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关于《以“见面”为抓手,大力开展“三促”活动,进一步提高网络教学质量的通知》和区教研室关于《新洲区小学网络教学教研计划》的安排,为加强对高年段统编教材的整组教材的解读与教学的设计,提高空中课堂的教学实效,在区教研室教研员张燕老师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5月12日下午2点全区小学语文五年级老师齐聚网络,开展了“基于网课教学的单元整组设计”为主题的线上教学研讨活动。</p> <p>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新洲区教研室朱幼菊副主任、黄海花副书记、张燕教研员和新洲区五年级网课授课、指导老师,还有第三片区街镇教研员周金华、高志军和各街镇五年级语文老师。</p> <p> 本次活动和第三片区语文教研活动融在一起,活动主持是第三片区的组长—阳逻三小的李桂珍老师。下午2点活动准时开始。李老师首先介绍了活动的三个环节:首先是授课老师的说课和团队、骨干教师的议课交流,然后是第三片区观摩代表的交流,最后一个环节是教研员张燕老师主题分享。</p> <p> 第一环节——说课议课。首先是授课教师的说课。承担五年级第八单元网上授课的教师结合自己的思考,交流了教学中是如何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感受语言文字的风趣幽默”来设计教学过程的。</p><p><br></p><p> </p><p> </p> <p> 邾城二小的郑丹老师执教《杨氏之子》,这是一篇文言文,郑老师紧扣文言文简短精炼的特点,以读为主,抓住主客间的对话引导学生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懂礼节,通过句式比较感受语言魅力散发出来的光彩。</p> <p> 阳逻四小的陈先红老师和陈媛老师共同完成《手指》一课的教学准备。她们紧扣文本构段一致的特点,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的表达方式,抓住文中拟人、反问、排比等句式的表达感受语言的风趣幽默,通过重点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展开阅读实践,由扶到放让学生学习如何品味风趣幽默的语言。由学到用,迁移拓展,指导学生完成仿写五官的小练笔。</p> <p> 阳逻三小的李桂珍老师负责《童年的发现》这一课的教学任务。针对略读课文,她弱化生字词的学习,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感知探究过程,体会发现之乐,感悟语言之趣上。通过学生默读勾画批注有趣的语段,然后引导交流,从内容和语言不同方面去感悟。</p> <p> 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由阳逻五小陈翠琴老师负责授课,说课是由该校团队代表方凤莲老师主讲的。她从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与方法进行了说明: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借助多媒体音频、视频做好预设;提供任务清单,帮助孩子收集合适的笑话;明确要点,引导学生试讲并自主改进。</p> <p> 单元习作指导《漫画的启示》由阳逻二小徐咏琴老师承担网上授课。徐老师在说课中重点说明了如何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漫画主旨:整体欣赏、细节欣赏、展开联想、联系生话,还设计了通过范文欣赏来学习写好漫画的方法,进而在习作中表现出漫画的特点。</p> <p> 邾城六小的陈军喜和林俊老师合作完成了语文园地的录课任务。两位老师交流了自己的设计思路之后各自提出了困惑:如何让仿写更高效?日积月累中的语言如何让学生理解更透彻?</p> <p> 说课后是学校团队的议课和区骨干教师的议课指导。</p> <p> 邾城二小的李继军老师和章林小学的邱芬芳老师对郑丹老师《杨氏之子》教学设计进行了评议,不仅指出郑老师是如何一步步落实单元要素的,而且补充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尤其是邱芬芳老师还结合自己的思考,分享了扣住单元要素,设计体会风趣幽默语言的教学流程,让我们感受到小古文简短又不简单,教师只有自己深入研读教材,方能带领学生“感风趣语言之奥妙,悟人物形象之鲜明,品中华古文之魅力。”</p> <p> 阳逻四小的施慧老师作为团队议课者,向参加活动的同仁们提出了集体背课中的困惑:用怎样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风趣有趣会更好?</p> <p> 特级教师、仓埠中心小学的陈桂馥老师分享了自己对《手指》一课的研读,提醒老师分析教材时要准确把握这篇文章在单元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设计教学时首先要自己读透文本,自己能发现语言文字的特点,然后设计一个主导性问题引导学生读悟,不可用碎片化问题来肢解文本。她还说文本风趣,教师课堂语言也要幽默,方能相得益彰。</p> <p> 汪集中心小学的张红利老师以《略读课文如何聚焦语文要素》对《童年的发现》一文的说课进行了评议。她提出:略读课要定好位,课文定位,教师角色定位,学习方法定位;略读课文要在“粗略、应用、自主”这三个词上做功课,不要求全求深,争取一课一得即可。</p> <p> 李集小学张亚琴老师在议课中充分肯定了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中的优点,同时结合线上教学特点,给了我们教学口语交际课的四点建议:勤演练,多鼓励,同欢乐,好听众。</p> <p> 阳逻二小以程慧老师为代表的磨课团队交流了设计习作教学的想法。她说漫画习作要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展开合理想象,习作要揭示漫画的主旨意义。</p> <p> 邾城四小的高晓燕老师在议课中具体谈到漫画习作中第一步是“看”,要通过看,读懂漫画。关注漫画的标题、漫画中的对白或文字说明、漫画的构图。第二步是“联”,要跳出画面,联系生活,由此及彼加以联想与想象,思考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第三步是“议”,写出启示,要将漫画中的画中之话,话外之音表达出来。</p> <p> 邾城二小的王芬老师结合自己网上授课的经验,对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评议。她用看似简单的三句话分享了关于语文园地教学的思考:一、前勾后联,动态安排——整合单元学习内容;二、创设情境,注重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三、联系生活,学用结合——拓宽语文学习外延。同时也针对两位授课老师的困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p> <p> 研讨时间已经近两个小时,老师们还意犹未尽。在第二个环节中,第三片区语文组的观摩代表交流了自己观摩的收获。</p> <p> 双柳街中心小学的叶莉老师以《激发兴趣 体会语言 提升能力》为题,既谈到了今天活动中的收获,又谈出了自己对这一单元教学的思考,要注重教学的统一性,引导学生聚焦文本,尊重学生阅读感受,提升学生理解能力。</p> <p> 张店小学江伦老师在交流中说到线上教学的难度,但年轻老师并没有畏缩,而且积极想办法。她根据自己对本单元教材的研读,结合研讨活动的收获,交流了对习作教学的一些设想。</p> <p> 线上研讨进入第三个环节——教研员主题分享。</p> <p> 教研员张燕老师将自己撰写的近万字的发言稿《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精巧实施教学策略》浓缩成三个方面。</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是通读教材,全面梳理,精准定位“教什么”</span>。</p><p> 她从读清教材编排、读懂助学系统、读明教学用书三个方面提醒老师们如何读通教材。在定位教学目标中,她指出一要聚焦语文要素定准知识与能力目标,二要围绕人文主题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要结合年段学情把准过程与方法目标,四要兼顾单元、课文确定重点目标和个性目标。目标要准确、适度、细化有梯度。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要把握风趣的语言体现在哪里,这样教学就有了发力点。</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二、单元整组,优化设计,精巧实施“怎样教”。</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她强调教师要有单元整组教学意识,灵活构建教学序列,还结合本单元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建议:小小古文“读通透”,略读课文“浅浅教”,口语交际“多操练”,漫画习作“巧支架”,迁移拓展“用中得”。</span></p> <p> 最后张燕老师结合线上教学的特点给我们设计网课的老师提出了六点建议:1.营造在线学习氛围,2.合理使用教学资源,3.分层设计学习任务,4.优化线上互动方式,5.趣味激活分组管理,6.用心呵护学生心灵。字字句句,饱含着为人师者的良苦用心。</p> <p>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研讨活动结束时,时针已指向五点。扎扎实实的说课议课,让老师们受益颇丰。线上教学已进行了三个月,正值老师们倦怠之时,这场研讨带来丝丝凉风,带给我们前行的动力。单元整组聚焦素养落地长,线上聚力引来研花满池香,相信这次主题研讨,会让全区小语教师在小语教学之路上走得更远更快!</p> <p>照片提供:吴彬 罗琳莉</p><p>文字撰写:李桂珍</p><p>文稿审核:张燕 张红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