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又是一年凤凰花开时,这是一个流汗努力、逐梦拼搏的时节!新冠肺炎疫情从来都无法阻挡我们努力向前的决心和步伐。海口海港学校初三年级全体师生“罩”样一路前行~因为,我们坚信:努力,终将无悔!</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2020-05-07,周四晚年级就本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工作用“群里有事”小程序做了详细通知。</b></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p> <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本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不采取年级集中方式召开。而是打破常规,采取了一种新的方式:由6位班主任集中本班科任以及7位文化科备课组长集中本备课组老师2条线展开,进行班级团队和备课组团队考试质量分析。</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6位班主任和7科文化课备课组长可采取实际会议方式或者群讨论方式进行本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体育学科郑文老师也需做体育学科分析。结合上次年级质量分析会上年级的中考各项目标指标;结合各班级及备课组的中考具体计划及目标;分析这次试卷落实的中考考点;分析班级和学科达成中考各项目标的优势和不足;分析这段备考复习的效果;针对不足如何调整班级管理、学科复习等的有效、具体的措施及努力的方向。</b></p> <p><b style="font-size: 20px;">6个班主任和科任团队分析</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初三(1)班</b></p><p><b>初三(1)班44人,班级总平均分为348.7分,在平均分以上的人数有18人,在中考合格分488分以上的人有八人,还有11人在低分段250分以下。相较于上学期期末考平均分有所提升,低分段的同学再减少。以及本学期第一次月考,一班的化学成绩也有所提高,从年级第六升至年级第四;语文突破了原有平均分,达到65分,及格人数和答A人数也创了新高;物理重回年级第二,由此可以看出,一班开学一个月以来,学生相较来说比较平稳。但是从历史、数学、英语三科来看,同学们对于学习态度上还是很敷衍,比较懒散。</b></p><p><b>那么我对班级的规划如下:</b></p><p><b>1.抓好班级日常管理,确保班级稳定,召开班会详细分析考试情况,明确以后的学习目标,并对考的不理想的同学加强信心教育和学习方法点拨;</b></p><p><b>2.多与家长沟通,通过家校合力达到共同促进学生进步的目的;</b></p><p><b>3.多和科任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各科任老师上课时的学习状态以及作业完成情况。</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初三(2)班 </b> </p><p><b>一、本次月考,本班从三率来看,较上学期末考试相比,各科的考试成绩稳中有升,700分以上有1人,陈岳同学总分有40分的提高。</b></p> <p><b>看出来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老师们都能够按照开学前备考会的要求,工作认真扎实,教学效果已达到预想的效果。</b></p><p><b>二、当前存在的问题</b></p><p><b>1. 班级迎考氛围仍需激发,特别有条件的家长已为自己孩子找私立高中,这部分的学生的迎考思想有松懈,影响学生备考。</b></p><p><b>2. 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惰性思想严重。</b></p><p><b>3. 学生基础知识不牢,有偏科现象。</b></p><p><b>三、改变措施</b></p><p><b>1.积极营造中考迎考氛围。</b></p><p><b>2.今后的中考复习重抓基础,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加强学生的规范性训练,让学生养成做题好习惯。</b></p><p><b>3.面向全体学生,两头抓,拉近距离。</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初三(3)班</b></p><p><b style="font-size: 18px;">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b></p><p><b style="font-size: 18px;">本次考试有45人参加考试,年级前30名16人,年级前60名25人。通过假期和开学一个月我班师生的共同努力,班级的整体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班级的学习风气得到了根本的好转,基本实现了老师教的舒心,学生学的专心。</b></p><p><b style="font-size: 18px;">二、班级现状和原因分析</b></p><p><b style="font-size: 18px;">1、学生的学习态度存在较大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对头,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浮于表面,敷了事,不能静心去学习。班级20名以后学生普遍存在弱科,现在学习基本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b></p><p><b style="font-size: 18px;">2、学生缺少活力与动力,不能认清当前严峻的毕业升学形式。</b></p><p><b style="font-size: 18px;">三、下阶段班级管理措施</b></p><p><b style="font-size: 18px;">1.分层次教育教学:对于优等生:让他们进一步明确形式,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减少考试失误,在班级起到领头作用;对于中等生,帮助他们分析存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阶段性奋斗目标,强化他们对弱科的认识,教他们学会合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对于后进生,鼓励他们学习的信心,规范思想行为。</b></p><p><b style="font-size: 18px;">2.协助各科任教师做好班级及学生思想工作。</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初三(4)班</b></p><p><b>这次月考初三4班总分的平均分为421.2分,700分以上的才有一人,离目标还差2个,250分以下有5个,这一数据还比较满意。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年级第二,化学、政治年级第三,物理第四,有些科目进步,但是不够理想,还要努力,争取下次模拟考试达到级长给我们的各项指标。根据我们班的科任老师分析会反馈的意见,下面介绍具体情况:语文:平均分66.44,及格率51.28%,优秀率5.13%,低分率23.08%。(4)班学生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背诵默写丢分严重,阅读理解,尤其是记叙文阅读,得分不高。从这次作文中,也反映出,咱们年级的学生,阅读量不够,写的文章立意不深刻,无话可说。我会在后面的教学中多多关注,多多督促,多多鼓励他们,争取不及格人数有所减少。</b></p><p><b>数学:平均分50.30,优秀率为22.50%,及格率为32.50%,低分率52.50%。低分率太高了,平均分也不理想。</b></p><p><b>存在问题:</b></p><p><b>1.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题型没有掌握。尤其是后半部分的学生,基础太差。</b></p><p><b>2.学生粗心毛病严重,因计算丢分的很多,有部分同学计算。</b></p><p><b>3.学生畏难心理严重,不愿动脑,从平常的教学中发现,学生遇到稍难一点的题目就不做,缺乏自主探究的能力,只等教师讲,且只满足于记答案,要结果,而不是从教师的讲解中总结思路、方法、思想等,导致再遇到此类问题仍然不会,学习态度不端正。</b></p><p><b>改进措施:</b></p><p><b>1.针对这次出现的问题,下一阶段应重点抓好基础知识的 教学,不能过高的估计学生。</b></p><p><b>2.认真备好课,选好练习题,不讲求形式,要注重实效。</b></p><p><b>3.加大检查力度。对每一个知识点复习后,及时的进行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补救,不能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抓好落实,做好辅导,按时检查,对优秀边际生和及格边际生进行特别关注。</b></p><p><b>4.对学生进行一些规律性的教学,重点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解题的技巧,加强学生应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b></p><p><b>英语:</b></p><p><b>平均分54.29分,72分及以上9人,36分以下9人,最高分102分,最低分18.5分;优秀率为7.50%,及格率为22.50%,低分率45.00%。这套题难度不大,简单,但得满分者不多;证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所以他们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及复习练习中积累做题技巧和能力。书面表达由于是半命题形式,所给关键词和信息少且抽象对于学生来说存在较大难度。他们对基本的英语简单句还是运用得那么生涩,主语、谓语和时态的运用时时出错,拼写错误也较多,习惯以中文思维去写英语句子,加之书写习惯不好,卷面不整洁所以得分率非常低。以后复习仍以课标为依以教材课本为纲;加强基础知识反复训练;精讲多练,多训练解题技巧;培养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并熟练生巧;加强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注意书写习惯,提高写作技巧,增强写作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b></p><p><b>政治:</b></p><p><b>优秀率7.5%,3人。合格率35%,14人。低分率22.5%。</b></p><p><b>教学改进措施:</b></p><p><b>1.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效率,尽可能地用课堂时间解决更多的问题。</b></p><p><b>2、加强督导,采取多种措施处理好学生的作业问题。</b></p><p><b>3、培优补差,加强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争取在后半期取得满意的成绩。</b></p><p><b>历史:平均分48.53,及格率22.50%,优秀率5.00%,低分率30.00% 。</b></p><p><b>措施:</b></p><p><b>1.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效率,尽可能地用课堂时间解决更多的问题。</b></p><p><b>2.加强督导,采取多种措施处理好学生的作业问题。</b></p><p><b>3.培优补差,加强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争取在后半期取得满意的成绩。</b></p><p><b>4.严抓空题现象,培养良好答题习惯。</b></p><p><b>化学:</b></p><p><b>平均分43.48,及格率27.50%,优秀率12.50%,低分率47.50%。</b></p><p><b>存在问题:</b></p><p><b>1.基础知识不扎实,重要的知识点理解不清,几大化学用语的书写急需强化。</b></p><p><b>2.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和整合新化学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例如第一大题的3、7小题,第四大题的23小题等,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全部答错。</b></p><p><b>3.语言描述不够全面、严密。</b></p><p><b>措施:</b></p><p><b>1.加强双基教学,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初中化学内容多,时间短,适当加强记忆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对重要的考点,整理成一定题目,让不及格的同学反复练习,力求人人过关。</b></p><p><b>2.提高及格率,应重点关注学习困难学生。以模拟考试试卷为例,明确告诉他们现在的考题都不难,只要有信心和恒心,都是可以成功的。可以通过背诵记忆的简单知识点罗列出来,要求学生抄写、记忆,并进行小测或抽查。由于考试的计算题难度不高,在以后的复习计算题时,可以开展计算题专题训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计算题不难,摸索到解题的基本方法,增强解答计算题的信心,提高计算的得分率,减少出现最后一道大题放空白的现象。</b></p><p><b>3.实验是薄弱环节,学生在综合性实验题中普遍失分,而且以后实验题在中考中占比将增加。在平时的教学中切实加强实验教学,将实验作为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突破口。</b></p><p><b>物理:</b></p><p><b>平均分42.68,及格率27.5%,优秀率10.00%,低分率55.00%整体看,这次考试成绩有所提高,但跟要求善距很远。</b></p><p><b>究其因:</b></p><p><b>1.相当部分同学厌学,不愿参与课堂互动学习。</b></p><p><b>2.学习基础知识很差不知从那里学起。</b></p><p><b>故,今后复习不是抓最基础东西,力争消灭39。</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初三(5)班</b></p><p><b style="font-size: 18px;">一、总体情况年级前30名1人(魏珂宁第19名),年级前60名4人,250分以下6人。班级整体成绩没有明显提升,班级学习氛围没有形成。</b></p><p><b style="font-size: 18px;">二、原因分析</b></p><p><b style="font-size: 18px;">1.学生基础太差,单科差距太大,不少学生单科只有十几分,甚至几分;</b></p><p><b style="font-size: 18px;">2.学生态度存在较大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对头,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浮于表面,敷衍了事,不能静心去学习;</b></p><p><b style="font-size: 18px;">3.学生学习缺少活力和动力,不能认清当前严峻的毕业升学形式三、下阶段班级管理思路科任把脉,齐抓共管。</b></p><p><b style="font-size: 18px;">英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所以他们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及复习练习中积累做题技巧和能力。</b></p><p><b style="font-size: 18px;">政治:精讲多练、加强督导、培优补差;物理:抓最基础东西,力争消灭39分;</b></p><p><b style="font-size: 18px;">数学:要抓两头,促中间。成绩靠前的学生要要求严格,多练,抽空单独辅导。靠后尾巴学生要多鼓励,主要练习基础的题目。关注中间部分的学生,给以方法上的指导,肯定,相信学生能成。</b></p><p><b style="font-size: 18px;">化学:基础知识不扎实,重要的知识点理解不清,几大化学用语的书写急需强化。语文:基础薄弱。接下来需要做的: </b></p><p><b style="font-size: 18px;">1.继续鼓励成绩在30分左右的学生,让他们的成绩只升不降。</b></p><p><b style="font-size: 18px;">2.成绩徘徊在40-60之间的学生,让他们提高重视,分分必争。</b></p><p><b style="font-size: 18px;">3.及格分以上的同学要消除他们自认为的尖子生思想,70分以上的学生容易自我满足,有优越感,要改变他们的状态并不容易,所以要时时鞭策。</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初三(6)班</b></p><p><b>一、语文考试质量分析</b></p><p><b>6班的语文成绩有一点进步,30分以下人数减少,有3个。我不满意的是,高分不高,只有3个90分以上的,及格的人数少,15个人。30分以下人数减少的原因在于,这些学生不再执着于交白卷,作文会写一些甚至写满。所以在接下来的复习阶段,要继续对他们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不断进步。然而仍然有一半以上的人不及格,成绩集中在40-70分的区间,五六十分居多。很多学生的得分全靠作文,但作文也拿不了高分。基础过于薄弱,不会规范地、灵活地答题。要让他们提高重视,分分必争。现代文阅读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是学生不愿意多写字,思路混乱,敷衍答题,要鼓励他们多想多写,掌握答题技巧。对于及格分以上的同学,要消除他们自认为的尖子生思想,70分以上的学生容易自我满足,有优越感,要改变他们的状态并不容易,所以要时时鞭策。</b></p><p><b>二、历史质量分析</b></p><p><b>1.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效率,尽可能地用课堂时间解决更多的问题。</b></p><p><b>2.加强督导,采取多种措施处理好学生的作业问题。</b></p><p><b>3.培优补差,加强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b></p><p><b>争取在后半期取得满意的成绩。</b></p><p><b>4.严抓空题现象,培养良好答题习惯。</b></p><p><b>三、物理质量分析</b></p><p><b>整体看,这次考试成绩有所提高,但跟要求差距很远。究其因1.相当部分同学厌学,不愿参与课堂互动学习。2.学习基础知识很差不知从那里学起。故,今后复习还是抓最基础东西,力争消灭30分。</b></p><p><b>四、化学质量分析 </b></p><p><b>从试卷答题情况分析,存在如下问题:</b></p><p><b>1.基础知识不扎实,重要的知识点理解不清,几大化学用语的书写急需强化。例如分子、原子的概念,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金属活动性的使用,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等,都存在很大的问题。</b></p><p><b>2.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和整合新化学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例如第一大题的3、7小题,第四大题的23小题等,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全部答错。</b></p><p><b>3.语言描述不够全面、严密。如学生分不清结论与现象。总把现象描述成结论。</b></p><p><b>五、数学质量分析</b></p><p><b>抓两头促中间。优的要促其优中更优,差的要鼓劲,据考点抓基础,中间的从方法,思想沟通方面促进。</b></p><p><b>六、政治质量分析</b></p><p><b>本学期6班进步较大,上课听课效率提高,交作业的人数也在持续增多,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也在增多。所以本次考试,6班的答A率虽然只有一名,但是及格率达到了50%,是三个班中及格人数唯一达到一半的班级,美中不足的是六班的低分人数偏多,更有考个位数分数的同学出现。</b></p><p><b>教学改进措施:</b></p><p><b>1.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效率,尽可能地用课堂时间解决更多的问题。</b></p><p><b>2.加强督导,采取多种措施处理好学生的作业问题。</b></p><p><b>3.培优补差,加强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争取在后半期取得满意的成绩。</b></p><p><b>4.严抓空题现象,培养良好答题习惯。</b></p> <p><b style="font-size: 20px;">8个学科备课组团队分析</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语文科</b></p><p><b>我们从试卷分析和成绩分析以及学情三个方面分析了本次考试成绩。这次试卷对学生的考察注重基础,也有对阅读和习作能力的训练,灵活性较强。而从学生的答卷中则反映出学生阅读能力较差,积累不足等问题。陈娟老师指出要明确学情,注重整个复习备考的过程管理,抓细节,做好重难点知识点的突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实现分层教学。我们应该结合本校已有的备考经验,立足考纲,以“学”为本,记背知识点抓落实,作文教学常态化,集体备课讲实效,课外辅导分类开展。席俊芳老师认为应尽早进入总复习,合理安排复习计划,注重板块训练,现代文复习要分类训练,精讲精练,古诗文复习紧扣教材和大纲,基础知识各个突破,作文备考要“先死后活”。何文文老师从本校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的情况,强调夯实基础,考试题目精选精练,注重课内教材知识点的掌握,作文教学穿插进行。陈蒙蒙老师指出,复习备考一定要做好学情分析,立足学生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摸清每一个学生的增分点,因材施教。概括来说,就是下面四点:</b></p><p><b>第一,要想复习高效,要找准学生的痛点,把握命题导向,精细复习知识;讲练结合。</b></p><p><b>第二,制定精细的复习教学计划。</b></p><p><b>第三,教师要做大量研究(教材和考题),发现规律,找准考点,找对方法。第四,万变不离其宗,夯实基础,夯实教材(知识点和能力点)。</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数学科</b></p><p><b style="font-size: 18px;">一、基本情况:本次考试总分120分,试卷的模式接近中考,难度不大,适合中考模式。六个班有252人参加考试,全年级的优秀率才为12.85%,及格率的有25.70%,平均分44.35。一班43人参加考试,优秀率为4.65%,达到及格的有6人,及格率为13.95%平均分35.26。二班40人参加考试,优秀率为5.00%,达到及格的有6人,及格率为15.00%平均分35.85. 三班45人参加考试,优秀率为28.89%,达到及格的有25人,及格率为55.56%平均分71.78. 四班40人参加考试,优秀率为22.50%,达到及格的有13人,及格率为32.50%平均分50.30. 五班42人参加考试,优秀率为7.14%,达到及格的有8人,及格率为19.05%平均分36.40。六班41人参加考试,优秀率为7.69%,达到及格的有6人,及格率为15.38%平均分。 比较来看,三班优秀率、及格率都比其他班稍高,但成绩不是很理想,还有20人不及格,其他班的低分率太高了,平均分也不理想。</b></p><p><b style="font-size: 18px;">二、存在问题:</b></p><p><b style="font-size: 18px;">学生方面:</b></p><p><b style="font-size: 18px;">1.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题型没有掌握。尤其是后半部分的学生,基础太差。</b></p><p><b style="font-size: 18px;">2.学生粗心毛病严重,因计算丢分的很多,计算能力太差。</b></p><p><b style="font-size: 18px;">3.学生答卷不科学,时间分配不合理,通过观察、调查,有些学生前面的题用的时间过多,后面的一些大题来不及做,再者很少有学生检查的。</b></p><p><b style="font-size: 18px;">4.学生畏难心理严重,不愿动脑,从平常的教学中发现,学生遇到稍难一点的题目就不做,缺乏自主探究的能力,只等教师讲,且只满足于记答案,要结果,而不是从教师的讲解中总结思路、方法、思想等,导致再遇到此类问题仍然不会。</b></p><p><b style="font-size: 18px;">作为教师,主要存在以下几点:</b></p><p><b style="font-size: 18px;">1.教师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b></p><p><b style="font-size: 18px;">2.由于只忙着赶课,教师复习巩固的不及时,造成遗忘。</b></p><p><b style="font-size: 18px;">3.知识和经验没有很好的结合,一些教学思想、方法、思路教师虽然在讲课时渗透了,但缺少练习巩固,因此在学生的头脑中不能形成思想方法,遇到问题就无从下手。</b></p><p><b style="font-size: 18px;">4.在讲解一些习题时,速度有些快,学生无思考的余地,应该稳扎稳拿,不能急于求成。</b></p><p><b style="font-size: 18px;">三、改进措施:</b></p><p><b style="font-size: 18px;">1.针对这次出现的问题,下一阶段应重点抓好基础知识的 教学,不能过高的估计学生。</b></p><p><b style="font-size: 18px;">2.认真备好课,选好练习题,不讲求形式,要注重实效。</b></p><p><b style="font-size: 18px;">3.加大检查力度。对每一个知识点复习后,及时的进行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补救,不能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抓好落实,做好辅导,按时检查,对优秀边际生和及格边际生进行特别关注。</b></p><p><b style="font-size: 18px;">4.对学生进行一些规律性的教学,重点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解题的技巧,加强学生应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b></p><p><b style="font-size: 18px;">5.教给学生答卷技巧,科学的答卷。在平时的考试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答卷技巧和应试心理。</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英语科</b></p><p><b>一、本次月考考试成绩情况如下:</b></p><p><b> 初三(1)班平均分53.58分,72分及以上7人,47分以下17人,最高分104分,最低分22分;初三(2)班平均分50.72分,72分及以上6人,47分以下20人,最高分109.5分,最低分16.5分;初三(3)班平均分70.51分,72分及以上22人,47分以下8人,最高分105.5分,最低分25分;初三(4)班平均分54.29分,72分及以上9人,47分以下18人,最高分102分,最低分18.5分;初三(5)班平均分46.79分,72分及以上3人,47分以下25人,最高分93分,最低分22分; 初三(6)班平均分48.02分,72分及以上6人,47分以下25人,最高分90分,最低分17分;年级平均分54.11分。</b></p><p><b>二、试卷分析:</b></p><p><b>本次试卷的试题较为简单,但仍依据课标,突出重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这套题难度不大,简单。26-40题(单项选择题),基本的考点都以课文的重点句型和语法为主,与课文相结合,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及灵活运用;21-25题(语音),76-85题(词汇)这15题基础题学生得分并不太理想,学生对平时所学的语汇结构知识及语句的时态变化不能作出快速理解及反应,得满分者不多;证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所以他们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及复习练习中积累做题技巧和能力。书面表达由于是半命题形式,所给关键词和信息少且抽象对于初三4班学生来说存在较大难度。他们对基本的英语简单句还是运用得那么生涩,主语、谓语和时态的运用时时出错,拼写错误也较多,习惯以中文思维去写英语句子,加之书写习惯不好,卷面不整洁所以得分率非常低。还有一点是学生一做完题,就放笔不再检查,坐得等交卷,学习习惯很不好。</b></p><p><b>三、复习策略:</b></p><p><b>以后复习仍以课标为依以教材课本为纲;加强基础知识反复训练;精讲多练,多训练解题技巧;培养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并熟练生巧;加强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注意书写习惯,提高写作技巧,增强写作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当然要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之外,无论在新课讲解还是在习题选择或处理上,都要想方设法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加强听力和写作训练,坚持每周听力一节,作文一篇。</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物理科</b></p><p><b>一、命题意图</b></p><p><b>1.试卷无论是从题型、题数、分值、难度,还是从知识覆盖面,重点知识的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方面都力求与中考接轨。</b></p><p><b>2.题目情景尽量丰富生动,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STS,注意与社会热点联系,避免学生做过的成题,通过改编创设新题,力求能较准确地衡量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全面了解学生基本物理方法和分析思考能力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搞好中考物理的复习方式方法。</b></p><p><b>二、成绩分析</b></p><p><b>全年级平均分49.3,优秀率13.55%,及格率35.46%,其中:</b></p><p><b>1班:平均分50.67,优秀率9.3%,及格率32.56%</b></p><p><b>2班:平均分50.53,优秀率5.00%,及格率37.50%</b></p><p><b>3班:平均分75.04,优秀率42.22%,及格率80.00%</b></p><p><b>4班:平均分42.68,优秀率10.00%,及格率27.50%</b></p><p><b>5班:平均分36.86,优秀率4.76%,及格率16.67%</b></p><p><b>6班:平均分37.54,优秀率7.32%,及格率14.63%</b></p><p><b>三、总体分析</b></p><p><b>从整体看,考试成绩有所提高,但与其要求差距很大。</b></p><p><b>究其因是:</b></p><p><b>1.相当有一部分学生厌学,课堂上没动口、动脑、动手参与学习。</b></p><p><b>2.学生解题习惯较差,答题随意,不准确规范,审题读题能力急需加强。</b></p><p><b>3.基础知识不牢固,对知识的理解不透,记忆不准。</b></p><p><b>4.实验探究能力急需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差。</b></p><p><b>5.灵活应用物理知识能力薄弱,思维方法僵化定势,不发散,不变通,不会举一反三。</b></p><p><b>四、今后教学打算</b></p><p><b>1.注重双基训练,精心备课,注重过程和方法,避免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注意作业和试卷的验收过关。</b></p><p><b>2.加强实验复习,提升探究能力,能力提高要作为复习重点。</b></p><p><b>3.加强学生解题习惯方法的训练,规范解题过程,特别是注意主观性题目解答,减少无谓失分。方法提高应作为复习的关键。</b></p><p><b>4.加强新题研练。复习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加强STS,跟踪科技和时事热点,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物理知识能力。</b></p><p><b>5.落实分层施教,多给学生信心和鼓励,力促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b></p><p><b>6.注意信息的收集,利用教学反馈,及时调整复习方案,使总复习高效进行。</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化学科</b></p><p><b>一、试卷分析本次化学试卷是科组老师命题,整体难度适中,整套试卷紧靠教材一到九单元,重点突出,整体体现了学科科学素养。每个大题的分值和中招考试的分值一样。试题较为灵活,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题目贴近生活、联系社会;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实验探究能力。本次月考成绩的亮点是年级的低分率有所降低,但是,由于停课不停学期间大多数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复习,甚至优生学习也被动,本次月考A段学生人数比上学期末大约减少了一半,这与我们的中考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b></p><p><b>二、具体总结:</b></p><p><b>1、2班:</b></p><p><b>(1)学生化学用语掌握不牢固。</b></p><p><b>(2)对溶解度曲线图的分析能力尚差。(3)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b></p><p><b>(4)大部分学生根本不会看微观模型图,对物质分类概念不理解。</b></p><p><b>(5)计算能力很差:两个班共有6位学生满分,少数学生才得2分,大部分学生直接放弃了计算题。</b></p><p><b>3班:</b></p><p><b>(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b></p><p><b>(2)学生读题能力较差。</b></p><p><b>(3)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4)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b></p><p><b>4、5、6班:</b></p><p><b>1.学生普遍反映,上课能听懂,但没时间记忆,对知识的巩固不够,很多题目力不从心。</b></p><p><b>2.化学用语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简答题不懂组织语言。</b></p><p><b>3.考试习惯不好,没有养成检查习惯,遇到稍微有点难度的题就放弃。</b></p><p><b>4.计算题答题不够规范。</b></p><p><b>三、今后教学改进措施:</b></p><p><b>1.扎扎实实的抓好基础。</b></p><p><b>2.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b></p><p><b>3.教学过程中要狠抓学生化学用语的学习。</b></p><p><b>4.加强学生的规范性训练,让学生养成做题好习惯。</b></p><p><b>5.增加适当的计算训练,让学生适应化学计算。</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道德与法治</b></p><p><b>一、试卷的基本情况</b></p><p><b>本次期末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为选择题,共16小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分四个大题。本次考试的范围为九年级下册全部内容,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难易适度。</b></p><p><b>1.考查主干知识,注重落实基础 </b></p><p><b>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如第1、2、3、4题,结合时政热点,考查学生对全球化、国际新秩序的理解;第6、7、8、9题结合清明节、缅怀凉山英烈、圣母院失火的新闻,考查学生对文化传承的理解;第11、12、13、14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大国担当的理解;第16通过漫画考查学生就业观的理解。本次期末考试重在引导学生落实基本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b></p><p><b>2.创设各种情境,呈现方式多元</b></p><p><b>试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和“探究实践”四大题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通过结合情境材料、漫画等进行设问,设问有一定的层次性。如第17题要求学生先分析材料中两个人的观点,第2问要求学生说理由,层层递进,难易结合。第20题第1问“提现钟南山的什么精神”,是通过材料内容,得出结论;第2问“请你提意见,青少年该如何培养敬业精神”。设问具有多元、开放,但是指向性很明确。通过情境的开放性设问着重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b></p><p><b>3.链接热点话题,提升政治认同</b></p><p><b>无论是选择命题材料,还是设计各类的题型,都能够与时代发展趋势相契合,反映社会热点和本地发展的实际,旨在引导学生关心、关注国家和当地实际的热点话题同时,引导学生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青春,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激发家国情怀,凸显了学科的时代特征。如试卷中设置的精准扶贫、中美贸易战、2019年世界经济论坛、进口博览会、亚洲文明大对话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等。</b></p><p><b>二、学生成绩、答题情况分析 </b></p><p><b>周小亮老师:此次初三(3)班、(4)班合格率尚可32人,71.11%;14人,35%,但优秀率分别为13.33%、2.38%,不是很高。初三(5)班合格率不高,仅为21.95%,9人。优秀率才4.88%,2人。三个班都有低分的孩子,分别为:3人、9人、13人。</b></p><p><b>王烨老师:初三(1)班的答A率偏低,仅有一个,但低分的学生较少,且相较于上学期期末考,低分人数减少。(2)班的答A率是三个班中最高的,有三名同学,但是二班的及格率有待提高。(6)班进步较大,答A率虽然只有一名,但是及格率达到了50%,是三个班中及格人数唯一达到一半的班级,美中不足的是(6)班的低分人数偏多,更有考个位数分数的同学出现。</b></p><p><b>从对学生卷面答题的质量抽样分析情况看,学生普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如下: </b></p><p><b>1.重大时政知识积累欠缺。小题虽取材于社会热点新闻,学生答的相对不好,这足以说明学生对时事政治不够关心,还需要培养学生关心时政新闻的习惯。 </b></p><p><b>2.选择题失分较多。学生对于材料审题能力太弱,不能正确分析材料所蕴含的信息,还有学生对基本知识点掌握不扎实,对于表述错误的选项不能进行排除。</b></p><p><b>3.学生运用课本主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即学生不能根据材料从课本中提取出有效知识,也不会把课本知识和材料有机结台起来,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要么只单纯回答了课本知识而没有结合材料。这种现象这里体现最为明显。</b></p><p><b>4.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多角度地分析、解决问题。最典型的就是第19题第2问,这道填表题有很大的灵活性,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辨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才可以答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对自己国内发展的好处。可有些同学思考的过于拘泥,思路较狭窄,也没能回忆起教材讲过的考点,而导致失分严重。 </b></p><p><b>5.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细致,偏差失误较多。不能从设问和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导致答案偏离设问指向。比如第2、3题,学生没有抓准关键信息,也没有读懂问题,导致失分严重。</b></p><p><b>三 、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b></p><p><b>周小亮老师:</b></p><p><b>本人执教初三(3)(4)(5)班,根据孩子们的成绩,我认为以下几点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落实。</b></p><p><b>1.夯实、强化基础知识训练。知识点是考试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无论再“难”或再“活”的题目,都是基础知识的演绎和迁移,综合性也是在基础性之上的综合。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撑,材料分析题也就更难了。要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稳扎稳打,适当综合,分层提高。强调知识框架构建,对知识形成立体结构。</b></p><p><b>2.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成长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时政热点、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生活问题。根据教材所学,指导学生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地坚持问题带考点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精心选取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力求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b></p><p><b>3、注重对学生应试技巧能力训练,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规范习惯。审题、解题、答题、表述、书写的规范和完整,既是考试的重要要求.也是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途径。在讲练当中,对规范应长抓不懈,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尽量运用政治学科的专业用语,做到格式正确.语言规范,紧扣问题,条理清晰。</b></p><p><b>王烨老师:</b></p><p><b>本人执教(1)、(2)、(6)班,依据此次成绩情况,提出教学改进措施:</b></p><p><b>1.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效率,尽可能地用课堂时间解决更多的问题。</b></p><p><b>2.加强督导,采取多种措施处理好学生的作业问题。</b></p><p><b>3.培优补差,加强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争取在后半期取得满意的成绩。</b></p><p><b>4.严抓空题现象,培养良好答题习惯。</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历史科</b></p><p><b>一、试卷的基本情况本次期末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为选择题,共40小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分两个大题。本次考试的范围为九年级上下册全部内容,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难易适度。</b></p><p><b>1.考查主干知识,注重落实基础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如第1、2、3、4、5、6、7题,结合时政热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第7、8、9题结合热点和周年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第11、12、13、14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大国担当的理解;第17、26、29通过图表考查学生时空观的理解。本次期末考试重在引导学生落实基本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b></p><p><b>2.创设各种情境,呈现方式多元试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单项选择题”“材料”两大题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历史的核心素养。</b></p><p><b>3.链接热点话题,重视周年庆,提升家国情怀2020年是海南解放70周年, 40题和42的(5)题,考查海南历史。培养家国情怀成绩分析迟兆贵老师:此次初三3班合格率尚可30人,为65%;,但优秀率24%初三(4)班合格率不高,仅为22.5%,优秀率才5%,初三(5)班合格率不高,仅为24.39%,优秀率才2.44%。初三(6)班合格率不高,仅为27.5%,优秀率才5%。</b></p><p><b>黄海金老师:</b></p><p><b>初三(1)班合格率不高,为32.56%,优秀率才13.95%初三2班合格率不高,仅为27.5%,优秀率才2.5%。 </b></p><p><b>从对学生卷面答题的质量抽样分析情况看,学生普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如下:</b></p><p><b>1.选择题失分较多。学生对于材料审题能力太弱,不能正确分析材料所蕴含的信息,还有学生对基本知识点掌握不扎实,对于表述错误的选项不能进行排除。</b></p><p><b>2.历史基础知识基础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b></p><p><b>3.书写不规范,答题方法没有掌握</b></p><p><b>三 、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1. 夯实、强化基础知识训练。知识点是考试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无论再“难”或再“活”的题目,都是基础知识的演绎和迁移,综合性也是在基础性之上的综合。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撑,材料分析题也就更难了。要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稳扎稳打,适当综合,分层提高。强调知识框架构建,对知识形成立体结构。</b></p><p><b>2.关注时政热点,周年庆和海南历史。 </b></p><p><b>3.注重对学生应试技巧能力训练,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规范习惯。审题、解题、答题、表述、书写的规范和完整,既是考试的重要要求.也是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途径。在讲练当中,对规范应长抓不懈,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尽量运用政治学科的专业用语,做到格式正确.语言规范,紧扣问题,条理清晰。</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体育</b></p><p><b>本次模拟考试主要对学生运动技能掌握情况的考备,并了解学生在日常中是否关注体育运动以及中考体育加试的准备情况。</b></p><p><b>2.体育测试质量分析:</b></p><p><b>本学期九年级的体育教学以发尽学生的耐久跑和柔韧性为主测试,中考体育加试认识程度方面的考查,成绩不理想。满分才4个,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都在良好以上,但是不及格有1OO人哦。(因疫情,学生在家好几个月不运动了,一回校就模拟测试考不理想是可理解的,以后加强训练把以前的成绩补回来)。</b></p><p><b>3.改进措施</b></p><p><b>①加强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克服怕苦怕累的心理。</b></p><p><b>②发尽学生的柔韧性的辅助,加强耐久跑的运动量。</b></p><p><b>③注重直体育课堂中的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b></p> <p><b>初三年级孩子们的点滴进步离不开每一位科任和班主任的辛勤付出!最后的71天,我们一起加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