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

jesse💕🍀

<p>  去年秋天,我登上了位于北京怀柔区的慕田峪长城。在慕田峪最美的季节里,长城如同一条卧龙般在群山间连绵起伏,一眼望不见尽头。我爬上一座烽火台,看见碧蓝的天空下,丛山间火红的枫叶和盛开的野花,衬托着长城雄壮巍峨的身躯,这是一幅多么壮丽而奇特的景象啊!</p><p>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它分布于全国15多个省区市,总长超过2.1万公里,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修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大秦帝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大力修建了长城,开始形成万里长城。此后各个朝代陆续都修建过长城,而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现在人们所游览的长城大多是此时修筑的。</p><p> 长城并不仅仅是长长的城墙这么简单,它主要由城墙、关城、烽火台、卫所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p><p> 我在慕田峪长城游玩时,最喜欢登上烽火台,去想象古代兵士用烟火传递讯息的壮观景象。长城体系中烽火台作为情报传递系统,是最古老且迅速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古代边防报警有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夜间举火。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还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传说中西周末期的 “烽火戏诸侯”就与烽火台息息相关。周幽王为了让褒姒开心,多次点起烽火假传警示来戏弄诸侯。后来敌人真的来进攻时,周幽王再次点起烽火求救,却没有人来救他了。从此,西周灭亡。</p><p> 长城的墙身是防御敌人的主要部分,它建于高山峻岭或平原险阻之处,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在明朝时期,由于工业技术突飞猛进,制砖工艺已经很成熟,大部分的明长城都是用巨砖搭建的,所以明长城的城墙非常坚固。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军二十九军的战士们,曾经依靠着古老城墙的坚固和地理位置的优越,与装备精良的敌人抗战了七天七夜。</p><p> 关城是长城防线上重要的防御据点,易守难攻,俗语说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指的就是关城。关城也大多是古代重要的对外交通要道,王维诗中“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以及王之涣诗中“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玉门关,都是联系西域的重要关城。而山海关则被称为“天下第一关”,是万里长城的入海处。明朝后期,吴三桂曾在这里英勇抵御过南下侵犯的清军,可也正是他将清军放入了山海关,从此打破了明朝抵御清军的最后一道防线。</p><p> 当我走在慕田峪长城上时,我轻轻地抚摸着古老的城墙,还能感受到几百年前古人的智慧和心血。长城在历史长河中,经历过金戈铁马,忍受着风霜刀剑,它仍旧静静地屹立不倒。我们应该去了解长城,也要保护长城,珍惜这个伟大的世界文化遗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