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艺术—雪之韵美术作品选

雪之韵

<h3>  油画,泊来品。以其绚丽多彩吸人眼球。徐悲鸿先生大力推介之,在我国发扬光大。我亦想光鲜亮丽一把。初学,达到这份上值得表扬,看官别笑,自己打下气。</h3> <h3>  三年前,第一次参加国展投稿,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名落孙山而不气馁。什么都有第一次,多了,也就习惯了适应了,只要努力奋斗着,总会不断光荣中标。征稿主题:《朝圣敦煌》,我画菩萨还是切合选题的。</h3> <h3>  国画写意。胸存万仞,立地成佛。率性之笔触左右奔突,姿意行进,那一招一式,无不体现生命之绚烂,艺术张力在挥洒中完成。</h3> <h3>  《窗外》风景宜人。博物馆之庄重与沉迷与盘旋之飞鸟相生相伴,韵律随之汨汨流出,久远的情节在画面上演绎风花雪月般浪漫,那蓝黛如织,厚重之气息弥漫开来……</h3> <h3>  素心若雪。雪白雪红的记忆扑面而来,观赏通透的文字舞蹈,听心儿的低吟浅唱,该是多么的享乐。</h3> <h3>烟云供养,又是等待初生太阳升起时产生欣喜若狂之心境。</h3> <h3>  战疫,成了庚子孟、仲、季春里,画家们反复牵扯线条,挥动色彩的主题。画笔,多是直抒胸臆的行走,而我心情之沉重,只能在迷茫的基调里寻探。一支针管悬挂于头,仿佛医务人员头悬一柄生命之剑,然病毒细菌密布于口罩之上,在血与火的决战中,白衣天使胜了,中国胜了!</h3> <h3>  看图想故事,歇后语云:两伢儿玩狗子——不是一个猴。似与不似,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畅快的氛围中挥动画笔,让心扑飞。嘿嘿,第一次画猴,感觉还真是一个猴……</h3> <h3>  二零一七年参加荆州美协与教体局联合举办的首届美术教师高研班,我机缘巧合,有幸参与。创造了三个第一次。第一次恢复了中断三十多年后我喜欢的绘画;第一次画四尺整张宣纸;第一次美术作品参加结业展并入展湖北省第五届美术节。</h3> <h3>  国税地税合家后,首次举办书画展。我的习作《江汉诗意图》闪亮入展。曾想根据唐诗宋词画百幅系列画,现在看来任务很重,也许又要作调整了,要学的东东太多。报考的中国画院山水画高研班,上周五已正式接到招办电话:录取啦。的确不简单,凭作品说话入学,全国范围只招六至十人。</h3> <h3>那山,那水,那树……</h3> <h3>  国画画出油画肌理,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之一。这幅画,是去安徽婺源篁岭采风的写生稿,感觉超水平发挥了。新奇的思想,新奇的构成,新奇的色彩,给人焕然一新的作品。坚持个性化创作,希望在前,只要不被地雷阵炸飞,就要勇往直前。</h3> <h3>  在北京宋庄,看到很多中堂画,都像木刻制版印刷成半个成半成品再画的,画面呆滞,千篇一律,实属行画一列。我想突破之,可效果亦不理想。理想之树要结出硕果,不经历寒冬,哪成正果。坚持创新,是国画产生勃勃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不信邪,走正道,贵在坚持。</h3> <h3>  创作之国画。二米✘二米,装裱费二百多元,第一次画大“斗方”,整体感不好把握。</h3> <h3>  这又是二米✘二米。色彩斑斓,让眼球一亮。可国画院个别砖家说“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唐诗有问题?唐诗宋词是中国诗词艺术的顶峰,当下人们的诗词素养只能望其项背,谁敢不知天高地厚;构图有问题?其构架宏大,气势磅礴;色彩有问题?色泽艳而典雅,气韵生动;线条有问题?线条婀娜多姿,急缓有致。看来砖家有问题,其实作画之人自己心知肚明。是啊!我的艺术我作主。中国画,存续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承继着文人画的传统笔墨功夫,又有现代艺术造型与构成。说到这里,想起鲁迅先生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说实话,还要感谢他,他的话给我一个警醒,一个鞭策,每幅作品,不光要有艺术高度还要有学术深度,更要有抗压强度。又:语云,三分画,七分裱,说的有道理。这些作品一经装裱,感觉就是不一样,又上一档次,小实验已充分证明之。<br>雪之韵 庚子孟夏子夜写于璞石斋灯下 辛丑孟夏改于燕京<br>【雪韵小语】78</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