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爱满天下 · 润泽童年之十二 】</b></h1><p><br></p> <p> <b>灵魂训练变奏曲</b></p><p><br></p><p><b style="color: inherit;">引子: “山重水复疑无路。”</b></p><p><br></p><p> 下午三时许,我被叫到德育处。德育主任告诉我一个不幸的消息:五(1)班班主任遭到家长投诉,被学校开了。</p><p> 我心里“咯噔”一下,耳畔一回想起1班班主任办理辞职手续时说过的话,心里就特别难受。</p><p> “哼!家长投诉我,我还不想干了呢?你们不知道那个飞飞是个多烂的烂仔!他就像一砣滚刀肉,是个软硬不吃的家伙……”</p><p> 飞飞,我怎么能不知道呢?本校大名鼎鼎的人物!高高大大的个子,白白胖胖的脸蛋,细细眯眯的小眼睛。那小眼珠一转,脑子里不知冒出多少个坏主意。——同学们怕他,老师们不敢招惹他。</p><p> 班主任的数学课,飞飞玩打火机,把课桌烧着了。班主任忍无可忍,朝他屁股上踢了一脚。师生闹得不可开交,最后班主任只得愤然辞职——当然,这位班主任已经是被飞飞逼走的第四位班主任了。</p><p> “这个飞飞,已经逼走了好几位老师。而你是咱们学部公认的优秀班主任,如果你都不能拯救他,那这个孩子还有什么希望呢?”</p><p> 我知道自己是没有退路的,只能硬着头皮接受这个“飞”常任务。彼时,我已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小魔头转化过来不可!</p><p><br></p><p><b> 主旋律:“不信东风唤不回。"</b></p><p><br></p><p><b>第一乐章:争取家长支持,凝聚家校合力。</b></p><p><br></p><p> 飞飞在家反省一周,妈妈送他到学校,我向她摊牌:“如果这次换了新班,继续容忍他的恶势力膨胀,那这孩子恐怕真的没救了。”</p><p> 也许,是我的坦诚打动了这位单亲妈妈;也许,是她真的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与我达成了一些共识。当天,我们共同拟订并签署了一份《君子协议》。主要是在学习、常规纪律遵守等方面,对飞飞作了一些基本约束。征得家长同意,作出两大调整:</p><p> 其一,取消不适合他的EF课程;其二,班级评价不搞特殊化。飞飞完全纳入走读班日常管理:每周五下午,他要照走读班体制上课,之后,由妈妈亲自到班上来接他回家。这样一来,飞飞就能参加每周的班队会活动了。</p><p> 整整一个学期,飞飞妈妈配合非常给力。她克服许多实际困难,在儿子身上增大了真情投入。如每周至少要与我通话三次以上,互相访谈、及时反馈;如坚持每周坐班车来接孩子;如参加学校组织的专家报告会、趣味运动会、校园开放日等大型活动……妈妈每周接他一次,既增加了亲情交融,也方便了与老师的沟通。</p><p> 正因为得到她的支持,家校间努力的方向与目标保持一致,让飞飞真切地感受到,即使在不完整的家庭中,至少还有妈妈非常关注他、在乎他、爱着他。所以,他暴躁的情绪较前期安定了许多。这恰好应证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话:最完美的教育就是“学校——家庭教育”。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资源,切实推进“家校合作”,从而形成教育合力。这,对飞飞的成长过程中的纠偏确实非常必要! </p><p><br></p><p><b> 第二乐章:加强真情融入,拉近师生距离。</b></p><p><br></p><p>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何拉近师生距离,博取飞飞对我的信任?除了平时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适当灵活一些之外,我还能做些什么?</p><p> 怀特海指出,教育就是接触孩子。</p><p> 能不能让飞飞来我家生活一段时间?——他妈妈当然同意,但是,家教中心却很戒备,生怕我抢了他们的生意。孩子本人也很抵触,他怕到了老师家里处处受管制,浑身不自在。所以,我的“阴谋”一直没有得逞。</p><p> 皇天不负有心人。后来,终于被我逮到一次机会:飞飞的外公去世,妈妈要回杭州奔丧,那个周五不能来接他。家教中心国庆节也放假了,飞飞无处收留。在这种情况下,他终于被我请到了家中。</p><p> 我早早把小房间的高低床整理出来;我亲自煎他喜欢吃的鲫鱼;煲他喜欢喝的鸡汤……他吃鱼的方式有些别致——专吃鱼眼与鱼脑,这让我发现了飞飞饮食上的与众不同。</p><p> 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聊家常。有意无意间,我了解到许多有教育价值的信息。那些家庭隐私,家长从来不跟老师讲的--飞飞自从上幼儿园起,就寄宿在外。妈妈离过好几次婚,飞飞的爸爸是妈妈的第三任老公。父母经常当着飞飞的面吵架,飞飞的爸爸怀疑飞飞妈妈与他人有染,生下了飞飞。于是,硬拉着五岁的飞飞去做亲子鉴定。他们以为飞飞小,什么都不懂,其实,童年的“生物疤痕”早早种在飞飞的身上。</p><p> 飞飞说:“他们已经离了,我早就发现了。他们见面谁也不讲话,互不对眼。妈妈新交了男朋友,是个老外。老外没有来时,她就把我当宝贝;老外来了,她就把我一脚踹出去。”</p><p> ⋯⋯</p><p> 孩子的这番话,引起我的深思:真爱缺失,亲情缺失。还有比这更不幸的童年吗?从孩子的口中,我得知他的妈妈,在罗湖开了一家涉外婚姻介绍所。那段时间,她正竭力把自己介绍出去。</p><p> 每天吃完饭,我会吩咐飞飞和儿子做家务。一个洗碗,一个收拾桌椅。那个黄金周,两个小男孩在我的带领下,学习、做家务、体育锻炼,过得非常充实。</p><p> 虽然只有短暂的几天相处,但我了解到许多闻所未闻的情况,也发现了飞飞身上不少问题:</p><p> 如学习懒性强,做作业磨洋工。一块橡皮一枝钢笔,反复把玩,一个下午就混过去了。如基础极差,数学作业一题都不会。--我就让读六年级的儿子,站在他旁边,一对一辅导……</p><p> 曾经有同事好心劝我:这孩子能说会道,一看就不是学习的料。他演变成今天这副样子,就凭你一已之力能拧过来,简直是白日做梦!</p><p> 我说我相信水滴石穿,金石为开。就像海滩上往海里扔鱼的那个男孩一样。也许,对一群鱼而言,我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我的努力,对飞飞这一条鱼来说,或许是至关重要的。</p><p>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为我们全家真心把他当家人对待,渐渐的,他对我们信任起来。有什么心里话,也愿意跟我讲。</p><p> 每天上午,儿子陪他打羽毛球。每天下午,陪他做作业。他们俩成了最好的玩伴!正因为有信任、信赖作基础,我发现自从那次到我家小住之后,他再也没有在我面前顶撞过。我对他量身定制的学习计划,他也不再排斥。</p><p> 关注精神,走进心灵。正如赞可夫所言:所谓真正的教育,就是指不仅让儿童完成教师的要求,而且使他们的个性,他们的精神生活得到自然的成长。</p><p><br></p><p><b>第三乐章:创设激励机制,唤醒沉睡少年。</b></p><p><br></p><p>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无论儿童有多么顽劣,无论他的心智蒙蔽得多么厉害,只要他还是一个孩子,就具有可教育性。第斯多惠也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所以,作为班主任,我要做的是:如何创设教育契机,运用激励机制,努力去把他唤醒。</p><p><b> 1.校长效应。</b>发挥飞飞对学校各栋教学楼熟悉的优势,我让他把移动硬盘送给校长。快下班的时候,校长给我打来电话,说飞飞这孩子有一段时间不见,变化可真大啊!看上去懂事、有礼貌,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你这个班主任怎么做到的?</p><p> 放完学,我特意把飞飞留下来,询问他硬盘送过去了吗?然后,很神秘的说:“刚才校长来电话了,特意夸了你,说你现在变得有模有样、有规有矩了,进步可大了。你看,现在连校长都关注到你的变化,特别表扬你,你有什么新感受?”他当时被我忽悠得眉开眼笑的,想了半天,挠着大脑袋说:“那我还要表现得更好一些呗。”毕竟是孩子,何况是校长这种名人效益的刺激。第二天,检查他的作业,发现三科全做,正确率颇高,字迹还工整。——这样的状况,可是破天荒头一遭啊!</p><p><b> 2.写给爸爸的信。</b>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要求每位同学给自己的亲人或同伴写一封信。我读了飞飞信的初稿,眼泪刷的掉下来……信中大意是:</p><p> “亲爱的爸爸,上周五年级举行拔河比赛,决赛中我们13班输给了10班。当时有好多同学埋怨我——要是飞飞的爸爸能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班一定能赢!因为,飞飞的爸爸胖得像牯牛一样!我想过跟你打电话。可是,一想起我们家的情况,我的心里就像被人挖了一个大洞。爸爸,我好想你来学校,来参加我们的拔河比赛……”</p><p> 他的信虽说语句不通,别字连连。但是,非常的真实感人,对父爱的呼唤深沉强烈,又源自本心,也能折射这类家庭的特殊性。我要求他改一改,再在电脑上敲出来。之后,帮他润色了一番。又隐去真名,将这封信发到了《成长》网上。因为那两天正好是父亲节,马上引来跟帖不断。有的网友说这就叫“情真意切”;有的网友强烈要求,把这封信交给孩子的父亲读一读;网友们还踊跃推荐给总编,直接发表在《成长》刊物上。</p><p> 第二天,我又开始在全班忽悠:我们班第一位公开发表作文的是才女城,第二位是才女雯,那么,第三位最有可能是谁呢?众说纷纭,谁都没有猜到是飞飞。当我故意拉长声音,念出“吴飞飞”三个字时,整个教室轰动了。我把事情的经过跟孩子们说明,并且请飞飞上台读了这封信。同学们由惊讶变得感动,由感动变得羡慕非常。飞飞本人也狠狠地傲娇了一把,心里鼓胀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从此,他对语文学科,对作文的兴趣更浓了。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想,飞飞之所以如此在乎这篇小作文的发表,大概是因为我为他提供了表现的平台,帮他完成了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吧。</p><p><br></p><p><b> 第四乐章:滴灌纯洁友爱,感受班级温暖。</b></p><p><br></p><p> 马卡连柯认为,教育工作的基本对象是集体,而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是集体教育。为此,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集体教育理念——"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依据此理念,我决定调动一切集体资源,捂热飞飞那颗冰冷、麻木的心。</p><p><b> 1.同桌的她。</b>刚进我班,飞飞不爱学习又刁蛮不讲理,同学们都对他退避三舍,谁也不愿与他同桌。我观察、琢磨了两个星期,最后选定了女生敏——一个活泼开朗、思想单纯、热爱学习的女孩。飞飞课堂上常用脚挠她,她不为所动。飞飞不专注学习,对着同桌的模样,用橡皮泥捏出一个个女生漫画头像来。敏不仅不生气,还在作文里夸他:“呵呵!飞飞捏得蛮像的!丁老师说调皮的男生聪明、有创意,果然不假!”有了敏的引领、宽容、监管,才促使飞飞不断进步。</p><p><b> 2.13岁生日。</b>那天晚上,飞飞妈妈打电话与我商量,想在学校为飞飞过13岁生日。我立即同意,并着手准备。我买了两本他最喜欢看的漫画书。班上的同学,在我的启发下也准备了小礼物。</p><p> 第二天大清早,外婆与妈妈拎着蛋糕走进布置一新的教室。师生们围成一圈唱起了生日歌,送上各自小礼物的同时,每个人说一句最真诚的祝福话语。站在教室中央的飞飞,已经惊掉下巴,他激动地接受了全体师生的祝福。这是飞飞第一次在学校过生日,这是他第一次收获到这么多的礼物,第一次接受这么多人的祝福。这对于一贯缺乏亲情与友情的飞飞来说,触动非常之大。这次生日会,他深深体验到来自班集体的温暖与亲情。在五13班这个温暖的新集体里,他终于找到了精神的归宿。</p><p><br></p><p><b>尾声:“一枝一叶总关情”</b></p><p><br></p><p> 时光荏苒,一晃两个学期过去了。飞飞的操行评定记载,全学期拿了15次“优秀”。只有三周的考评在90分以下——只要没得到优秀,他都会主动找我,请我帮他分析原因——他已蜕变成一个非常自尊的好孩子!在集体活动的啦啦队里,加油声喊得最响的是他;大扫除擦电风扇,站得最高的是他;搬“六•一”礼品,跑得最勤的也是他……虽然,数学学科的成绩仍不理想,但他在班级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集体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校园生活转移了他的注意力,周围人对他的欣赏、赞美,帮他树立起良好形象,使他重塑了自信!</p><p> 他有这么大的变化,他的妈妈当然开心。只是,六年级下学期,这位神通广大的妈妈,移民到了英国,把他也带走了。</p><p> 一年之后,飞飞回了一趟中国。那天下午,他特意找到原13班的师生。兴奋地与我们拥抱、合影。这时,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阳光、自信、帅气的大男孩。一个绽放着幸福笑脸的大男孩!他给我们每个人准备小礼物——一枚闪亮的英磅硬币。</p><p> 每年的圣诞节,我都能收到远在英伦的他,邮来的贺卡。只是,后来我离开深圳,电话与地址都发生变化,与飞飞从此失联。但是,这个白白胖胖、高高大大、眯缝着一对萌萌细眼的飞飞,早已定格在我的脑海,并时时闯进我的梦境……</p><p> 怀特海说:“教育是人类灵魂的训练。”</p><p> --是啊!教育是人类灵魂的训练。在飞飞的身上,我感受到这种灵魂训练带来的惊人进步与变化,我常常为此欣慰不已!而今天以及未来的岁月里,身为教师的我,仍将为远隔万里的他,祝福、惦记……</p><p><br></p> 【 作者简介:丁昌金, 微知天命,恍惚中年。砥砺基础教育三十余载。有教育随笔、教学案例数十篇公开发表。始终笃信“讲学”、“修德”为人生两大要务。且行且思,努力做一名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br><br>【 育人心语:走进孩子内心,是最基本的为师之道。】<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