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主(老许)的美篇

帮主(老许)

<p>平沙建场65周年历史回望</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平沙此地有宝 </span></p><p> </p><p> 老许</p><p> 2020:5:13</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传奇平沙</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上世纪中叶以前,这里是一片茫茫大海,只有孖髻山(古称文楼山)、连湾山、大虎山等断裂巨浪中,自成洲岛,烟水苍茫。</span></p> <p>  约4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平沙先人已在马头山棠下环一带,引领着广东区域文明潮流。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在这里出土的大量有精美几何图形的陶瓷残片、生产工具、生活器皿、装饰品等文化遗存足可证明,尤其是那件铸铜石范,是广东省经发掘出土的年代最早的铸铜石范。须知,广东的青铜技术学界一直认为起源于2千多年前中原的春秋时代,而平沙的这件铸铜石范,却产生于4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p> <p>  在连湾将军山的葫芦坑巨石上,一幅刻于3千多年前夏商时期的巨幅航海岩画,向后来者提示着航线走向、凶险预警。它是平沙先民在生存环境极端恶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蛮荒时代,毅然向茫茫大海进军、向海洋深处开辟发展道路的见证,堪称上古时代的一带一路,不啻是石破天惊的壮举!这幅岩画,仿佛让我们看到先民们在巨浪滔天的大海上搏击风浪、勇立涛头的身影;仿佛听到先民们吹响的走向深蓝、走向远方的螺号声。</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连湾将军山上,有一清同治年间的摩崖石刻,石刻开篇即云:"此地有崇山峻岭,密菁怪石,四面环海,人迹罕至,名曰:桃花岛……"由此可见,平沙自古是人们心驰神往的"桃花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二、雁落平沙</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古琴名典《平沙落雁》,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曾被誉为"半曲平沙走天下"。当今各路英雄志士,跨地区、穿县市、甚至渡黄河、过长江、越秦岭,历经半个多世纪,在南海之滨谱写了新的“雁落平沙"的壮丽诗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55年5月13日,林智敏、李株园等十八名从广东各地抽调的干部进驻平塘村,宣告"国营平沙机械农场"成立,这十八名干部后来被尊称为"十八大雁"。他们是:林智敏、李珠园、邓广顺、郝树来、孙显宗、伍海山、田粦瑞、余炳生、邓开炬、杨功启、邓宝康、刘德忠、尚光、欧日明、吕万瑛、黄仪娴、蔡庭安、张一雷。</span></p> <p>  1955年中旬,从罗定、新会、南海、中山、番禺、顺德等县征集的七千多名民工,云集在平塘涌一块荒滩上的几座大工棚进行安营扎寨。1956年1月5日,首期战天斗地的建场大围垦拉开帷幕,工程于1956年6月完工,共垦土地4万3千亩,垦堤18点5公里。</p> <p>  建场初期,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滩涂上满布锋利如刀的蚝壳,一不小心踩下去就会血流如注染红水面。围垦又时值冬春,寒风凛冽,冷雨纷飞,每天从早到晚浸在海水齐腰深且冻得刺骨的泥塘里锹泥、捧泥、推泥等超强度劳动。那时的工棚前后,荒滩田野,田基路边,到处都是蛇鼠盘踞出没,还有那又大只又饥饿铺天盖地的蚊子日夜似轰炸机般的嗡嗡在叫,弄得人们劳动时全身都要涂满泥巴,连吃饭开会也得躲在蚊帐里进行。</p> <p>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平沙先后进行了建场大围垦、南北水大围垦、东风围垦、前锋围垦、南虎围垦、"2571"工程围垦(含前东、前西、南围等围垦)共六期纳入国家建设规划的大规模围海造陆工程,九十年代中期又进行了3万亩海水养殖围垦,历次围垦(包括各类自筹资金的零星围垦),平沙共造陆地10点22万亩(约68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约9万亩,建造海水养殖围约4万亩,合计筑堤约80公里。</p> <p> 三、辉煌平沙</p><p> 平沙从建场之日起,就踏过无数满布荆棘路途,初时由于河水及土地咸度过大导致作物失收,省里刮起了"下马风"。但平沙的拓荒者不屈不挠,在困境中奋力摸索,终于杀出了血路,并于1958年夺得全场万亩甘蔗平均亩产8千斤大丰收。在三年困难时期,平沙不但没有饿死一人,而且还调出几十万斤杂粮支援外地渡荒。平沙从此备受外界瞩目,华南歌舞团编演的"平沙农场好风光,香蕉菠萝满山岗"的节目唱响了省城。</p> <p>  蔗糖产业,是平沙人甜蜜的事业。1958年2月,平沙刚成立的酿酒作坊从解放前合成公司(原平塘分场内)运回4个弃置的大石碌用牛牵引榨蔗煮糖,制糖工业从此起步。1960年引进机械设备建设日榨甘蔗200吨糖厂,后来又陆续扩建至350吨、850吨。</p> <p>  1974年至1975年,是平沙蔗糖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平沙进行日榨2000吨糖厂扩建工程。工程于1974年4月6日正式破土动工,从此日起,糖厂、基建站及各相关建设单位日夜加班加点,农场机关干部、工农业职工,中小学师生都轮番出动,加入扩建工程的担沙填土等大会战行列。</p><p> 下图是时任农场党委书记张文学与伍海山、余炳生参加扩建2千吨糖厂劳动。</p> <p>  2千吨糖厂于1975年12月建成投产,从此之后平沙蔗糖产业的经济支柱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产值利润及税收都举足轻重、影响一方。</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平沙糖厂的日榨量又先后提高至3千多吨、4千多吨,年榨甘蔗50多万吨,年产优质白砂糖5万多吨。"平沙牌“白砂糖享誉全国,平沙8点5万亩甘蔗林成全国最大甘蔗连片种植基地,糖厂及甘蔗林也早在1978年成了著名电影《甜蜜的事业》拍摄基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华丰食品工业(集团)总公司,是平沙又一曾经引以为傲的企业,该公司组建于1984年6月,之前是副食品加工小厂,起步时只有一条于1983年从日本引进的三鲜伊面生产线,经后来被誉为中国"伊面大王"熊毅武等华丰人的奋力开拓,至1994年,仅十年时间,华丰发展成为拥有6点2亿资产、6000多员工、8个跨省公司、15间伊面生产厂、60条生产线、年产20亿包伊面的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的集团式大型企业。从1986年起,生产和销售一直雄居全国同行业榜首,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速食面生产基地。那时期,东南西北中,处处有华丰。"食华丰,路路通"的广告词响彻大江南北、家喻户晓。</span></p> <p>  平沙农机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只是仅有几十至百来人的小厂,但他们勇于攀登农机生产和制造技术高峰,于六十年代中后期研制出全国最早期的水稻联合收割机,并在沙美分场水稻田举办了全国现场观摩会。1971年,又研制出世界第一台甘蔗联合种植机,曾送往北京展览并出国支援非洲国家建设。</p> <p>  农机厂技术工人集体合作发明的甘蔗毛沟开沟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平沙人满脸幸福记忆的年代,尤其是中后期,全省28个华侨农场(含海南岛华侨农场)的工农业总产值,平沙贡献了五分之一以上,珠海市十大纳税企业,平沙独占其二(平沙糖厂、华丰公司)。</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下图是全国先进工作者、时任平沙华侨农场党委书记、场长肖炳南于1989年陪同国家副主席王震视察平沙。</span></p> <p> 四、藏龙卧虎</p><p> 平沙人,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当中不乏藏龙卧虎者。</p> <p>  刘启言,其父刘学询,人称"刘三国"一一即"文可华国,富可敌国,妾可倾国"。孙中山搞革命时亦曾求助于他,其于1905年在杭州西湖建造的占地400多亩的刘庄,号称西湖第一名园,1953年刘启言母亲将刘庄捐献给国家后,改名为"西湖国宾馆"。从此,便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总统等政要名流在浙江活动时主要的下榻处之一,其中,1953年毛主席在这里主持起草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1972年2月,周总理与基辛格在西湖国宾馆八角楼签署了举世瞩目的《中美联合公报》。</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刘启言于1950年刚满20岁就参军报效祖国,后来复员退伍被安置在立新分场二队务农,后又当过教师、做过企业干部。他的身上,极具传奇色彩和人格魅力,有着丰富的文化品位,散发着一股贵族之气、儒雅之气、侠士之气。他坦然面世,认为父亲创下的家业能见证了新中国诸多重要历史事件,与有荣焉。</span></p> <p>  邱捷,1963年大海环广州知青,1978年以优异成绩直接考取中山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师从著名学者陈锡祺教授,曾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台湾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政协第八、九、十届常委,其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孙中山研究"和"近代广东社会经济",其研究成果颇受国内外同行重视。</p><p> 在那个能考上中专都特别令人刮目的年代,邱捷能一举考取研究生,其事迹在平沙传颂甚久,对激励青少年奋发读书产生了较大影响。</p> <p> 五、此地有宝</p><p> 古时平沙下连湾有一座土地庙(今武林源一带),庙里有个土地菩萨,庙前有匹泥马,民谣曰:"离公三箭,离马三鞭,此地有宝"。因此,外面各地前来寻宝的人马纷至沓来、络绎不绝。</p><p> 前人寻宝的故事已成历史,但新的寻宝故事依然在演绎,并注入了新的内涵,那就是平沙的发展前景,平沙的前人的创业奇迹和引领时代潮流、勇立时代涛头的弄潮儿精神</p> <p>  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的平沙五一三广场,是一座体现平沙拓荒者艰苦创业、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纪念性建筑物。</p><p> </p> <p>  上世纪九十年代平沙农场各届主要领导合照</p> <p>  广州知青在五一三广场进行情牵平沙大合照。</p> <p>  笔者老许陪同广东省原政协常委王则楚、邱捷等广东学术界名家参观平沙首期围垦大堤原址。</p> <p>  笔者老许陪同获中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提名的耿立教授、中国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散文学会副主席木桃女士等著名作家参加文创园。</p> <p>  刘德忠,目前唯一健在的“十八大雁",当年首期建场大围垦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原是从罗定县抽调的干部,他在罗定召集的民工最多,为解决当时劳动力问题作出了成绩。后来曾任平沙农场党委常委、武装部长。</p><p> 下图是笔者老许与刘老合影</p> <p>  建场初期干部及家属合照</p> <p>  部分"十八大雁"合照</p> <p>铭记历史,开辟未来。期待新一辈平沙人发扬先辈传统,在新时代浪潮中再度弄潮奋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