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雨后的夜色,看隔窗的万家灯火一窗琉璃,被雨清洗过的城,少了迷茫浮躁多了真实安静。<br></p><p><br></p><p>夜色里听音乐有一种唯美的意境,万家灯火掩映着星光,那种梦幻,是风景还是心情?读过的诗句里关于风月,美的雷同,墨色的渲染有时不知轻重。喜欢走在街道上感受,带上耳机,与音乐默契,与风随行。<br></p><p><br></p><p>打开温暖的夜灯,这万家灯火里的几盏,此刻,照亮近日倦意的心,调试一下疲惫的心情,放松……<br></p><p><br></p><p>不知过了多少个年,才发现,一段段深深浅浅的记忆,都变成虚化了背景的匆匆那年。<br></p><p><br></p><p>带着敬畏正读捷克乡愁作家赫拉巴尔的代表作《过于喧嚣的孤独》的时候,电话那端的你声音那么疲惫,心疼你的辛劳。而此时,聆听是我能给你最好的慰籍。<br></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说你是一条美丽的鱼,不停地游,却不让人看到你的累,用生命舞动着妙曼的美。你说你就喜欢听我说话,说我的赞美文艺又奢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说我是天秤,永远能给人相同份量的温情,我说你是条鱼,是可以对在乎的人相濡以沫的绝配,哪怕你只有七秒的记忆,我一样珍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都懂:看似薄情的世界里,每个人身边总有暖流生生不息。若干年后,当我们也看山看水归来,应该会有一种被生命相拥的半疼半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 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忙碌是一种生命运动的状态。而心灵始终的喜乐和丰实才是真正的高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不介意,抵押了年华换来一些零碎的休闲,这已足够我们消遣。</p><p class="ql-block"><br></p> <p><br></p><p>心疼你各种难受,于是希望你变得迟钝一点,——别人的话没那么重要,不值得你反复玩味;真懂你的人不用你去猜,一切都是明明白白的;即使你只有七秒的记忆,别人也会懂你。即使对方真伤害了你,你需要的是止损和养伤,揣测动机毫无意义;思前想后越少,你越容易保持专注;尤其人与人之间的事,根本没必要事事都想通。</p><p><br></p><p>无论你经历了怎样的苦难,总有一个人的出现,让你原谅上天对你所有的刁难。</p><p><br></p><p>每段荣耀后面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苦;挺过去了才是荣耀,挺不过去的就是笑料。管它呢,我们都已经尽力了。</p><p><br></p><p>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实际上心里的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不会摔门砸东西,不会流眼泪或歇斯底里。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积累到极致了,也不说话,也不真的崩溃,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p><p><br></p> <p><br></p><p>我要感谢赫拉巴尔用生命完成了《过于喧嚣的孤独》——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写它推迟了我的死亡。<br></p><p><br></p><p>“因为我有幸孤身独处,虽然我从来并不孤独,我只是独自一人而已,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因为我有点儿狂妄,是无限和永恒中的狂妄分子,而无限和永恒也许就喜欢我这样的人。”<br></p><p><br></p><p>喜欢他书中每一句闪光的话语,那是成千上万的人类经典的智慧汇集在他头脑里生成的。他每天用压力机打包废旧书籍,用碎纸机粉碎,在焚炉里焚烧。然而其中思想的精髓却通过阅读保留完好。</p><p><br></p><p>二十年的酝酿,几易其稿, 赫拉巴尔在一个如此诗意的书名下面,虽没有为我们带来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复杂的人物结构,但他在这部与主人公融为一体的作品中,似乎更想向我们述说的是一种内心的情感。</p><p><br></p><p>他用那些迷人的文字,通透的句子,引诱每一位爱书的读者填充进自己的故事,再从中获得满足的喜悦。在这部带有悲壮色彩的遗作中,赫拉巴尔毫不吝啬地施展了他天才般的文字才华。</p><p><br></p><p>那些如形容计算器“里面满载着数学变化的空气”,比喻专注地读书是“深入到一本书的心脏中去”,形容爆破的房屋“像件衣裳似得静静坍塌” 之类超凡脱俗的灵动表达,以及他从中国道德经到古希腊植物分类学的博闻强识,均足以让任何一位读者为之着迷。</p><p><br></p><p>而在这其中最令我惊叹的,却是已化为作者自身影像的主人公汉嘉身上惊世骇俗的独处能力。三十五年来,他埋在废纸堆里,抚摸着书上的印字,体会了书信中的秘密,领悟了人与人之间的别离与重逢,隔阂与理解。他竟从未感到孤独!在那个逼仄肮脏的地下室里,他仿佛已看透了外界的喧嚣世界。<br></p><p><br></p><p></p> <div><br></div>现代人,又有谁不孤独?<div><br></div><div>周国平曾写过人在寂寞中的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div><div><br></div><div>当我终于开始接受这个惨淡的真相并试图寻求出路时,才意识到这将是一场面对个人懦弱,多疑和空虚的宣战。</div><div><br>我意识到生命是通过矛盾和斗争向前发展的,暂时的平衡不会永久,因为永久的平衡意味着僵化和板结。<br></div><div><br></div><div>于是我明白了我心中从未止息的迷惘和忧思,并由此而生的悲苦和痛愤。我一直渴求一份内心的平静,但此刻我知道,只要我仍在思考,我的内心就永远不会真正平静。<br></div><div><br></div><div>意识到这点,我才终于在内心找到了力量,才得以目睹世间的丑恶残酷而漠然处之。我已经开始懂得,破坏和不幸的景象也是一种美。<br></div><div><br></div> <div><br></div>很遗憾在这个知识至上的年代,书籍却似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敬重和珍视。很惭愧,一直在读书,却从来没有像汉嘉那样投入且与书里的智者灵犀相通,从而给养智慧。<br><br>体会书名“喧嚣”这个词,我想对于每个时代和地域内容大抵相同。而“孤独”,作者表达的则是一种与世隔绝之心,只与书籍相契,在文字和思想的聚光灯下的独舞,也是一个心灵丰富者的狂欢。<br><br>同样从喧嚣走来的我,只有此刻才似乎对这种孤独才有一点点体会,那是安静的快感,是可以听到和辨别书中智慧话语的愉悦。<br><br>惟愿此生多一些这样的时刻享受孤独。<div><br></div> <p><br></p><p>昨夜的你,疲惫中说今天要穿那件红裙去拍写真,要做一个水果披萨,要插一束漂亮的花慰劳自己。</p><p><br></p><p>天亮了,不知道昨晚,你是否在我们天马行空的神聊后安然睡去。只愿此时,你依然熟睡,愿一个好梦缓释你这许久的劳累。</p><p><br></p><p>总是感念有种情缘,能让那些劳苦后渴望温暖的人彼此牢记和想起。如果你与我温暖如初,我便记住,如果我对于你可有可无,我默默删除。</p><p><br></p><p>我们都是经过生命的过客,美丽过,清晰过,消融了,淡忘了。唯有期间惦念过的情暖暖缠绕,清香四溢。</p><p><br></p><p>知道你也一样,珍惜这些看不见的拥有。因为那是真正相知的人心中用挚爱守护的长久。</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