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母親節

匿博士

<h1><br>  官宣本地已經有22天沒有社區傳染個案了,既使巴基斯坦的1~2宗輸入確診病例,人一入境就被關在籠子裏了。當外面沒有了老虎,人們也開始將自己從籠子裏放了出來…</h1><h1><br></h1> <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這疫情下迎來今年的母親節,久違戶外活動的人們看到原來身邊的一切都是如此新奇。在這一點上要贊下香港人,政府沒有強制封閉社區、生活區,沒有下達居家令,只是關閉公眾場所。政府呼籲市民外出戴口罩,少聚眾,勤洗手。香港人怕死?更重要的是不願給醫院、醫護人員、公衛人員帶來負擔。</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h3> <h1>&nbsp; 憋了二個多月,先吃一頓也許是大多數港人的第一選項,我們也不例外。母親節更是我們的傳統,與往年一樣,今年更有理由在外面痛快吃一餐。自遷入西貢,因離市區較遠,城裏人來西貢多數為了海鮮那口。當地居住人口密度低,吸引不了大型酒樓和鏈鎖餐廳來此,取而代之的一家家小門面餐廳。女兒上網扒特色推薦,就選擇了這一家餐廳 The Cabin Cafe &amp; Restaurant。</h1><h3><br></h3> <h1>  特色餐廳一定有它的風格,不僅是裝修還有菜餚設計。從門面看這家小餐廳,用悠閑、典雅來形容。女兒說這家小館是以英國餐為主,這讓我腦海裏馬上浮現出電影《Notting Hill》畫面,小街道、小餐館、小Cafe、小書店,人們悠閑的享受著恬靜的生活,一切一切都那麼的自然和諧。突然感覺我們都在畫面裹,路人甲女帶著父母走進一家小餐館… </h1><h3><br></h3> <h1>  一眼看過去餐館就這麼大,僅有一個廳,中心走道的另一半格出二個小區塊。共三張大檯、五張小檯,滿員招呼也就22人用餐,但這種狀態不大可能出現,餐館電話預約位。如果二人無預約去撞運氣,也可能會有機會,但四人以上無預約幾乎是無運可行。那是因為小館菜餚質素同樣贊,口口相傳,吸引遠近的客溢,已形成賣方市場掌控。</h1><h1><br></h1> <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nbsp;</span><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nbsp; &nbsp; &nbsp;我們預訂到張大檯,定員四人,三個人坐尚算舒服。裝修以白色基調,木地板,古老的壁燈,壁畫,用皇室藍做檯布盡顯英倫風范…。 乘其他客人還沒有到位,留給時空立此存照,見證疫情下的母親節是這樣度過。</span></h1><h1><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span></h1> <h1>  坐下來,先叫了一杯啤酒, Timothy Taylor's Landlord Beer,看其官網是這樣介紹自己的啤酒:</h1><h5><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br></span></h5><h5><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我們的啤酒,蒂莫西·泰勒(Timothy Taylor)於1858年在基斯利(Keighley)中心建立了啤酒廠,並於1863年遷至我們現在的所在地諾爾斯普林(Knowle Spring)。確立了不接受第二佳的原則,直到今天仍然存在。這意味著最好的原料被用來釀造最好的啤酒,而房東則獲得了許多獎項。</span></h5><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br></span></h3><h1>談下自己的口感:味道比較豐富,先苦後甘,比常飲的品牌啤酒麥芽味強烈。原來房東 (Landlord) 系列是經典淡啤酒,也是常獲奬的系列!</h1><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a href="https://www.timothytaylor.co.uk/our-beers"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蒂莫西•泰勒</a></h1><h3><br></h3> <h1>  隨便點的杯啤酒已如此好彩和滿足,看來今日的口福不淺。英國餐還真沒有正宗的品過。看MENU,西餐往往是每人一份,與自己家人用餐,三人每人點一份餐與共分享,讓品嘗變得更多樣和豐富,這已成我們的慣例。女兒點的這道菜 - 英國咸豬手,端上來時徹底打破了我對咸豬手的認知,印象中一定是德國咸豬手那樣粗曠,相比之下這盤英國咸豬手更像唐餐中的江南菜,細膩入微的精致…</h1><p class="ql-block"><br></p> <h1>&nbsp; &nbsp; &nbsp; &nbsp; 說到口味和口感,它不像臘肉那麼韌難咀嚼,又不像臘腸包裹著味道那麼強烈,恰到如此。我來形容更像上海醃多鮮中的咸肉,不像火腿肉那麼柴,也不像鮮肉那麼嫩,恰到好處的咸口感會讓你印象深刻。店家用橄欖油和醋調制的蘸汁有點睛之筆,去油膩的同時加入了植物的口感,與上海春卷必點蘸李派林喼汁辢醬油,有異曲同工之妙,給女兒這道菜點贊!</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點的這道菜 - 英式鄉村農舍焗牛肉批(Cottage Pie - a hearty meat pie topped with creamy mashed potato crust)</span></h1> <h1> 既然食英國餐,不如就去的徹底些,就連菜名亦食盡「英國」二個字,“英式鄉村農舍” 聽聽都那麼地道的鄉土味。這道菜沒有什麼賣相或者是不討人青睞,但味道很惹人,除烹製方法很西餐化,醬色、焗香、濃味應該能滿足眾多國人的口感,尤其是北方人,下次境外遊出現相思胃時,可以考慮來一客。有一點很重要,主家將新鮮出爐的焗品端上檯,味香伴隨著熱氣會燃點用餐的情緒。往往菜品的溫度也是享受美食的重要參數之一,這點我很在乎。</h1><p class="ql-block"><br></p> <h1>  母親節的女主角點了如上圖照片中的這道菜 - 香草煎焗三文魚扒伴薯蓉配芒果醬 (Herb Crusted Grilled Salmon Fillet with Mango Sauce)。很隨她的性格,不食牛、羊、雞肉,這道菜符合她要求。很典型西式標準做法,應該不屬地域風格菜,只要有三文魚腩,任何家西餐廳廚師都應該會做。主要區別在於食材的新鮮,在最短時間內將食材中水份封住,不論你用煮、煎、焗、焰噴、等手段,而考起廚師的是那汁 (Sauce) 的調制及配菜混搭,從而來挑起用餐者的味蕾。這種菜很難一次捕捉到你的口感,只有多食才能判別廚師的優劣。值得肯定的是這家小館這道菜食材上乘,廚師用心烹製。</h1><p class="ql-block"><br></p> <h1>  最後來談下甜品,一餐美味的收關在於 a nice dessert 的結束。</h1><p class="ql-block"><br></p><h1> 上圖照片是蘋果派 (Apple Pie),用粗粒麵包屑和花生仁碎混搭,覆蓋在蘋果片上入焗爐烤,上檯時配上精心調製的煉乳奶汁。蘋果片被焗成褐色,入口时軟軟酸酸,咀嚼時會有點脆感,可蘸點煉乳奶,酸酸甜甜還有奶香飄飄 ……</h1><p class="ql-block"><br></p><h1> 下圖照片是意大利芝士蛋糕 (Tiramisu),網絡給了個漂亮的洋中文名「提拉米蘇」。這類芝士蛋糕食得比較多,最難忘的屬日本小樽的LeTAO。而這家小館的特色一定要提,主家精心炮製,在cake的中間夾雜一朱古力冰沙層,當含入口中時冰沙溶化的清涼,咀嚼時軟棉的芝士中突有脆脆的口感,驚喜感人。主家在盤子邊加上一匙貝蒂絲甜奶酒,蘸蘸酒香解甜膩,完美!</h1><p class="ql-block"><br></p> <h1> 越來越喜歡去找尋這種特質小餐館,不論去台灣,還是在香港。不但品嘗不同風格的佳餚,也可感受到地域差異的文化。有一點體驗是最佳的,也是我最想要的,就是主家們的那種誠意和熱忱,體現在菜品上、體現在服務上,每道菜端上檯的介紹和提醒,現場簡述和徵求反饋的那種誠懇,主客間人與人情緒和感觀上的交流,使得客人用餐愉快和受尊重,這種待遇已經超越了標準服務更似朋友座客主家。往往我會由衷不吝嗇的贊美多句,寫在主家臉上的滿意笑容會比他賺多你幾塊錢還來得開心……</h1><h1><br></h1> <h1>   外面的世界已如此不勘和分爭,我等已無力分辯,活在當下善待自己,已是快樂的源泉……</h1><h3><br></h3><h3><br></h3><h3><br></h3><h5>二零二零年五月十一日 • 香港</h5><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