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资讯

美友2052094

<p>上海发布会展行业疫情防控指南 将重启线下展会</p><p><br></p><p> 5月11日,上海市商务委下发《关于统筹做好举办会展活动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并附上由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制定的《上海市会展行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指南从展前和展中两个维度,对上海各类展会活动的举办单位、场馆单位及展会活动各参与方(包含参展商、搭建商、服务分包商、观众等)的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p><p> 展前,展会举办单位应利用线上、线下等渠道开展实名注册,及时收集各参与方人员信息,建立信息库。应加强对境外展商、观众的线上服务,通过云展、网上会展的方式为其观展、交易、洽谈提供便利。展会举办单位、场馆单位要提前釆购足量口罩、消毒水、洗手液、温度计等防疫物资。展会举办单位、场馆单位和服务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工作人员开展防疫知识培训,指导其正确掌握消毒剂使用、公共场所清洁、紧急情况处置等技能。落实工作人员发热“零报告”制度,每天询问了解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另外,场馆单位在展前,应对展馆进行严格的全面检查和清洁洗消,确保无卫生死角。</p><p> 展中,展会举办单位应通过线上预约、证件管理等措施落实所有活动参与人员的实名入场制度。应加强统筹,控制展会活动现场人员密度;应安排专人负责实时监控现场人流聚集情况,保障应急通道畅通。如遇场馆内局部区域出现观众密集的情况,应当及时采取相应限流、分流措施,并将有关情况报告公安、卫健部门接受指导。场馆单位应加强对公共区域高频接触点位、展会用品的清洁消毒,并在相关区域每日更新公示消毒情况。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落实对中央空调相关设备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等措施。</p><p> 此外,展会举办单位应督促参展单位控制会议、论坛及各类活动的数量和规模。应当协调场馆单位在展会现场设立医疗服务点,储备必要的药物和防护物资,做好现场应急医疗服务。(上海政府网)</p> <p><br></p><p><br></p><p><br></p><p>上海设立行政争议多元调解联合中心</p><p><br></p><p> 日前,上海行政争议多元调解联合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由上海市司法局和市第一、第二、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共同设立,结合各自职责和管理范围开展联合调解工作,坚持自愿、合法、调判结合的原则,以解决行政争议为先,兼顾其他争议。对于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且争议可以调处的诉讼案件,法院将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和当事人意愿,于立案前委托联合中心,从调解员名录中选派调解员依法进行调处。联合中心还可以根据案件需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团体、社会工作者及心理医生等作为特邀调解员参与调处工作,也可以通知其他有关行政机关指派分管领导或负责人参与调处。(上海政府网)</p> <p><br></p><p><br></p><p><br></p><p>上海将打造70个“席地可坐”的高标准保洁区域</p><p><br></p><p> 上海市日前制定《关于推进“席地可坐”高标准保洁区域(道路)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创建“席地可坐”高标准保洁的区域包括“美丽街区”区域、重要旅游景区、商圈、交通枢纽、重点道路及两侧区域、重大活动保障区域。“席地可坐”的质量标准要达到并高于《道路和公共广场及附属公共设施保洁质量和服务要求》(DB31/T524-2011)一级区域标准。完成后的区域,要做到“无垃圾、无污迹、无积尘、无积水,见本色”,路面等处要做到“目之所及,洁净如洗”,清洁死角处则做到“底子清、无死角”。该市绿化市容局每年将对这些区域进行验收。</p> <p><br></p><p><br></p><p><br></p><p>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一期)通过封关验收</p><p><br></p><p> 5月12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一期)通过国务院联合验收组验收,成为我国15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25.31平方公里,包括芦潮港区域、小洋山岛区域、浦东机场南部区域等3个区域、5个区块。此次通过验收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一期)包括原洋山保税港区陆域和洋山深水港区1-4期,面积14.27平方公里。</p><p>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在海关手续上不同于一般的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境不用备案制,可予以放行;检疫不用在口岸,可在区内;进出口不用报关制,实行单侧申报;区内不设账册,实施特殊的统计方式;区内自由流转,区间流转不用双侧申报,只需单侧。</p><p> 今后,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将重点发展国际供应链管理、高端制造及相关服务业和跨境综合服务业,推进产业链集群发展。(上海政府网)</p> <p><br></p><p><br></p><p><br></p><p>江苏发行全国首只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项债券</p><p><br></p><p> 5月12日,江苏省政府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项债券,期限10年,利率为2.88%,规模23.34亿元,涉及该省大运河沿线11市县的13个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项目。这是全国首只发行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也是江苏继发行土储、棚改、收费公路、城乡建设等品种专项债券后的又一个创新。</p><p> 此次发行专项债券募集的资金将投向徐州窑湾大运河文化展示园、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保护与修缮、盱眙第一山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无锡惠山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镇江古运河(上段)综合整治、新沂骆马湖退圩还湖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项目,涵盖遗产遗迹保护修缮、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环境整治、生态修复、水利建设、乡村发展等多个领域。</p><p> 下一步,该省将推动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和专项债券相互合作,探索股债联动模式,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江苏政府网)</p> <p><br></p><p><br></p><p><br></p><p>江苏出台政策扶持民办幼儿园</p><p><br></p><p> 江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江苏银保监局日前就疫情防控期间民办幼儿园稳定发展工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p><p> 一是各地要统筹各类资金,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特别是普惠性民办园的支持力度;及时将学前教育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综合奖补资金拨付到各类幼儿园;根据实际,加快拨付2020年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落实普惠性民办园财政补助政策,对地方政府认定公布的达到相关办园标准、办园行为规范且收费不高于同级公办园收费标准2倍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按照公办园同等标准安排生均公用经费拨款。</p><p> 二是各地教育部门要结合实际,主动协调财政、人社、税务等部门,在房屋租金、税费等方面按规定统筹落实好疫情期间各项优惠政策,确保民办幼儿园正常运行。</p><p> 三是鼓励银行机构对符合贷款条件的民办幼儿园加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利率。对于贷款到期、受疫情影响存在暂时困难的民办幼儿园,银行机构应适当给予贷款展期、延期付息、免收罚息等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最长可延至今年6月30日。对于少数受疫情影响严重、恢复周期较长且发展前景良好的幼儿园,银行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其协商确定另外的延期还本安排。(江苏政府网)</p> <p><br></p><p><br></p><p><br></p><p>山东启动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p><p><br></p><p>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人社厅、工信厅、财政厅、农业农村厅、退役军人厅、国资委、总工会等8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 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的通知》,启动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组织职业院校广泛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重点人群就业创业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助力培养“百万工匠”后备人才。</p><p> 通知指出,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尽快形成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并重的办学格局。该省要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应充分考虑职业院校承担培训任务情况,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对承担任务较重的职业院校,在原总量基础上及时核增所需绩效工资总量。允许职业院校将一定比例的培训收入纳入学校公用经费。该省教育厅将面向全省职业院校征集培训意向和优势领域,编制发布全省职业院校培训目录,更好对接各部门、各领域的培训需求。(山东政府网)</p> <p><br></p><p><br></p><p><br></p><p>广东全国首发新基建专项债券</p><p><br></p><p> 5月12日,广东省成功发行专项债券712亿元,本次债券发行实现多项创新:一是在全国首发新基建专项债券,该省选取城际轨道交通、重点实验室、智能交通设施、智能停车场等33个“新基建”项目,创新发行4支“新基建专项债券”合计86.6亿元。二是在全国首发水资源领域绿色政府专项债券27亿元,有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水利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三是在2019年发行全国首单“含权”地方债的基础上,合理匹配项目资金需求,进一步创新债券本金偿还方式,首次发行分年还本模式专项债券16.5亿元,用于优质项目“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建设,确保分期项目收益用于偿债,平滑债券存续期内偿债压力。(广东政府网)</p> <p><br></p><p><br></p><p><br></p><p>广东将实施五大重点工程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p><p><br></p><p> 5月11日,广东省工信厅发布《广东省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该省将实施五大重点工程,到2025年,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实现自主可控,培育4个千亿级软件企业,培育建设5个中国软件名园,基本建立自主信息技术产业生态体系。</p><p> 一是基础软件建设工程。对接国家产业部署,大力发展浏览器、输入法、即时通讯软件、外设驱动软件等集成适配辅助软件。推动国家通用软硬件适配测试中心建设,支持第三方机构、大型软件企业建设适配测试平台,建立完善适配服务体系,提升集成解决方案性能质量。</p><p> 二是工业软件突破工程。开展工业APP培育计划,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类、生产控制类、经营管理类的工业APP,面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家电、轻工石化等重点行业开展工业APP开发与应用创新,实施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大力推动工业APP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利用工业互联网加快自主工业软件生态构建。发展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支撑软件、嵌入式应用软件以及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发展壮大嵌入式系统软件。</p><p> 三是新兴技术培育工程。支持企业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面向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交通物流、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等重点行业领域培育一批应用试点示范。</p><p> 四是产业生态构筑工程。支持软件、互联网企业建设基于自主信息技术的基础软件平台,推动软件企业“上平台”、引导行业企业“用平台”。建设鲲鹏生态产业创新中心,支持软件企业适配鲲鹏技术路线,开展鲲鹏云资源发放、生态使能、标杆打造、人才培养和品牌建设等工作。</p><p> 五是名城名园提质工程。支持广州、深圳两个中国软件名城进一步提质升级,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推进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实验室(广州、深圳)、鹏城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提升软件自主发展能力,推动向全球软件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广东政府网)</p> <p><br></p><p><br></p><p><br></p><p>广东江门市发出全国首张智能秒批《食品经营许可证》</p><p><br></p><p> 5月12日,广东江门市在全国率先上线运行市场监管智能许可平台,并发出全国首张智能许可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这标志着江门在全国率先实现食品经营许可核发、食品经营许可变更、食品经营许可延续、食品经营许可注销4个事项的智能化秒批。</p><p> 此前,该市率先探索食品药品许可申请人承诺制改革,将《食品经营许可证》证前核查改为证后跟踪复查。但申请人办理时仍需提交证明材料。改革后,申请人实名登录智能许可平台后,平台根据申请人填报的内容,自动与商事登记数据进行联通,并与黑名单数据库信息进行校验,自动判断申请人是否适用承诺制,自动判断申请人自查是否通过等,最终实现智能化秒批。申请人无需提供任何证明材料。</p><p> 该平台支持现场办理、电脑端办理,还支持微信端、自助终端机、粤商通APP办理。其中,通过微信申办食品经营许可并符合承诺制要求的,经过在线抓拍人像、朗读承诺、电子签名、活体认证后,即可实现智能化审批。(广东政府网)</p> <p><br></p><p><br></p><p><br></p><p>全国首个5G全场景应用智慧港口在福建厦门投产</p><p><br></p><p> 5月11日,由中国移动、中国远洋海运、东风汽车联合开发的全国首个5G全场景应用智慧港口在福建厦门正式投产。</p><p> 在厦门远海码头现场,借助5G网络和相关技术,一辆自动驾驶的港口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在交箱装船后,顺利行驶到指定地点卸船接箱,随后,从码头前沿行驶至经一路,行驶期间自动避让道路障碍,最后驶入堆场,进行轮胎吊精准对位、堆场落箱等系列操作,顺利完成装卸船作业流程。目前厦门远海码头已实现5G网络全覆盖,全国首个5GSA独立组网与边缘计算、网络切片技术相结合的智慧码头无线生产专网,也成功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有效提升了港区的作业效率和作业安全。(福建政府网)</p> <p><br></p><p><br></p><p><br></p><p>安徽启动“春融行动”百亿元支持稳外贸稳外资</p><p> </p><p> 日前,安徽省商务厅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启动 “春融行动”,面向全省外经贸企业推出便利化措施,升级专属金融服务,定向解决疫情期间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p><p> 2020年,工行安徽分行安排不低于100亿元专项融资规模,对符合相关融资条件的外贸、外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利率优惠。同时,强化跨境供应链服务支撑,针对企业境内外采购、销售需求,提供资金融通、信用担保、应收账款管理等系列化综合化便利化服务,保障供应链上下游通畅,为企业跨境经营提供“一揽子”全流程本外币金融服务。(安徽政府网)</p>

职业院校

软件

展会

政府网

专项

区域

大运河

民办

债券

保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