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穿线质量的好坏

LEEL

虽说穿线不是简单的“选美”比赛,不能仅仅从几张图片的外观就能完全判断整体穿线质量,因为还有很重要的穿线过程中动作的细节处理,是图片不能完全体现的。但是,外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核指标,如果没有一个及格以上的外观,那么可以直接判断这个穿线是不及格的,或者说是不够优秀的。<br><br>“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句俗语放在羽拍穿线领域亦如此:“外行”泛指大部分的新手小白,不懂得穿线过程的专业细节,所以就只能看看“热闹”,这个“热闹”指的就是穿线的外观了,外观就是他们判断这个穿线质量好坏的第一印象了。<br><br>下面,我以YONEX双线四结为例,向大家图文并茂的展示,如何从图片中鉴别穿线质量的好坏(本文聚焦在羽毛球领域) <b>1、打结的外观</b><br>打结的功能是收紧最后一根线,所以必须是牢固的,而且是美观的,这才算是一个好的打结。<br> <br>图①是标准的双绞结,优点是外观美观、体积适中、兼容性强,无论是粗线还是超细线(0.61mm直径的YONEX BG AS)都可以完美兼顾;图②是标准的“椒盐脆饼”结,优点是收紧有力、容易上手,外观简约,目前越来越多穿线师采用。(当然也有其他既实用又美观的打结)<br> 打结的结构过小(图①)、过大(图②)或者迷之结构(图③),线头留得过短(图④)或者过长(图⑤),都是不够优秀的,有些甚至是有风险的。<br><h1><font color="#ed2308">一个优秀的穿线师打结必须是实用又美观的。</font></h1><div><b>2、最后一根线的外观</b><br>打结最后一根线受制于线夹的位置以及框外的零磅区域,是肯定会丢失一些磅数的,丢失的多与少,收紧的力度是否足够,反映出来的外观我们可以简单的用四根手指的力去掰动最后一根线,往相邻的球线方向掰动:如果最后一根线处理得好,那么它应该是难以掰动靠近相邻球线(图①/图②)、并且会有较强的回复力回弹到原有的位置;如果很轻松的把最后一根线掰到相邻的球线并接触到一起(图③),那么这个最后一根线的处理是不及格的;<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 <h3><font color="#ff8a00">一个优秀的穿线师打结最后一根线收紧的力度必须是足够的</font></h3><div><b>3、拍框外侧布线的外观</b><br>无论是四结还是两结穿法,都不可避免的存在拍框外侧两条线甚至三条线并排的情况,如果出现了交叉重叠了,那是不美观的,虽说不影响打感,但是说明穿线师不够认真或者经验不足,不能做到球线平行分布,下图是一些正确的演示:<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 图①、图②是标准的YONEX四结中三线并排的位置,做到的都是及格的;<br>图③、图④是标准的双线并排的位置,做到的都是及格的<br>图⑤是标准的连钉条位置的布线,按照导线槽均匀分布,做到的都是及格的<div>下图是常见的“翻车”图:<br></div> <h3><font color="#ed2308">一个优秀的穿线师拍框外侧布线必须是完美的。</font></h3><div><b>4、横线的外观</b><br>球线是宜拉不宜扭的,一旦横线处理不好就会出现扭线(拧线),具体表现为球线上的logo印刷字不在一个平面上,那就意味着球线在穿线过程中发生了过度的旋转(个人认为旋转不宜超过30°),这样会影响球线的寿命和手感的,详情请看下图(注意看白线上黑色的印刷字“YONEXAEROBITE”的外观):<br></div> 所以,有特殊处理的表皮纹理或者涂层的球线,如YONEX的AB、ABBT、SKYARC,更考验穿线师的手法。当然,任何型号的球线在穿线时都不应该出现扭线拧线的情况。 <h3><font color="#ed2308">一个优秀的穿线师必须使球线上的logo印刷字在同一个平面上。</font></h3><div><b>5、球线表层的外观</b><br>球线表层在刚刚完成穿线后,应该是没有明显的毛刺、凸起或者凹痕的,如果出现了意味着球线在穿线过程中“受伤”了,这样会影响球线的寿命和手感的,详情请看下图(注意看红线表层的异常)<br></div> 抛开产品本身的特性,从穿线的角度出发判断,以下情况可能存在对球线的损伤:<br>① 穿线工具的使用不当刮伤了球线;(比如钩子钩伤线)<br>② 穿线机线夹使用不当或者质量不佳刮伤了球线;<br>③ 穿线过程的操作不当割伤了球线(比如过横线时扯线太快太粗暴)<h3><font color="#ff8a00">一个优秀的穿线师必须保证穿完的球线表层是尽可能完美的。</font></h3><div><b>6、护线管的外观</b><br>护线管(胶粒)的作用是提供必要的保护,无论是对于球线还是球拍,所以护线管的状况很重要,如果护线管破损了不更换继续穿线,那么球线的寿命会明显的大打折扣,甚至球拍的寿命也会大打折扣,详情请看下图:<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 护线管的更换没有固定的时间规律,以实物为准,当出现了拍框内侧裂痕(图①)或破损(图②),还有拍框外侧压痕很深(图③)或破损(图④),就要更换护线管了。<br><br>如果出现了塌陷或者预防塌陷,那么在塌陷位置上安装相应的连钉(YONEX AC416W-2)保护就可以了(图①、图②),没必要上长条的连钉,过度保护之余人为的提高了球拍的平衡点,影响了击球手感,同时也不够美观(图③),请看下图: <h3><font color="#ed2308">一个优秀的穿线师会帮你的爱拍:<br>1)旋转需要旋转的护线管;<br>2)更换需要更换的护线管;<br>3)烫必须烫喇叭口的护线管;<br>4)安装必须安装的连钉</font></h3><div><b>7、线床编织的外观</b><br>1)横线必须是和每一条竖线上下交叉编织成网的,遵循一上一下的原则,如果出现了错编(横线连续从两根竖线的上面或下面通过),这是绝对禁止的低级失误(下图①、图②)<br>2)漏编也是横线编织时会出现的失误,常见的漏编是最上面的一整条横线,造成拍头单线区域过大,增加了意外断线的风险(下图③、图④)<br></div> <h3><font color="#ff8a00">一个优秀的穿线师是肯定不会出现线床编织的外观问题的。</font></h3><div><b>8、拍框形状的外观</b><br>球线完成穿线后,拍框应该是尽可能的维持原有的形状的,不应该出现过于胖短、过于瘦长、上尖下肥、左右不对称等不良形变,否则球拍的寿命和击球手感也有一定的影响,比较理想的球拍形变误差率是1mm以内(穿完线的球拍与同款未穿线的空拍对比)。抱歉斌少没有穿变形的球拍照片,请大家谅解一下,脑补一下哈。<br><br>一个优秀的穿线师是肯定尽可能的在穿完线后使拍框维持原有形状的。<br><br><b>9、线床横平竖直的外观</b><br>线床的横平竖直,这是对穿线师出品的外观要求最严苛的一点了,刚刚穿完理好后的线床,横竖线做到互相垂直、且每一根横线和竖线都在其两点一线所在的一条直线上(图①,特意标注了直尺,方便大家观看),不是歪歪扭扭的或者是一个上拱的弧度(图②),详情请看下图对比:<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 <h3>判断线床是否横平竖直,必须是刚刚穿好线后,如果击打过球了线床就无可避免的产生了位移,就不能准确判断初始线床的横平竖直情况了<br><br>一个小技巧分享给大家,用手机摄像头对准线床的中心点,保持手机屏幕与线床面平行,把整个拍框以及线床面都拍摄到,然后打开这张图片,肉眼离开屏幕大约10厘米观看,同时倾斜手机,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这张图片,你就会发现究竟线床是不是横平竖直的了。(提示,受制于人眼的视觉局限性,要理到100%的绝对笔直是非常困难的,不要过于纠结强迫症)<br><br><font color="#ff8a00">一个优秀的穿线师是肯定尽可能的把线床理到横平竖直再把球拍交付给拍主的。</font><br><br><br><br>最后,再次重申,不能仅仅从几张图片的外观就能完全判断整体穿线质量,因为还有很重要的穿线过程中动作的细节处理,是图片不能完全体现的,个人认为外观因素在整体穿线质量考核里占比在60%,但是也足够一叶知秋、见微知著了。<br><br></h3><h1><font color="#ff8a00">魔鬼在细节</font></h1><br>以上九个方面就是跟大家分享的如何从图片中鉴别穿线质量的好坏,来吧骚年,拿起你的神兵利器球拍,看看你选择的穿线师穿得如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