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5月12日为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br></h3> <h3></h3><h3> 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威胁。据统计,台风、洪灾、地震、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每年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大量事实表明,防灾减灾的意识不强,自救互救知识缺乏是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是人类社会永远不变的追求。我们要对每一个生命负责,通过各种办法,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避灾自救意识,使公众能够掌握避灾自救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和避灾自救能力,把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
灾难事故的不断发生,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虽然灾害事故不可能完全消除和避免,但它是可以防范的,有效的防护措施能降低灾害事故所带来的损害。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救呢?<br></h3><h3></h3> <h3> 一、地震</h3><h3> 突然发生地震时,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如在楼房,应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到室外或等待救援。<br></h3><h3><br></h3> <h3> 二、火灾</h3><h3> 当火灾发生时,应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尽快撤离;逃生时不可蜂拥而出或留恋财物。必须穿过火区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身上着火时,千万别奔跑,可就地打滚,将身上的火苗压灭,或跳入就近的水池、水缸、小河等;身处楼上,寻找逃生路一般向下不向上。进入楼梯间后,确定楼下未着火时再向下逃生;楼梯或门口被大火封堵,楼层不高时,可利用布匹、床单、地毯、窗帘等制成绳索,通过窗口、阳台、下水管等滑下逃生;如果楼层高,其他出路被封堵时,应退到室内,关闭通往着火区的门、窗,有条件的用湿布料、毛巾等封堵着火区方向的门窗,并用水不断地浇湿,同时靠近没有火的一方的门窗呼救。晚上可用手电筒、白布摆动发出求救信号,决不可乘坐电梯,也不可贸然跳楼。<br></h3> <h3> 三、雷电</h3><h3> 当出现电闪雷鸣时,要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不要或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机,不宜停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附近。在野外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线杆较近的地方避雨;野外最好的防护场所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如在户外行走发生电闪雷鸣时,应两脚并拢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和雨衣等。<br></h3> <h3></h3><h3> 四、洪涝
受到洪水威胁时,一是转移避险。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或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教。二是组织救援。当有人被洪水包围时,想办法通知有关部门和组织救援。三是加强自我保护。如关闭电源、煤气、备足干粮食品、饮用水,带好手机,准备救生器材以备急需。如果连降大雨,山区容易暴发山洪,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h3><h3></h3> <h3> 五、燃气泄漏</h3><h3> 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沼气具有有毒、易燃、易爆的性质,如果泄漏,容易出现中毒、着火、爆炸等事故。发生燃气泄漏,应迅速关闭气阀,打开门窗通风(动作要轻缓,避免产生火花而引起爆炸),抬中毒者离开现场,再打电话报警或求救。在泄漏的燃气未消散前,切勿打开抽油烟机或排风扇排风,切勿触动室内电器开关和在室内拨打电话,更不能在室内点火。燃气泄漏并着火时,应立即关闭气阀,用浸湿的毛巾、被褥、衣物扑灭明火,再打开门窗通风。使用钢瓶的用户不能自行倾倒液化石油气残液,否则容易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不要使用超期未检和报废的气瓶。正确安装灶具,杜绝使用质量低劣的灶具。燃气使用过程中绝对不能无人看守。<br></h3> <h3> 六、疫情防控</h3><h3> 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br></h3> <h3></h3><h3>
人生命,重于山,防灾避险于未然,掌握技能常演练。安全,是我们幸福生活的保障,安全,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守护,我们应该时刻将安全挂于心间,让灾害远离我们的生活,警钟长鸣,让我们手牵手,共同呵护我们生活的每一天!<br></h3><h3> </h3><h3> </h3><h3> 贵阳市南明区第三实验幼儿园 宣</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