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会做“菜”的老师

小丸子的梦想

<p>——李宗玥“自然拼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讲座学习体会</p> <p>  5月12日上午,在山东省小学英语线上教研会议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李宗玥老师题为“自然拼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的讲座。</p> <p>  本次讲座中,李宗玥老师延续了以往风趣幽默的风格,金句频出,讲授了许多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我又一次被李老师的个人魅力所折服,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收获良多。</p> <p>  一、学习自然拼读的目的是为了阅读。Reading isn’t spelling.</p><p> 从这一点来说,我一直没有get自然拼读的真谛,在我日常的教学中,虽然注意自然拼读的渗透,但远没有理解自然拼读的意义所在,平常的语音课只注重了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教学,缺乏阅读的拓展训练。对于李老师所说的Top-down教学法更是缺乏理解,更谈不上使用。</p> <p>  二、除了磨耳朵,还要磨眼睛,阅读的第一步是认识空格,让学生建立sight recognition, 阅读要培养学生的reading guessing skill. 从小要做Finger reading,即使到高年级也很有必要。</p><p> 李老师提到的这几点我觉得对于我们的词汇教学,阅读教学都有很大启发,比如她举例如何教授字母“b”时,是由读本切入,让学生从一开始学字母就从阅读开始,注重建立学生的sight recognition。这对于学生以后的词汇记忆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于Finger reading的理解,我一直停留在低年级的指读上,认为有助于让学生辨认单词而已,觉得高年级没有必要,因为眼睛看的比手指的快,高年级指读会影响他的速度。但听了李老师的讲座,感觉自己太傻了,谁说指读就非得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指出来呢?</p> <p>  三、从老师端到学生端,两个M很重要: Material和Method. 教材是食材,老师的cooking method就是我们的teaching method.Teaching method从哪里来?从学生的learing style来。</p><p> 的确,我们不缺好教材,缺得是教授的方法,这也让我反思,我在日常是如何烹饪我的“菜”的,很多时候我只是把它炒熟了,缺乏色香味,甚至有时候可能都不熟,差着点火候。</p> <p>  四、课堂指令语的有效性,不要让学生用Listen and answer的形式回答老师的任务要求,可以用和老师一样的句式。 </p><p>李老师举例的几个课堂用语,都强调了学生的参与性,重在学生理解老师说的是什么,重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出声,而不是老师自己说英文,我觉得这一点对我很有启发,自己的课堂用语还要好好改进。</p> <p>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李宗玥老师的讲座,真的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希望能有机会学习更多ATM教学法,更希望自己能将所学方法用到日常教学中,哪怕只是一点,关键在于敢于开始、敢于尝试,能够用心学“炒菜”, 炒好自己的“菜”。</p>

拼读

学生

老师

李老师

李宗玥

讲座

课堂

阅读教学

指读

高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