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斯宅古村落

饮风沉醉

<p>一早赶住斯宅古建筑群途经东白湖,下车逗留了20分钟,此处其实是个水库,是诸暨重要的饮用水源地。爬上200多台阶的大坝,可以看到东白湖的全貌,还是比较不错的,适合私家车旅游</p> <p>湖里的水清澈明亮,湖中的景色也是如同千岛湖一般</p> <p>站在湖坝上可以看到下面度假村的全景</p> <p>离开东白湖沿途山色秀丽,山间的片片翠竹,四季常青的树林将山色装点得绿意盎然。驶过东白湖,起伏的群峦渐行渐远,忽然进入到一片开阔的山间谷地,一条诺大的溪流映入眼帘,深溪两边粉墙黛瓦的富有江南山村特色的房舍栉次鳞比,这里便是斯宅村。</p> <p>&nbsp;浙江有很多历史文化古村,散落于风光旖旎的青山绿水间。毗邻诸暨东白湖景区的斯宅村,以其有保存较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而闻名遐迩。</p> <p>斯宅古建筑群(千柱屋)主入口,应疫情期间景区关闭,看到前面有2个游客不让进转身走了,我俩人品大爆发,说了些好话让我们进去了,门票都没买,整个景区就我们2个游客</p> <p>斯氏古民居建筑群,包含千柱屋、下新屋、华国公别墅、上新屋、牌轩门里、新谭家、门前畈等台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千柱屋、下新屋和华国公别墅在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千柱屋临溪而建,宅前空间开阔,本应是停车场,应疫情期间景区关闭村民们都晒的竹笋。延绵120多米的高墙,似乎望不到尽头,颇有几分长城的气势。</p> <p>千柱屋,是斯氏古民居建筑群中气势最恢弘的台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斯宅村被评为浙江十大最美乡村。</p> <p>千柱屋前门共有五扇,正厅门楣上方有青石浮雕</p> <p>其余四门均饰以砖雕,雕工精细,层次分明,内容多为历史故事。</p> <p>千柱屋正厅围墙上的砖雕《百马图》,用宽30公分、长34公分共21块青砖浮雕拼幅而成,总长7.20米,这些马或坐卧行奔、或安闲或长嘶、或嬉戏或翻滚,千姿百态,无一雷同,连上面的牧马人也是神态各异。背景衬以飞禽走兽,林木山水,蔚为壮观。</p> <p>这里人文景观丰厚,全村保留有众多建于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且高墙深院,规模庞大,号称江南最大的巨宅民居聚集地</p> <p>斯宅古民居建筑的窗户,窗棂均用青石透雕,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宅内门、窗、柱、梁、牛腿等雕饰精彩华丽,堪称民间建筑雕刻艺术的瑰宝。</p> <p>上新屋共三进,沿中轴线依次为门楼、大厅、座楼,各有天井相隔,两侧设厢房,东西对称,上新屋木雕、石雕、砖雕装饰工艺精湛,门、窗、梁、璧、马头墙、鱼池石栏上满是雕刻。</p> <p>这里的木雕细致入微,构图巧妙,甚至连山墙犀头也以精美的砖雕,这些都给封闭的内院注入了温馨细腻的情感,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理解,为江南民居建筑所罕见</p> <p>老屋中所有木门扇腰板之上的木雕,其工艺之精细,题材内容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实属难得</p> <p>石窗雕刻各种吉祥图案,以纳吉气,独具风格,非常的精湛</p> <p>在里边兜兜转转,时不时能发现保存完好的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等</p> <p>立于村口的景观石碑上镌刻的“斯氏古居”四字分外醒目,向人们展示出斯宅村为斯姓族群居的古村落</p> <p>这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浙中古村落。斯宅村位于会稽山最高峰的东白山麓,也许正是由于地处深山,使得这里的古民居建筑躲过屡次人为的历史劫难至今保存完好。</p><p><br></p> <p>难能可贵的是斯宅的古民居内大多仍然有当地村民安逸地居住生活着,堪称活着的古民宅。徜徉其内仿佛回到了明清时期的江南乡间。</p> <p>或许为了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展示旧时民居的生活原貌,斯宅村老宅的村民们,家家户户居然还使用着烧柴禾取火做饭的老式灶台。</p> <p>屋檐下堆满了柴禾</p> <p>大宅内廊道迂回 庭院深深</p> <p>发祥居的木雕艺术非常精湛。大屋中的门窗均为格扇式,窗格花纹,图案多以梅兰竹菊,吉祥如意,缠枝花草,鱼虫飞禽为主,大的盈尺,小的寸许,无不纤巧雅致</p> <p>大屋的檐下柱间也是精彩纷呈,多为透雕的牛腿,体型庞大,雕工精美,尽显主人豪宅的雍容大气,木雕遍布梁、柱、栏、窗,门。</p> <p>它的建筑外观雄伟,粉墙青瓦,飞檐翘角,错落有致,具有典型的徽派民居建筑凤格,内部秀丽,具有外雄内秀的整体形态。细部处理技艺精湛,出神入化,且雕刻装饰繁复,各种雕刻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题材广泛,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 <p>斯氏古建筑群的地位不仅反映在规模上,其形象生动、技艺精湛的木雕、砖雕、石雕工艺也不多见。斯宅民居的“三雕”艺术与建筑有机结合,呈现一大显明特色。</p> <p>我们绕到屋子背面的小山坡上,看到窗台上晒着的笋,忍不住咔嚓一下</p> <p>斯宅村丰富的古民居建筑,彰显出绚丽的江南的文化特色,斯宅古代建筑是诸暨悠久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它体现了我们祖先的勤劳勇敢和聪敏智能。前辈的能工巧匠绝妙地运用形式上的尺度与比例,布局上的节奏与韵律,形象中的比喻与联想,色彩中的搭配与对比等种种建筑手法,既变化多端,又协调统一,塑造出这一座座实用而又美观的建筑物,有的雄伟庄重,有的清盈秀美,有的富丽堂皇,有的淡雅清幽,无疑是一件件极具价值的大型艺术品。</p> <p>离开斯宅途径斯民小学下车去看了看,因疫情期间学校关闭只能在外拍了几张外观,2003年11月,斯民小学被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