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谨以此文献给我平凡而伟大的母亲</p> <p> 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p> <p> 我的母亲生长于美丽的江西,出身于富农之家,知书达理,性情温柔,深得外公、外婆的喜爱。但是这么乖巧的她竟全然不顾家人的反对,嫁给了出身于贫农家庭的父亲。我的爷爷是广东人,避战乱的原因由广东迁至江西,那时,爷爷家里很穷,连房子都是用茅草盖的,家里也没有一件象样的家具,就连父亲和母亲结婚时的床也只是用几块土砖加一张自制床板支撑而成。但母亲却从不抱怨,也不嫌弃,默默支持着父亲,和父亲一起支撑着这个家。那时父亲在乡镇农机站工作,遇到春耕秋收的时候都会比较忙,很难照顾到家里,地里所有的农活以及照顾公婆和孩子的重担都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在母亲和父亲的努力下,家里的条件也慢慢地好了起来,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的母亲。</p> <p> 后来,父亲工作调动到了水利水电局工作,那个时候母亲本可以跟随父亲一起到县城“享清福”,但母亲并没有这样做,为了让父亲能安心地在县城工作,她选择了继续留在老家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幼小的孩子,同时还要支助父亲最小的弟弟上学。父亲调到县城工作后,由于离家远,那时的交通也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所以回来的时间更少了,母亲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即使是身怀六甲也不例外,母亲也因此落下一身的病疾。前些年父亲说起对母亲的亏欠时,母亲还宽慰父亲说,能跟着父亲是她这一辈子最大的幸福,她很知足。母亲总是这样的善解人意,即使自己有再多的苦,再多的的委屈,也总是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家人的面前。</p> <p> 小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大病,上吐下泻,高烧持续不退,在乡镇卫生院住了好长时间的院,但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医生也束手无策,建议到县城里的医院去治疗,到了县城人民医院又住了好长时间的院,还是高烧不退,医生说这小孩的病很难治好,就算治好了,也会因为持续高烧的原因变成一个傻子,而且后续的医疗费用也会很高。那个时候,家里为了给我治病已经花光了家里原本就不多的积蓄,能借到钱的亲戚朋友也都借了个遍,后续高额的医疗费用也没有着落,亲朋好友也都纷纷劝说母亲放弃。在那个缺医少药,思想相对沉旧的年代,小孩夭折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面对高额的治疗费用和亲朋好友的双重压力,母亲至始至终没有过一丝放弃的念头,和父亲商量后,毅然决定带我到市人民医院治疗。从乡镇卫生院到县城人民医院,从县城人民医院到市人民医院,母亲的坚持再一次给了我宝贵的生命,而母亲为此所承受的煎熬远比怀胎十月要痛苦百倍千倍。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p> <p> 长大后,在外求学工作,与母亲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少,在那个年代,不象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有智能手机,有微信、QQ等即时通信APP,那时通信用得最多的是手写的书信,只有急事的情况下才会去邮局拍个电报,或是到公用电话亭打个长途电话。我与母亲的通信主要是以书信为主,母亲的书信总是写得很长很长,每封都是嘘寒问暖、千叮万嘱。而我回给母亲的信却是越来越短,每次都是寥寥几行、只字片语。转眼母亲已是斑白头发、满脸皱纹的老人,而我也早已为人父母,每每翻出与母亲往来的那些书信,我的眼眶总是潮潮的。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p> <p> 前些年,父母卖掉了家乡的房子把新家安在了我工作的城市。我很庆幸,我终于又可以象小时候一样每天和父母在一起,小时候父母陪我快快乐乐长大,现在我要陪父母开开心心变老,像父母小时候照顾我那样照顾他们。</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莫过于母亲。母亲为家付出的是一生,是青春,是爱。母亲的爱,是这世上唯一的,也是我们最初的爱,这爱,将陪伴着我们一生一世,不离不弃。</p><p><br></p> <br> <br> <br> <br> <br>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