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法” 学习之“根”——听薛法根专家报告有感

若沙

<p>  近日,我在东南教科院儿童阅读课程种子研修班有幸听到薛法根校长关于儿童阅读课程构建的专题报告,初听觉得受益良多,但不知从何讲起,再听再悟又觉得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其中最让我热血沸腾的是薛校长高瞻远瞩地指出:“教师要成长为课程资源的建设者,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从更宏大的视角去思考怎么通过阅读助力学生的成长”。听完这句话我仿佛找到了自己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使命感,找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视野。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纽带,儿童阅读课程如何得“法”,在这篇报告中做了全面的讲解。</p> <p>一、何为全方位的阅读</p><p>&nbsp;&nbsp;&nbsp;&nbsp;  作为一门课程的儿童阅读价值定位必定是全方位的。薛校长提出,“学会如何阅读,通过阅读学习,阅读就是生活”的观点。“阅读的世界是流淌着奶和蜜的世界,是美好的世界。”是的,阅读是最简单纯粹的快乐。儿童阅读是发展儿童语言、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是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薛校长指出:阅读是关乎个体精神的发育,它指向生命体悟和人生理解,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于民族而言,阅读关乎民族文化的传承。所以说,我们必须把儿童阅读提上日程。</p><p> 阅读,可以提升生活境界,修炼个人心性。尤其是非功利性的阅读更能让我们单纯地享受阅读,沉淀下来,在文字中思考、超越、升华,偷得浮生半日闲,心也因此更加清明起来。阅读就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去感受,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真正沉浸在美妙的阅读中。让学生真正去感受阅读的美好。薛老师在报告中有一段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他的一个朋友的女儿学小提琴,学了好长一段时间,但最终考级也没有过,回到家后非常伤心,但女孩的父亲却对她说:“孩子,爸爸让你学小提琴,不是为了考级用的,而是希望在你一个人孤独伤心的时候,有一个东西它能始终陪伴着你,并能带给你快乐。”</p> <p>  二、智慧阅读</p><p>&nbsp;&nbsp;&nbsp; 如何进行有智慧的阅读呢?我曾认为罗列书单给学生就可以了,但是效果不佳。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味道。薛校长“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解答解决了我的难题。是啊,如果没有“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效果,那么读书的意义还存在吗?所以,今后我更应该帮助孩子们自己选择适合自己书单,有方向地阅读,这样他们的进步会更快。此外,我认为还要鼓励学生们多用“慧心”和“巧手”进行智慧阅读,要像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那样花心思、勤努力地去读书。</p><p> </p> <p>三、课程目标</p><p>&nbsp;&nbsp;&nbsp;&nbsp;&nbsp; “着眼于学生60年的发展目标,着力于学生6年的发展目标”。古语“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在阅读课程培养目标中,无一不凸显着“长远”这一特征,阅读培养学生“倾听,思考、潜能、基础”的能力,都是人一生得以发展的重要素质。</p> <p>  薛校长还列出了六年三个学段每天应阅读的平均字数,对照起来感觉教学实践中阅读量远远不足,存在随意性强、覆盖面窄、变成优秀学生的选做作业等问题,出现了基础好的学生越读书能力越强、基础差的学生越补基础越没有时间读书进而能力越弱的两极分化的恶性循环。</p> <p>四、科学构建儿童阅读课程</p><p> 在课程结构中,涉及“生活与健康”“伙伴与交往”“发现与探索”三大课程领域,也全面发展学生各项能力,帮助学生社会立足成才的重要课程。在基于学科课程标准的嵌入式课程中,丰富了国家课程,在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性课程中,将阅读与实践相结合,在基于个体发展需要的多元化课程中,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从具体实施层面,又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单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项目阅读。</p><p> 薛校长推荐了《名师助你学·小学生全阅读读本》,并详细介绍了课程实施的方法。所谓全阅读,因为这套书涵盖了我们统编教材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整本书指导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者是对应的,这为我们一线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提供了依据。</p><p><br></p><p> 1单篇阅读:阅读方法结构化体系化</p><p> 教读课——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详细讲解理解文章的方法,例如&nbsp;:课文从哪几方面写?高明在何处?运用了什么方法?</p><p> 助读课&nbsp;——老师在旁边做必要的辅助,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实现由教读到自己会读的过渡。</p><p> 自读课 ——超越自己娱乐性阅读的策略阅读课程,让学生自觉运用阅读方法,实现自动化。</p><p><br></p><p>2、群文阅读:作家主线 认识48位作家</p><p>&nbsp; 群文阅读的价值是什么?就是读一组文章,认识一个作家。全阅读读本以作家几篇作品来组成群文,以作家来组合文本,让大家意识到所有作品的背后都藏着一个作家,读作品,最终要读到的是背后的那个人。当一个人阅读作家的一一系列作品以后,实际上就是和作家进行精神的对话,我们的精神生命才可能真正的发育起来、成长起来。所以全阅读读本群文一共安排了48个作家,与48个作家对话,就是与经典为伍,与大师为伍。</p><p><br></p><p>3、整本书阅读——关注人物&nbsp; 情节、事件</p><p> 薛校长编的全阅读读本中对整本书阅读做了一个纲要式的阅读提示。通过图表等方式指导学生梳理人物事件关系。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的问题设计,激发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例如:</p><p>《希腊神话》神和英雄有什么区别?</p><p>《民间故事》智慧和聪明有什么区别?</p><p> 在整本书阅读中,设计“阶梯阅读课程”,针对学生的年段目标、阅读能力提供阅读推荐,注重渐进性、层次性。这方面我觉得一线教师还可以加入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比较合适的书籍和课程设计,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构建自己的特色书单和课程资源。</p><p><br></p><p>4、项目式阅读:</p><p> 项目式阅读主要围绕传统文化节日开展设计,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还可以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贯通式的项目阅读,让学生真正用阅读来学习、研究。</p><p> 总之,全阅读最核心的理念,是让学生成为一个优秀的阅读者,爱阅读、会阅读、用阅读来学习、生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听完薛校长的课,感觉为我们指明了前路,指出了方法,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努力为学生带来更多丰富的阅读课程资源,为阅读课程添加一份自己的力量!</p>

阅读

课程

学生

整本书

作家

校长

儿童

群文

读本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