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接着上期介绍咏巴蜀诗词选。上期已介绍完了四川中部地区,这期开始介绍川南部分:
</p><p>⑴、峨眉山
</p><p> 峨眉山位于四川乐山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处,山脉踞四川盆地西南缘,逶迤绵延,“真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分为大、中、小三峨。今游览地即大峨,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山麓至峰顶50公里,其间峰峦起伏,石径盘旋,雄秀幽奇,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峨眉山主峰高耸入云,金顶之巅有全球最高的金佛—四面十方普贤金像。自东汉以来,山上创建有许多寺庙道观,初流行道教,唐宋以后盛行佛教,至明清,大小寺庙近百座,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并称佛教四大名山。今主要寺庙及风景区有报国寺,万年寺,伏虎寺、黑龙江栈道,洪椿坪、洗象池、白龙洞、金顶等。峨眉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峨眉山清音阁牛心亭</p> <p> 本节收录了四首诗:
</p><p>登峨眉山………………唐•李 白
</p><p>峨眉山月歌……………唐•李 白
</p><p>雪斋(杭僧法言作雪山于斋中)
</p><p>……………北宋•苏 轼
</p><p>题峨山图………………明•解 缙
</p><p> 唐朝时,峨眉山是座道教名山,故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游峨眉时有求仙学道的想法,《登峨眉山》诗中充满了对仙境的幻想:
</p><p>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p><p>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p><p>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p><p>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p><p>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p><p>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p><p>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p><p>傥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蜀国多仙山,都难有与绵邈的峨眉山相匹敌。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初次登山游览,哪能全部领略到山势的奇绝险怪呢。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青苍的峨眉山倚蓝天而起,色彩斑斓如画出一般。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飘然登山赏此如仙境般之地,也似真获成仙之术了。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在云间吹箫,山石上弹琴。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有修道成仙之愿,自此无世间之乐。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脸上似已有烟霞之气,世俗的牵累也忽然消去。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如遇仙人骑羊子,就与他一同漫步天际吧。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诗人描述自己初登色彩斑斓山势绝险的峨眉山,登山如入仙境之地,似获成仙之术了。可在云中吹箫,石上抚琴,亦无世间之乐,亦无世俗牵挂,真愿遇个仙人一同漫步天际。全诗读来使人不仅感受到了峨眉山的高远,也可看出游历山水的乐趣在李白心中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对功名的追求,不愧“诗仙”的称号。😇</span></p> <p>峨眉山最高峰万佛顶缥缈神秘</p> <p> 《峨眉山月歌》可说是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别蜀诗:</p><p>峨眉山月半轮秋</p><p>影入平羌江水流</p><p>夜发清溪向三峡</p><p>思君不见下渝州</p><p>秋夜的峨眉山上空升起了半圆明月,明月又倒影在流淌着的青衣江上面。</p><p>这夜色中我从清溪驿直向三峡而去,想你难相见不舍中去往下游的渝州。</p><p> 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24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这首七言绝句表达出他离乡一刻不舍之情。空中月,水中月,李白望峨眉山月,初怀“望明月,别故乡”之感。在这个月高寂静之夜,诗人揣一腔抱负远赴异乡,去实现他人生的理想。“思君”二字,是留念故乡的山山水水,是留念故乡的亲朋好友,似让人看见年轻的李白已是满含热泪了,他心中暗到:“虽不舍,犹自去,让故乡的山为吾送行,让故乡的月为吾照亮前行的路,吾定不负故乡人”。 故乡离他远去,他不舍故乡远去……😥</p> <p>望犍为清溪古镇</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小提琴曲《峨眉山月歌》作曲家黄虎威先生1981年创作了小提琴曲《峨眉山月歌》。此曲即根据李白《峨眉山月歌》的诗意创作而成。旋律柔美动听,充满诗情画意,乐思波澜起伏,恰似流不尽的滔滔江水,绵延不断地诉说着诗人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作曲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匠心独运的巧思去处理这首诗,避免了“图解式”的简单化,从而使乐曲获得了独立的艺术价值,显出了音乐自身的魅力。😐</span></p> <p>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展峨眉山之雪峰作《雪斋》:
</p><p>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
</p><p>春风百日吹不消</p><p>五月行人如冻蚁</p><p> 纷纷市人争夺中</p><p>谁信言公似赞公
</p><p>人间热恼无处洗</p><p>故向西斋作雪峰
</p><p>我梦扁舟适吴越</p><p>长廊静院灯如月
</p><p> 开门不见人与牛</p><p>惟见空庭满山雪
</p><p> 你难道未见过峨眉山以西那千里雪峰,北望成都宛如井底之城。
纵使春风吹上百日也无法消释积雪,五月行人也如被冻住的蚂蚁般瑟缩前行。
在众人争名夺利之时,谁能信你言公有前代高僧赞公的遗风呢。
</p><p>人间的焦灼苦恼亦无处净化,故于东轩筑雪斋以化除重负。
</p><p>我梦到我乘一叶扁舟来到了吴越之地,斋中廊院寂静,灯明如月光皎洁。
</p><p>推开斋门,不见法言寄来诗中提到的“人和牛”,只见空旷的中庭和庭后满山“雪”。
</p><p> 这首诗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春苏轼在徐州所作。起笔四句写故乡峨眉山的千里积雪,是真正的“雪峰”。接下来四句写明法言和尚将所居东轩因人间的焦灼苦恼无处洗净而设为雪斋以化除所负。诗人心往雪斋终以梦中得见作结。雪峰雪斋相对,梦外梦里相连,留韵无穷。☺️</p> <p>峨眉山金顶四面佛像</p> <p>苏轼的“发明”
</p><p> 我们今天见到许多以苏轼名字命名的物件,皆为苏轼所发明。杭州为官时,整治西湖而建长堤,谓之“苏堤”;被贬黄州而烹出“东坡肉”;贬儋州时,因雨水多而做“东坡笠”;于宜兴授书时而制成“东坡提梁茶壶”;创“自来水”而解广州人饮水难题;其诗里行间更是生出“百读不厌”、“行云流水”、“冰肌玉骨”、“大智若愚”、“沧海一粟”、“悲欢离合”、“成竹在胸”等等无数个成语。称苏轼为发明家也不为过。</p> <p> 明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解缙(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题峨山图》诗也秀了峨眉山一回:
</p><p>峨眉春日斗婵娟</p><p>雷坪夜响空中泉</p><p>江南客子喜空翠</p><p>踏遍平羌江水边
</p><p>归来梦寐绕虚壑</p><p>千花烂锦明嶂岷
</p><p>起来如在峨眉巅</p><p>画史新图为君作</p><p>陇西太白云不还</p><p>浣花草堂苔石斑
</p><p>西川风景世间少</p><p>令人长忆峨眉山
</p><p>看峨眉山春天里边万物争艳,听雷洞坪夜中高山泉水之声。
</p><p>我南来的客喜爱这片片翠绿,还走遍了美丽的青衣江两岸。
</p><p>回来梦中还萦绕在那山谷里,千花开万花艳江山如此多娇。
</p><p>早上起来仿佛还在那峨眉顶,画师的这幅新图是为君所作。
</p><p>画中是陇西太白山顶的行云,是草堂旁浣花溪边的青苔石。
</p><p>川西亮丽的风景世间都少有,令人难忘的还是峨眉山风光。
</p><p> 这是诗人给画作《峨山图》的题诗,虽然现在不大清楚此画为哪位画师所画,也不清楚是画给谁的。但通过诗人的描写,我们也已看到了峨眉山的秀丽和川西的迷人风景,这已足够了。🙂</p> <p>雷洞坪
</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雷洞坪峨眉山金顶下,海拔2430米。古名雷神殿,据载为汉时开建。后毁坍。1992年重建,一楼正中弥勒像造型古朴庄重。寺前石埤篆书刻“雷洞亭”三字。从雷洞坪到接引殿一带,可见名贵花木杜鹃。现冬季雷洞坪有滑雪场开放。😃</span></p> <p>雾中雷洞坪</p> <p>读巴蜀诗词
</p><p> 讲巴蜀故事
</p><p> 观巴蜀美景
</p><p> 谢谢大家!下期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