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唐纯金老师以优异的成绩从农安师范学校毕业,由于本人的刻苦努力,他在毕业时已获得东北师范大学自学的专科学历,学校当时有一个留在县城实习从教的机会,他却婉言谢绝了,毅然回到了农村的母校---新农乡大房身村小学工作。当时有很多人都觉得他不够上进,一个大男人,这么好的留城机会不珍惜,反而选择回农村;但是当他站在新教师述职的舞台,用最朴实的东北话讲述他的教育梦想时,所有人都被他的真诚折服了。他说从小自己就在这所非常偏远的农村小学学习,深知这里的贫困和教师队伍人才的短缺,所以这么多年来自己努力习,考取师范学校,就梦想当一名老师,回到家乡,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够像城里的孩子一样,都能享受到优秀教育理念,能够接受年轻的优秀的教师的新潮的教育思想,让他们都能有更多的学习的空间和舞台,从而走出农村,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知农村教育的落后,以及农村孩子求知的渴望,所以他宁愿放弃留城从教的机会,宁愿背负外人的不理解,坚决留在农村村小工作,他说他不后悔,而且特别有信心,能帮助你更多农村的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就这样他在自己工作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负责全校的英语教学,一批批孩子从村小考入理想的初中,他也在一步步践行着自己最初的誓言。随着农村孩子的减少,他带着他的孩子们转入了乡中心校,继续着他的教育梦想。 唐老师工作能力强,淡泊名利,服从组织安排,工作中勇挑重担,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十几年如一日的工作在农村小学,曾有多次调动和改行的机会,因学校工作的需要,都被他错过了。他一切以工作为重,实乃为人师表的楷模。2015年,经医院检查他患有严重的咽炎,医生建议少用嗓,多休息,但因学校缺乏英语教师,他每年都是担任六个班的英语教学和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工作任务繁重,他毫无怨言,从未退缩,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br>唐老师工作特别扎实,在他的努力下,他所任教班级的英语成绩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在2018年小学毕业学业考试中,他所教的六年二班和六年三班的英语成绩获得农安县的第二名和第五名的好成绩,这在落后的乡镇小学,在英语教学相当薄弱的学校,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一时传为佳话;在2019年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中,他所教的六年一班的英语成绩及格率达100%,优秀率达85%,获得农安县乡镇学校的第二名,在学校举行的英语科竞赛中他所教的学生总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教学中,他深钻教材,虚心向同行请教,努力改进教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教风,深受学生喜爱,多次在教学比武中获奖,是我校英语教学的翘楚。 他一直担任英语教学工作,他关心爱护学生胜过自己的孩子。对调皮贪玩的学生,他总是耐心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鼓励他们改掉缺点,认真学习,在学生的眼中,唐老师虽身材伟岸,但确实他们最喜欢的大哥。 五年一班的楚同学是一个出了名的“问题少年”,父母离异,无人管教,放荡不羁,家庭教育缺失,各科老师对他避而远之。自教这个班英语后,唐老师没有歧视他,而是用父亲般的爱去感化他,帮助他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努力提高学习成绩。那得从这个班的第一节英语课说起,那是三年级时,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第一天,他们对这个学科都十分陌生,对新老师更是有点害怕,所以孩子们都十分听话,充满期待。课上,唐老师精心设计,活动、游戏、课件生动性十足,为的就是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孩子都乐得不可开交,学得也十分认真。可唐老师却发现角落里独自发呆,拿着小刀划本子的一个男生,他穿着破旧而且不干净,头发也又长又乱,他不抬头,一个人默默地拿着小刀恶狠狠地划着本子、桌子。当时唐老师有些惊讶,他慢慢走过去,试探性地询问孩子为什么不听课,还拿着小刀划桌子。孩子没理他,眼里含着泪,拿着刀的手更加用力了,唐老师有些担心了,他怕孩子伤到自己;于是,他把孩子叫到办公室,抚摸男孩的肩膀,耐心地询问,孩子开始一言不发,不肯打开心扉。经过将近半小时的谈心交流,孩子慢慢感受到了老师的真诚,语文说出了自己一直的心病,他父母离异,跟着妈妈生活,孩子缺少父爱,一直怕同学笑话,心理十分自卑。今天的难过是听说因为父亲又再婚了,而且又有了孩子,他感觉到的孤独和难过。<br> 了解到孩子的痛苦,唐老师十分心疼,他握住孩子的手,告诉孩子,从今天开始,老师就是他的爸爸,一定对他好。孩子当时哭了,接着又笑了。从此,每一节英语课,他都积极上进,充满热情。课下,经常会看到唐老师和楚同学一起打球的身影,一起说笑的场景。生活中,唐老师与班主任一起,经常帮助孩子,并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帮助孩子解决各种困难,慢慢的原来的问题少年变成了乐观开朗的好学生,各科老师都说他的学习进步了。两年过去了,孩子一直管唐老师叫爸爸,他们也真的像一对父子。孩子曾经说过,唐老师改变了他的一生,不管何时,他们永远是父子。 唐老师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别人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枯燥无味的教育理论书籍,他却爱不释手,甘之如饴,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他经常说,“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而且这一桶水还必须是新鲜的,只有不断学习,知识才会愈久弥新,才能不断适应教学的需要”。因此,他很重视每次的培训学习,培训期间积极学习,积极和同行交流。近年来,他有多篇论文获奖,其中《浅谈小学英语教学实质》获市级一等奖,如何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当好他们临时父母》在教师工作经验交流时获得一致好评。<br> 从踏上了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他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教育献身的轨迹上,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的神圣无比。 他说过,“不忘初心,扎根农村”是他一生的梦想,他也一直用行动默默诠释着自己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