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0年5月12日,桥西区小学科学教师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第一次区域网络教研活动。桥西区科学教研员梁忠辉老师、桥西区科学区域项目中心组成员、各校领导和科学教师近1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h3> <h3> 为了筹备此次区域性的教研活动,教研员梁忠辉老师依托桥西区科学区域项目中心组教研团队,对此次教研活动的资料准备、技术支持、主持等工作召开了预备会,并建立指南针——桥西区小学科学教师钉钉群,提前分享了优秀课例等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观看,为区域的第一次大规模教研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h3> <h3>活动分为四大版块:</h3><h3>第一版块:自行观看优秀课例。观看裕华西路小学关敏老师的《燕子南飞》,东马路小学梁婷老师的《可伸缩的橡皮筋》,中山西路小学王珅老师的《紫甘蓝变色实验》三节优秀直播课例等相关资料。</h3><h3> 对于三节课例,教研员梁忠辉老师作点评:三节直播课均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主线清晰,环节有序;技术突显,互动有效;老师准备充分,关注学生,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知识的构建过程,作业的设计处理得不是很到位,这是目前科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需要科学老师们做深入的思考。</h3> <h3>第二版块:经验介绍。展示了教育集团、学校层面而进行的线上教育方式优化的实践与思考,分享了资深教师、一线教师以生为本,努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在线课堂的思考实践。</h3> <h3> 第一位与我们分享经验的是塔谈小学的张月琦老师,题目是《科学学科线上教学 科学前行》。塔谈小学科学线上教学资料丰厚,每周都能做到及时的整理和上报,学校领导高度关注,持续跟进科学教学教研,科学教学团队协作、凝聚力强,互动话术研究有价值、有效果。</h3> <h3> 第二位与我们分享经验的是西雅小学的陆华琳老师,题目是《培养学生在家自主探究的兴趣》。西雅教育集团的科学老师们主题教研意识明确,教学与教研紧密结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能够深度参与,指导到位,科学团队积极协作,形成良好教研氛围,线上教学效果提升明显。</h3> <h3> 第三位与我们分享经验的是四中路小学经验丰富的宋新瑞老师,题目是《重视科学探究,促学生思维发展》。四中路小学科学教学整合思路明确,线上教学与项目、课题高度融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能够深度参与并进行专业指导,项目推进与课题研究扎实,有深度、有内涵,线上教学、项目与课题研究效果显著。</h3> <h3> 第四位与我们分享经验的是中山路小学有着科学教育情怀的王霞老师,题目是《带着学生在“云端起舞”》,王霞老师的项目研究思路清晰,工作开展扎实有效,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支持,深度参与,项目研究有深度、有广度,总结梳理到位,项目研究效果显著,成果丰硕。</h3> <h3>第三版块:在线交流。在交流互动环节,大家结合三节课例和四个学校的经验介绍进行了发言,与三位作课老师和四位发言的老师进行了有效的互动。</h3> <h3>第四版块:教研员梁忠辉老师做总结培训。梁老师做总结发言《科学线上教学•科学项目研究》。</h3> <h3> 梁老师就本次教研和近一段时间以来的科学网上教学进行了总结梳理,梁老师目前已经听课40余节,涉及21所学校,参与7次教育集团、学区或学校教研,梁老师提出:从二月份开启网络教学到现在经历了准备—摸索—规范—提升这四个阶段,虽然目前网络教学已经走向常态,但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h3> <h3> 梁老师对后期的在线教学也给出了好的建议:加强课程标准学习,落实课程标准概念;加强信息技术学习,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广泛搜集优秀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课前充分交流备课,把握目标、重点、难点;灵活线上教学方式,多维互动交流指导;分层设计拓展作业,课上课下有效衔接;发挥家庭环境优势,促进学生合作探究。最后,梁老师还对后期实验教学工作和科学项目研究给出了指导意见和实施建议。</h3> <h3> 今天是我们的第一次教研培训,这只是一个开始。三节课例、四所学校的经验介绍,100多位科学人同时在线互动聆听。三个小时的教研,大家都对疫情期间的网络教学有了更清晰而明确的认识,都有信心和决心克服存在的困难,在桥西区科学教研团队的支持下,把网络教学做得更好更高效。</h3><h3> 最后,梁老师以朱永新老师的《科学之光照亮求真创新之路》中提出的科学教育六大原则结束了本次教研活动:注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让科学教育更有温度;注重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让科学教育更有力度;注重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让科学教育更有长度;注重分科与融合相结合,让科学教育更有深度;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科学教育更有高度;注重全体与个体相结合,让科学教育更有广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