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埔芡实田里的水雉

朗月清风

<h1>  今年是我第三年去肇庆拍水雉了,2017年五月份第一次去,因为情报不准确,去了江北的永安镇江溪村找水雉,那里的芡实田已经改为鱼塘,无功而返;前年因为在南沙湿地拍到近距离的水雉,没有再去肇庆沙埔;去年在鸟友的带路下拍到水雉,可惜不太理想;今年看看时间差不多,再度去西江南岸的沙埔镇鹿湖围的芡实田拍水雉。</h1> <h1>  芡实,中药名,广东人叫茨实,别名很多,鸡<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头米、卵菱、鸡瘫、鸡头实、雁喙实、鸡头、雁头、乌头、鸿头、水流黄、水鸡头、刺莲蓬实、刀芡实、鸡头果、苏黄、黄实。</b>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干燥成熟种仁。分布于从黑龙江至云南、广东等地。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效。是广东人夏日最爱喝的汤水“清补凉”的主要原料。肇庆鼎湖区有广东最大的芡实田,故芡实在广东又叫“肇实”。</h1><p><br></p> <h1>  芡实的叶子平铺水面,很适合水雉生活习性,所以沙埔大片的芡实田自然成了广东最大的水雉栖息地。</h1> <h1>  由于近年来种植芡实的经济效益不断下降,芡实种植户开始把芡实田改为鱼塘,养殖肇庆著名特色鱼——文庆鲤。鱼塘主往往在塘边搞农家乐食肆,秋天文庆鲤上市季节,食客如云。对芡实田蚕食最严重的其实圈地:地产项目、工业项目,这些才是更来钱的摇钱树。原来鼎湖区那一大片芡实田,现在已经是热火朝天的大工地。</h1> <h1>  最近十年,茨实田萎缩严重,一直依靠茨实田生活的夏候鸟水雉也越来越少见了。十年前,肇庆鼎湖的茨实田遍布西江两岸,江北的永安镇江溪村曾经有大片芡实田,每年夏天聚集几百只水雉在此繁衍后代,鼎盛时期(2004年)有上千只水雉,曾是国内最大的水雉夏季栖息地。如今永安镇已经很难看到芡实田,水雉没了栖息地,自然就没有踪影了,一个水雉王国消失了;南岸的沙埔鹿湖围尚有少量芡实田,水雉数量也不多了。十几年时间,水雉大本营的命运转折让人唏嘘不已。</h1> <h1>&nbsp; &nbsp; &nbsp;水雉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的开放性湿地中,主要为淡水湖沼。因其有细长的脚爪,能轻步行走于睡莲、荷花、菱角、芡实等浮叶植物上,且体态优美,羽色艳丽,被美称为“凌波仙子”。</h1> <h1>  这个季节的水雉已经换上繁殖羽,这是它们一年中最美的时候。不愧为“水凤凰”美誉。</h1> <h1>  水雉是鸟类中少数实行“一妻多夫制”的鸟种,雌鸟一个繁殖季要跟几个雄鸟配对,并且只负责下蛋,其他繁殖任务全由雄鸟完成。真正做到“我负责风花雪月,你负责赚钱养家”。</h1> <h1><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白鹭</span></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芡实田也是白鹭的家园,目前几百只白鹭在周边芡实田</span></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