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焦读人物传记之苏轼篇(七)

追梦赤子心一一焦吉忠

<p>阿焦读人物传记之苏轼篇(七)</p><p>阿焦开篇</p><p>苏轼既主张革新,又反对激进,这样无论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对他都不满意。弟弟苏辙对于时政得失批评的更加尖锐,结果也遭到了部分官员的攻击。有人建议宋仁宗罢免他的官职,仁宗没有同意 ,他考虑到既然“以直言召人”,而又因为说话太直把人家罢免,那天下的人将会怎样议论我呢?</p><p>尽管如此,苏辙还是没有被任命为官职,只好失业在家侍奉父亲苏洵。</p><p>苏轼得到提拔,在去凤翔任职时,与弟弟苏辙洒泪而别,这是兄弟两人人生的第一次分离。苏轼回忆弟兄两人同读唐代韦应物《示全真元长》一诗中有“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的名句。意思是今夜雨雪对床畅叙,人生惬意释然,以后哪一天我们再会如此?兄弟两个约定日后一起退隐,纵情山水。想到这里,觉得高官厚禄不过是过滤云烟,并不值得追逐。</p><p>从思想情绪上来看,当时苏轼的情绪和思想还是比较低沉的,反映出他一种自我斗争比较激烈,思想意识有很复杂的精神状态。早在苏轼在去京城的路上,游览名胜古迹、感怀古人时,自己曾经评判过功名利禄,嘲笑过自己也在追求功名利禄。此时,或许是由于一般青年士大夫普遍存在又往往很难自觉克服的孤高自傲作怪,苏轼感到人生崎岖、飘忽和孤寂。在功名利禄面前,他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情,表现出儒家知识分子在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时表现出消极避世的“追古谢今”的思想意识。</p><p>自从苏轼在凤翔任职以后,面对国家羸弱,人民生活疾苦,他持一种比较正视现实的态度,他有批评了自己消极避世的态度,同时一种崇高的责任感又被激发出来。他认为大丈夫要积极处世,不应后退,而是要勇敢向前。他以运动的观点来看待万事万物,发扬了儒家哲学的一些进步观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的人生态度是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p><p>苏轼的一系列温良的政治改革同变法者的矛盾日益加剧,同时他的两篇《上神宗皇帝书》,又全面非难新法,这更引起了变法者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上书要求罢免苏轼,1071年,御史谢景温上书皇帝诬告苏轼在父亲苏洵病逝后,运送灵柩回四川时,曾经沿途贩卖私盐,结果查实后并无此事,因此只能不了了之了。苏轼一生中遭受很多这样的事情,但这是第一次。</p><p>苏轼别无他法,朝廷内很多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的人纷纷离开朝廷,包括司马光、欧阳修、曾巩等。苏轼只好出任地方官职来远离这场政治灾难。</p><p>苏轼的这种温良的政治改革思想,注定他有自相矛盾的一方面,总体上他是希望改革的,是进步的,但在某种特定的形势下,他的思想又是保守的。</p><p>同年四月,他接到到杭州去任通判的任命书。他带着愤慨和消极的情绪离开了京城。他先到了河南淮阳,探望弟弟,九月与弟弟又拜访了在安徽阜阳的自己的老师欧阳修先生。师生二人赏花饮酒,醉后畅聊。在颍州弟兄二人和自己的老师洒泪而别。</p><p>一路之上,苏轼的心情颇为复杂,一度想要归隐田园。当他经过镇江时,一天和自己的朋友游历金山寺,登上古刹,面对大江,青山遮目,怅然若失,随想到自己家乡的大江流归何处呢?于是写下《游金山寺》</p><p>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p><p>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p><p>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p><p>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p><p>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p><p>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p><p>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p><p>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p><p>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p><p>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p><p>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p><p>译文:我的家乡地处长江初始发生之源头,为官出游却随江水滚滚飘然东入海。</p><p>听说此地大潮打起浪头足足一丈高,即使天寒地冻还有沙痕印迹之存在。</p><p>中泠泉畔南面巨大石山名号称盘陀,自古以来出没水中追随浪涛和江波。</p><p>尝试登上绝高山顶遥望万里外家园,无论江南江北看看都是青山格外多。</p><p>羁旅在外乡愁只恐难寻回家之归舟,山上圣僧苦苦挽留欣赏山中之落日。</p><p>微微风里波涛万顷阵阵荡漾起细鳞,半天晚霞空中恰似排排鱼尾血样红。</p><p>正当此时江中月亮刚刚还在初升起,二更时辰月儿下山天空一片深漆黑。</p><p>静静长江江心好似有着一炬火大明,飞腾火焰照得山中栖息鸟儿纷纷惊。</p><p>惆怅失然归卧僧舍心中也莫能辨识,不是鬼魂不是生人究竟何处之事物。</p><p>江山弥幻而今如此为何还不回家园,江神莫非责怪我的脾性警示太顽固。</p><p>感谢江神我得提醒但是实在不得已,家中如有田地不回宁如奔逝之江水。</p><p>当然苏轼毕竟是一个“奋励有当世志”的人,而且具有浓厚的忠君思想。因此他的思想是很矛盾和痛苦的,真是欲仕不能,欲隐不忍,他带着这种矛盾的心情来到了杭州任职。</p><p>政治上的不得志使得苏轼把自己寄情于山水之间,频频往来于自己的朋友、僧人、普通劳动者之间,写下了大量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是《饮湖上初晴后雨》</p><p>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p><p>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p><p>苏轼生性好游,在杭州,他常常一个人去山间,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经常游览庙宇,并和惠勒、惠思两个僧人成为知己,并留下《腊月游孤山访惠勒慧思二僧》</p><p>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p><p>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p><p>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p><p>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p><p>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p><p>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p><p>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p><p>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p><p>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恍如梦遽遽。</p><p>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p><p>译文:天空将降瑞雪,湖面上阴云密布;层叠的楼台与青山,隐隐约约,若有若无。</p><p>我漫步山中,溪水清清,直见水底的石块,游鱼来往,历历可数;幽深的树林没个人迹,只听到鸟儿喧闹相呼。</p><p>今天是腊日,我不在家陪着妻子儿女,说是去寻访僧人,其实也为的是自乐自娱。</p><p>僧人的禅房坐落何处?喏,就在那宝云山前,小道狭窄,弯弯曲曲。</p><p>孤山独自耸立,有谁肯在这里结庐?只有僧人,道行深厚,与山相傍护。</p><p>到了,那纸窗,那竹屋,幽深而又暖和,惠勤与惠思,裹着僧衣,正在蒲团上打坐。</p><p>天寒路远,仆夫催着回家,告别时,还未到黄昏日暮。</p><p>出山回望山中景色,树木都笼罩着烟云,一片模糊;有一只野鹘,在佛塔上空盘旋回互。</p><p>这次出游虽然淡薄,但我心中充溢着快乐。回到家中,神思恍惚,真像是刚从梦中醒来,那山中状况还历历在目。</p><p>我急忙提笔写下了这首诗歌,恐怕稍有延迟,那清丽的景色便从脑海中消失,再也难以描摹。</p><p>美丽的西湖风景引发了诗人苏轼的才情,西湖的魅力抚慰了政治上失意的诗人的心灵,杭州的人民也因为苏轼的到来充满了欢愉,他也因此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后来,在苏轼受到诬告而被捕的时候,杭州人民纷纷跑到街头设翕拜祭,替他祈祷解决。</p><p>苏轼在杭州时期最大的成就就是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发展。有关于反映伟大祖国自然美的歌颂性作品,人民的现实生活和祖国的大好河山是苏轼诗歌的土壤,它不断激发着苏轼诗歌创作的灵感和爱国热情。湖中枯林,溪上苔花,顾渚茶芽,梅溪木瓜,这些美景都促使苏轼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他追求自然美,反映自然美,以一名大自然的吟咏者的姿态出现,通过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对伟大祖国的自然美景做了充分热情而又美妙的歌颂。</p><p>在杭州,苏轼在诗歌上的特殊才能和个人的艺术风格也日益成熟,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达到了完美的结合。</p><p>苏轼在任上还经常深入到人民中去,了解人民的生活状况,积极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严厉打击不法盐商的违法行为,这些措施得到当地人民赞颂。</p><p>阿焦微感:通过阅读这一部分内容,我们看到了苏轼的真性情,尽职责,不顾己。作为一名谏官,不管自己的官职如何,只要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自己就大胆直言。即使被贬谪到杭州,也没有一直沉浸在苦闷之中,而是用大自然的美景来净化自己的心灵,把自己的才情化作唯美的诗篇,留给世人美的哲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