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下册第十七课雕塑之美(欣赏课1课时)

一撇一捺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教师 郭颖</div><div><b>教学目标:</b><br>知识:认识雕塑这种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感受古今中外雕塑作品的魅力与内涵,了解现代雕塑的突破与创新,初步认识著名雕塑家。<br>技能:学习用美术语言评述雕塑的美感、表达欣赏感受,提升对雕塑艺术的认识能力,培养欣赏评述能力。<br><b>教学重点和难点:</b><br>重点:欣赏体会雕塑之美。<br>难点:理解古今中外著名雕塑作品的内涵,并用美术语言、文字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br><br> 雕塑是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形式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中国雕塑艺术起源于新时期时代早期,古代先人们首先从石器、陶器的制作过程中获得雕塑技术和造型能力的训练,并孕育着雕塑艺术的才能和审美观念。在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雕塑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人类形象的历史再现。<br>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佛造像群代表了我国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而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就是奉先寺主佛卢舍那佛。卢舍那为光明普照之意,这尊卢舍那像依山而坐,全高17.4米,头高4米,发髻(jì)呈波纹状,面部丰满,仪态慈祥。大佛端坐于八角束腰莲花座上,身披袈裟,衣纹简洁清晰而流畅,背光华美而富于装饰性。以这尊卢舍那佛像为代表的龙门石窟在2000年第24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图1)<br></div> 图1 浮雕《五卅(sà)运动》是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系列浮雕之一。该作品以写实的手法刻画浮雕群像,表现了发生于1925年的著名的“五卅惨案”,体现了当时的人们的反帝爱国的精神信念,极具纪念意义。(如图2) 图2 《人首翼牛》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两河流域的雕塑代表作,它是坐落在亚述王宫门洞口两侧和塔楼转角石板上的雕塑,表现的是宫殿和城门的守护神,是亚述常用的装饰题材。(如图3) 图3 《摩西》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的作品,高235厘米,现藏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如图4)。 图4 圆雕《圣堂》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作品,以两只似触未触的手,寓意人类的万能和向上,百转千回,营造着彼此的圣堂,传达着意念与情感(如图5)。 图5 《女人坐像》是英国著名雕刻家亨利•摩尔的作品,它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其形象既简单又抽象,但与大自然却有着令人惊讶的和谐性,显示着生命的力量(如图6)。 图6 现代雕塑《红蓝黑》不仅在造型上更为简洁概括,而且在材质上也体现了现代金属的绚丽与坚硬,并在色彩上有所突破(如图7)。 图7 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视频——龙门石窟的介绍。

雕塑

如图

卢舍那

作品

著名

欣赏

造型艺术

浮雕

世界遗产

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