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促学 研讨促教

石榴君子

<p>  一一邾城街中心小学三年级“见面三促”研讨会</p><p> </p><p>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初夏的五月,百里浓绿,生机无限。在这充满活力的时节,邾城街中心小学在校阶梯教室召开了三年级教学研讨会。校长张伟,副校长汤江萍、三年级组蹲点领导廖银生主任及全体三年级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廖银生主任主持。</p><p> 5月12日上午九点,会议准时开始。</p> <p>  首先由教务处副主任施年荣老师分享她的网课吸睛小妙招。</p><p> 妙招一:教学设计流畅美。精心设计课程,让课程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展开,要目标清晰,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流畅,教学方法多样。紧扣单元学习要素,让丰富的教学内容不着痕迹地融入到教学流程中,让课堂流畅清晰,让学生听得有滋有味。</p><p> 妙招二:画面简洁清新美。网课教学是通过视频传输,需要一种视觉美。要让画面美,一定先要把PPT制作精美,图文并茂,让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p><p> 妙招三:声音清新丰富美。要想网课声音美,就要让声音丰富起来,首先要注意语速,说话速度适中。其次,加入学生互动。其三,加入音乐渲染。用网课吸引住学生的眼球,网住学生求知的心,让求知的嫩芽,在网络教学的滋润下茁壮成长。</p> <p>  李丽霞是一位年轻的语文老师,平时勤于钻研,积累了丰富的网络直播经验。从钻研解读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准备教学课件,到调试直播设备,再到通知学生按时上课,李老师都是一丝不苟。课前熟练上课APP的相关功能。巧用录播课,借力高效辅导。利用群公告使学生和家长提前明确教学安排,做好课前准备。上课时,增加与孩子的互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课后激励、及时纠正。做好每天的作业批改和审查,防止有个别偷懒行为。每天从起床开始,李老师就坐在电脑前,一个个反馈作业情况,有时忙到11点多。李老师经常教导孩子: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是态度问题。所以她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工作态度去感染家长和孩子。</p> <p>  除了日常直播课,使用软件更好地进行交收作业、多班级信息交流、问题答疑等课后教务管理对老师来讲也是一大难题。对于如何在网上批改作业,最大限度保证学习效果,胡玲老师分享了她的几个好方法。</p><p> 一、熟练掌握软件,认真完成作业批改。</p><p> 从健康打卡、发布通知、批改作业,胡老师把各类在线教学APP都寻了个遍,只为找到一个能满足日常教学管理的实用工具。了解了线上教学软件的功能之后,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p><p> 二、科学安排环节,高效完成作业批改。</p><p> 在批改作业过程中,发现比较容易出错的体型就按照知识板块进行归纳作为群投票里的选项,让学生集中反馈不懂的题目,这样方便实时掌握孩子的学习进度是否一致。坚持当日作业当日批改,批改当日与学生见面或订正,有利于教师及时总结、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有利于及时查漏补缺。对作业态度认真,完成质量好的学生加以表扬,作业中新颖的、有创造性的解法向全班同学介绍;对进步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对粗心大意经常出错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把不合格作业退回修改。</p><p> 三、创新批改方法。</p><p> 1.老师批改完作业后再让孩子自己批改,上传批改好的作业,老师检查。</p><p> 2.引导轮换批改。将全班分为两组,一组由教师亲自批改,另一组由老师找出他们错误的原因进行在线批改,轮换进行。 </p><p> 总之,老师必须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方式,既遵循规律又因势而变,不断提升作业批改效率。</p> <p>  徐丽莉老师对于线上班级管理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p><p> 一、充分利用班级QQ群。</p><p> 为了有效地管理班级,从寒假初期,她充分利用班级QQ群向家长传递重要信息。每天下午,利用QQ群中的电话功能用屏幕分享的方式给同学们上网络直播课。</p><p> 二、注重家校互通,助力线上教学。</p><p> 线上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与相关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和学习状态,并嘱咐他们要多关心孩子,让家长知道老师对每一个孩子都很重视。</p><p> 三、有效地与科任老师进行沟通。</p><p> 在疫情期间,徐老师和班上其他两位科任老师一直都利用手机QQ和微信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总是在商量着如何布置每天的家庭作业,协调作业量。科任老师经常反馈学习情况,针对他们的反馈意见,及时联系家长,了解原因并提出要求,及时向两位科任老师反馈,争取让三门学科齐头并进。</p><p> 徐老师认为,越是在不可面授的情况下,更要细心,从小处着手,加大线上沟通频率,助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做最精彩自律的自己。</p> <p>  同样作为班主任,张祝兰老师也非常重视孩子的居家动态和作业落实情况,她经常利用QQ进行网络家访。</p><p> 班上有一个孩子是转入生,学习基础差,平时学习也特别吃力。居家学习期间经常出现不交作业的现象。家长跟张老师说,这段时间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每天作业拖拉,抱着平板玩游戏,家长管不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张老师了解情况后,立即与学生用视频功能面对面交流,从最简单的生活习惯开始聊,得知他每天早睡早起,马上对孩子伸出大拇指,孩子受到表扬,打开话匣子,说妈妈在网上给自己订了几门课程,张老师趁机又对妈妈的做法予以赞许。接着叮嘱他每天按时上课,做好笔记。每当孩子遇到难懂的问题,张老师就单独讲解,还经常与家长探讨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p><p> 通过家校密切沟通,班上的学困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p> <p>  英语组夏琪老师在网络教学期间,通过新的教学工具,不断地摸索、改进教学方法,她主要抓三点:一是课后的整理工作;二是作业;三是每天坚持朗读英语。听完每堂课后,夏老师都会整理归纳该堂课的重点单词、句子和对话,还有语法知识点,并手写在英语本上发到英语群中,方便学生读记。还会录制短视频进行讲解,供学生反复观看。同时,在每节课整理归纳完知识点后,将单词、句子和对话录音,发在群中,方便同学们学习。夏老师精心布置每一次作业,“人人通”和“一起作业”交替进行,每次作业控制在20分钟之内,纸质作业和语音作业分开进行。纸质作业重点是单词的书写和听写,语音作业重点是单词的发音,句子和对话的背诵。每一份作业夏老师都会及时批改,从批改中找到孩子们薄弱的点。对于普遍性错题,录制短视频发到群中,供孩子们反复观看巩固,对于非普遍性错误,就以文字或语音等方式进行一对一指正,并督促订正。利用微信小程序“小打卡”创建英语打卡班。让每一位同学的每一次朗读都留有痕迹,每一位成员都可以阅览其他成员的打卡内容,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点赞,互相鼓励,互相学习。</p><p> 在这段网络教学过程中,夏老师收获颇多,既锻炼了自己,也提升了自己。</p> <p>  六位老师发言完毕,廖主任就前期工作做总结,并对下阶段工作提出要求:</p><p> 廖主任认为,三个月的线上教学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每个人最真实的状态,老师们身有感触,线上教学是对家长教育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考验。一位教育家说过,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所以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和感同身受。在下阶段,提两点要求,与老师们共勉。</p><p> 一、常反思、寻差距、找准问题</p><p> 1.重视“缺”。部分老师在思想上对目前形势和线上教学工作认识不足,备课不扎实,导学准备不足,与线上教学实际结合不够</p><p> 2.学生环境“差”。网络不稳定,手机观看不如平板、电脑,网络卡顿现象,交流互动效果差,应有的学习氛围没有。</p><p> 3.家校监管“难”。家长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缺乏监管,上课学生人数不稳定,上课参与率不能确保百分之百。</p><p> 二、抓整改、促提高、力求实效</p><p>要借鉴交流学习的六位老师的经验,结合以“见面”为抓手,三促活动中的“促家访的针对性”,掌握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计划,改进措施,尽力克服一切困难,把线上教学的各项工作做细做实。</p> <p>  接着,汤校长提出工作要求。</p><p> 一、充分利用疫情期间这个有利时机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方法的创新。</p><p> 二、重视下午的班级指导课,布置作业,讲作业,批改作业都要落实。</p><p> 三、不管是年轻老师还是经验丰富的年长老师,都要有钻研精神。</p> <p>  最后,由张校长作总结发言。</p><p> 张校长首先阐明,此次落实教育局“一见三促”活动:以见面为抓手,促教研的有效性;促家访的针对性;促互动的实效性;目的是提高网络教学的效率。</p><p> 张校长对三年级蹲点领导及全体教师的各项工作予以肯定:</p><p> 1.在疫情下,三年级组雷玲、徐丽莉、施年荣、李丽霞林煜、黄勇、夏燕七名老师承担了区级录课,七位老师共录课18节。</p><p> 2.在学校“提高网课效率支招”活动中,施年荣、李丽霞、涂林英、徐丽莉、罗锋利的文章被学校推送。通过“114巡视”,各领导两周深入三年级各班各科听课的反馈良好。 </p><p> 3.从今天上午六位老师的发言可看出,从人员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到每位老师发言之后的点评,廖主任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p><p> 4.六位老师的发言,从不同侧面谈出了自己在网络教学期间的所学、所思、所悟,发言非常精彩。典型的选择有代表性,内容的确立有针对性,从两个小时会议的实效性来讲,对参会教师是有触动的。</p><p> 张校长对下阶段工作提出要求:</p><p> 1.防御疫情的常态化,要毫不放松地防反弹。</p><p> 2.三年级网络教学的不确定性和长久性。</p><p> 3.强化“防溺水”安全教育。下阶段几项活动需落实:线上运动会、“校园之星”评比、“学习标兵”、“阅读之星”、“劳动之星”评比等。</p> <p>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增强了凝聚力,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网上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成长的路上,我们不忘初心,特殊时期,三年级组全体成员将团结一致,积极教研,及时反馈,尽力确保特殊时期学生的智慧成长。</p>

老师

作业

教学

批改

学生

家长

孩子

学习

三年级

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