非常注重口语的锻炼,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非常必要,学生口语的练习对自身自信心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开口说比说得好更重要,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很重要。<br> 5.循循善诱,步步引导。汪老师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争取让学生张嘴说话,让学生适应英语表达习惯。善于引导的老师比直接说出的老师更受欢迎,课堂氛围更加好,学生学习的激情更好。 <font color="#167efb">纪慧云老师:</font> 一堂好课往往让人惊叹不已,给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刘雪琴老师整节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设计新颖,重点突出,过渡自然,启发思维,参与面广,目标达成度高。那么作为一节好课应当做到哪些呢?以下是我结合刘老师的课做出的思考。<br>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引导学生输出<br> 整个听说课,设计清晰,程序不断递进。首先通过图片展示本单元的主题及主要句型,接着通过听的方式继续不断输入,然后让学生复述句子,总结对话,谈论自身情况,一步步层层递进,加大输出难度,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达到本节课听说的目的。<br>二、注重教材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激发学生共鸣<br> 刘老师在选材上做到了与时俱进的同时还关注学生实际,在欢送医疗队回家和宜昌封城之间做出了合理的选择。宜昌封城对学生的冲击更大,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所以刘老师选择了宜昌封城作为最后学生活动的背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本课所学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能力。<br>三、灵活运用多媒体,增色课堂<br> 观课的同时,我也注意了评论区各位老师的发言,很大一部分老师都在惊叹刘老师上课软件的优异之处。Zoom上课,老师和学生实现了网络上的面对面交流,优于钉钉、腾讯视频等直播软件。口语100的使用,使得整堂课内容丰富,活动多样,给予了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课堂效果显著。 <font color="#167efb">段辉老师:</font> 观摩学习了空中云课堂张孟老师的语法课和刘雪琴老师的听说课,令人耳目一新,收获良多。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智能教学和智慧学习空间的对接,真正实现了英语教学的高效课堂。<br> 课例中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探究的主体,他们在对语篇内容体会、提炼、比较、评价中实现了对语言和文化知识的整体获得和转化;不难想象,这种课堂下的学生,其思维品质更易得到提升。张孟老师的语法课充分整合了信息技术,运用三维语法框架,建构语言知识,真正做到的“从‘教对’到‘教会’,再到‘教出学科之味’!”新的条件下教书育人要敢于开拓和创新,张老师把外教资源的有效引入线上课堂并充分拓展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资源,让整语法课教学给我们的日常线上授课带来了很多启发。<br> 两位老师的课堂互动,线上评价均运用“口语100”平台的功能,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运用“布置听说作业”功能,让学生们完成听说练习,实现了当堂查阅并给出反馈及鼓励,激发学生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给我很大的震撼。反思我目前的网课主要用钉钉平台,在连麦互动性上,仅能做到单线连接,课堂群体讨论和评价反馈不如“口语100”多元交互。学无止境,在互联网+ 的时代,课堂的优化与信息技术将更紧密的结合。见贤思齐焉,不断学习。 <font color="#167efb">张一帅:</font> 响应“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研”的号召,我在线学习了为期一周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精彩课例展示,尤其是武汉光谷外校张孟老师的语法课,令我深受启发,受益良多。<br> 首先,把语法课上的生动有趣。传统的英语语法课上,老师使用中文教授灌输,照搬字典语法书,往往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张孟老师的语法课,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层层引导,遵循“三维语法框架”,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观察,然后归纳总结出语法规则,这种循循善诱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法,非常值得英语老师去学习借鉴。<br> 其次,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难点突出,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般过去时和现在进行时的用法,但是不会使用when和while引导的全新的过去进行时。这节课学生学习过去进行时,重点了解短暂性动词和延续性动词的区别及when和whil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学会运用过去的时态讲述过去的事件,很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br> 最后,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给课堂增添活力。这节课融合了外教的微课,设计了一个向外教求助、解答的环节,调动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热情。另外,教师使用口语100平台,在课堂中使用随机点名、视屏连线、使用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使课堂充满活力。这一点对于疫情期间上直播课的老师们,尤其有借鉴意义,探索和学习信息技术,是教师终生学习的一个发展的方向。 <font color="#167efb">吴雅杰老师:</font> <div> 疫情期间,我们开始了之前从未尝试过的线上教学。与之前早已习惯的线下教学相比,由于受到多种情况的限制,线上教学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从而需要老师们迅速的适应、调整和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及改变教学方法。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省里组织了各类优秀老师线上教研和课例活动,帮助我们快速提升。<br></div> 这其中武汉三初汪老师的展示课令我感觉惊艳。以下是我总结的所学习到的汪老师的线上教学的亮点:<br>1、各式各样的现代化线上教学技术辅助<br> 印象最深的就是课堂开篇老师就进行了简短而有效的复习,而与传统的普通输入复习不同的是,老师利用了线上app的各项功能,直接根据数据分析来针对学生昨天的作业情况进行最为高效的针对性复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发音部分的练习分析,这也是下一阶段我在线上教学想要解决的问题,从而解决学生在家学习期间难开口的问题。<br>2、分组讨论<br> 课堂上多次采用了分组讨论的形式,积极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全班所有同学能够时刻保持注意力,这种形式真的非常值得借鉴。因为随着学生们在家进行线上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很多同学会逐渐进入学习的疲惫期,从而影响学习效果。而且由于无法直观看到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学方法因为线上授课的限制,教学的覆盖面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汪老师的分组讨论几乎让所有同学都参与进来了,非常精彩。<br>3、写作的自评及互评。<br> 这个板块是整节课的重点,也是让我受益匪浅的部分,我觉得是非常成功和精彩的写作课,也让我在反思自己在阅读和写作板块的教学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整个板块利用媒体工具很好的展示了很多学生自己的写作,非常直观且有针对性,课程的内容会始终围绕学生的完成内容展开,比空泛的老师输入效果好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是,汪老师还输出了一套各类标点符号对应的评价系统,以及以星数来给文章做等级评价,非常方便和直观,让学生很容易的参与到评价中,学会从另外的角度去分析写作,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br> 总而言之,汪老师这节课的整个教学流程非常完整流畅,异常精彩,所学习到的内容数不胜数。在接下来的线上教学中,我也会想办法,学习汪老师的一些优秀方法加入到自己的网络课堂中,不断的完善线上教学。 <font color="#167efb">许光华老师:</font> 在东湖高新区英语教研员舒晓辉主任的带领下,我扎扎实实地参加了湖北省第三期线上教研公益培训,确确实实感到“脑洞大开”,同时不免出现英语教学生涯中的第二次“惶恐”。第一次是在2000年左右,那时看到优秀老师用PPT代替粉笔上课时,觉得自己仿佛与世隔绝了,好在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自己也慢慢学会了使用PPPT的基本技能。没想到二十年后的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又让自己惴惴不安起来,年轻老师们在线上教学时运用各种网上教学平台,那么娴熟,那么高效,那么刺痛自己学习的神经,原来“终身学习”真不是一句口号!<br> 抛开自己的角度,我发觉我们学校一些英语老师的专业素养远超线上展示老师的平均水平,她们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学习和展示的平台。我们看到每一节展示课都是教研员和授课老师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典范。可以说,教研员的理论高度决定了课堂的深度,同时授课老师在教研员的指导下飞速成长。我在学习几位教研员的评课时收获颇丰,她们既有理论的拓展,也有具体案例的分析,实在是令人大开眼界。尤其是在聆听武汉市江岸区初中英语教研员张娟老师的评课时,为她严谨的教研作风与思维深度所折服。<br> 现在,我们都在谈“核心素养”,谈“深度学习”,有时候大家觉得这些理论遥不可及或无从操作,而张娟老师的评课让人茅塞顿开,她明确谈到阅读教学的三个层面,即“Based on the text”、“Go into the text”、“Beyond the text”;或者说“读懂别人的故事”、“弄清别人的意图”、“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是“深度学习”。<br> 线上展示课让我眼前一亮的另外一点,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原来也可以在网上操作,张娟老师指导的阮珊老师在课堂上分组PK, 同学们为了小组的“小红花”踊跃举手,线上教学也变得生动起来。纵观整节课,阮老师就是一个引导者,她有条不紊地指挥同学们层层推进一项又一项任务,在评价小组成果时侧重激励,同时通过平台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准确分析,这种教学模式正是我们学校正在逐步完善、努力学习的方向。<br>张娟老师借用社会上的一句“不换思想就换人”来警醒我们:学习,永远在路上! <font color="#167efb">姚冠言老师:</font> 疫情期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虽然没有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本领,但我又和他们一样战疫的愿望,也要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做出贡献!而我有幸也能听到来自光谷外校张孟老师的优秀线上教学课,并受益颇多。<br> 这是一节扎实系统,动静结合的英语课。教师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了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上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br>1、导入,充分<br> 调动起学生兴趣。良好的开头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被激活。张老师提到了好课评价标准,使我自身对如何上好一节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br>2、关注教学方法。<br> 体现了一个活字。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新单词呈现形式多样。应该说整堂课中,教师在引入新词时,都是比较新颖而又自然,而且具有生活化的。<br>身体语言,表情动作等作为教学资源,创设讲解,操练和运用英语的情景。张老师能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关注教学过程,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在活动中学会用语言表达交流,较好地体现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br>3教学活动的设计<br> 丰富多彩,有效,训练方式多样,有全班活动,师生互动,小组活动,双人活动,个人活动等,在活动中突破难点,在活动中发展能力。教师为了巩固本课的内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完整,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效果优秀。而且还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将热闹的形式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 在英语课中,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还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课堂的活动应该以语言运用为落脚点,本堂课上,张老师很好地贯彻了: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同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处于相对自然的态势,不断的在习得和使用语言,学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谐地交织在一起。三维目标的制定都非常具体,采用大量互动形式,使整堂课学生的活动面广,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生生在课堂中共同探索氛围,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的学习特征,训练方式有效,教学效果显著。上面就张老师的授课作简短的点观后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