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5·12防震减灾知识梳理</b></p><p>由一场疫情引起的网络课堂在不知不觉间进行中,但是正是如此平凡的昨天,在十几年前确实一个不平凡的日子。</p><p>五一二,汶川大地震。我们众生都观看了防震减灾相关知识的视频。而十二年前的一个午后,本该平静的汶川地区却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强烈的地震持续了约两分钟,造成了严重的意外伤亡,带走了许多无辜的生命。</p> <p>“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特大地震,最大烈度达11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这场大地震,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生活和观念。”</p><p>十多年后的今天,提起汶川大地震,人们也可以倒背如流……</p> <p>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地震是什么?对我们危害很大吗?</p><p>今天在这里就要很认真的告诉你: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如果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导致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那么就会地震。</p><p>而且地震往往是突然来临,它会直接导致房屋倒塌,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并且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和细菌扩散。还会造成海啸、泥石流,山体崩塌等次生灾害。</p> <p>综上所述,你也许就深刻体会到了我们嘴上常说的“防震减灾”的重要性❕防震减灾是指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而对于我们,该如何做到防震减灾,减少人力物力的损失呢?</p> <p>个人避险原则,记住十六个字:</p><p>保持镇定 就地避险 切断火源 迅速撤离</p><p><br></p><p><br></p><p><br></p><p> </p> <p>据悉,一般情况下对只有轻微感觉的小地震不必大惊小怪。当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在震前的瞬间会出现地光 地声 初期震动等,这些被称为预警现象。从开始出现预警现象到房屋倒塌,一般会有12秒钟左右的时间。而我们应当保持冷静,在12秒钟内作出正确躲藏的抉择。</p> <p>在教室:迅速躲避在课桌下,等待确认安全时再撤离到其他安全地方。</p><p>在平房:可以利用12秒钟时间跑出室外,来不及跑的可躲在桌下、床下,家具旁及紧挨墙根处,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并保护头部等要害部位,必要时可捂住口鼻,以隔挡呛入的灰尘。</p><p>在楼房:保持头脑清醒,迅速地远离外墙 门窗,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切记不要从楼上跳下或使用电梯。</p><p>在户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尽量远离高压线及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在过桥时应紧紧抓住桥栏杆,待主震后立即向桥头移动。</p><p>在公共场所:切忌慌乱逃生,要保持镇静,就地择物躲藏,然后听从指挥,有序撤离。</p> <p>而五一二恰巧还是护士节。今年,有无数的医护人员从年夜饭的餐桌转身到了战疫一线。在这个迟来的“春天”里,,我向他们真诚的道一句“辛苦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地间无情,但人间有真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与子同泽 与子同裳</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五一二 三个数字组合在一起,相信它已经在同学们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望着祖国的未来,我们希望:</span><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逝者安息</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生者奋发</span></p> <p>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之来处。</p> <p><u style="color: rgb(237, 35, 8);">伤痕渐去 怀念永存 缅怀逝者 致敬重生</u></p><p><u style="color: rgb(237, 35, 8);">祝福汶川 祝福中国 山川永纪 浩气长存</u></p> <p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愿以后的日子 祖国安康、山河无恙”</span></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