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有一种情感,总是让人挥之不去;有一份眷恋那么使人魂牵梦绕——故乡情。</p> <p> 出横山县城,顺着一条早年间铺成的柏油马路,行驶20多里路,便是我的故乡。蜿蜒起伏的204省道将这里的风景一分为二,公路以南主要以沟沟坎坎的山峁土坡为主,公路的北部则为较为平坦的无定河流域湿地及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p> <p> 紧挨着路南的是一条3米宽2米深的芦惠渠,每当春、夏、秋三季时,渠内总是流淌着时而清澈,时而浑黄的渠水。壕塄两岸的两排粗细不匀的白杨树在茂密水草的映衬下,显得无比伟岸雄壮。在水渠上面每隔100-200米,就会出现一座石拱桥,桥面宽4米,以供行人通过。</p> <p> 过来桥面,便是村民们的住宅,住宅大多南北朝向,一线4-5孔石头或砖修建而成。窑前6-7处有约1.5米高的砖墙,自然将住宅前300多平米的土地围成了一个四方的院落,砖墙的两头,通常会留一大一小两个门,大门宽约3米,两端由高3米的大门墩构成,连接着两扇钢筋焊成的铁艺大门。勤快的庄稼人就会利用这有限的空间,栽上几棵花果树,即可改善人居环境,又能避暑纳凉,秋后还能摘先水果,果树的下面,也已经被充分利用,一畦畦平整的土地里或韭菜、芹菜,或柿子、萝卜,总会伴随着春天的到来为庭院带来无限生机。</p><p><br></p> <p> 春天里,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争相开放,满院芳香,惹得那蜜蜂上下翻飞、各类彩蝶流连忘返,韭菜地里,嫩绿的韭菜像是铺在地上的一块绿毯子,微风吹过,波浪似的上下翻滚,那些柿子、黄瓜略显娇嫩,非得在主人经心呵护之下,才战战兢兢地顺杆儿爬行,生怕扭伤了自己纤细的腰。</p> <p> 夏日里,院中的花果树早已绿树成荫,一只只燕雀成群结队躲在浓密的树叶丛中尽情欢唱,为这平静的小院增添了无限乐趣。劳作之余的男人们便光着膀子携带小凳,点上一根香烟,腾云吐雾般享受着难得的空闲时光。妇女们便忙着生火做饭,她们在院子里割上把韭菜,摘上两根黄瓜和豆角,㸤上些许芹菜洗净,不大一会功夫,灶房里便飘出了阵阵饭菜的清香。</p> <p> 至于秋季,庭院风光更不用说,金黄的鸭梨挂满树枝,还有那火红的苹果、珍珠般葡萄,到处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菜园里,壮实的包头菜、俊美的红辣椒、诱人的西红柿,无不诉说着这里祥和安宁。</p> <p> 冬日里的景致自然要单调一点,各种树木早已落尽了茂密的叶片,菜地里也是光秃秃一片,辛勤一年的农民只有在这个季节才惬意的享受美好的生活,他们走门串户、谈古论今,尽情展望美好未来。临近年底,家家户户碾米打糕、杀猪宰羊,自有一番热闹景象。</p> <p> 院子对面,是一座坡度不大的土山,静静地守护着这小村庄。土山上长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花草草,将这个美丽村庄打扮的像一个出闺的少女般楚楚动人。</p> <p> 柏油马路北面,便是早年间修成的园子,远远望去,仿佛像是一块块形态规则的大毯子,一股由老壕里引出来的水流,顺着自然形成落差的水渠飞流直下,站在渠的底部,颇有一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受。流水哗哗地流过了田地之间的水渠中,自然而然的将这田地分为前后两大块,浇灌着这里肥沃的良田。</p> <p> 田地里,辛勤的农民从春到秋,披星戴月、起早贪黑种些玉米、土豆、白菜、西瓜之类的粮食或经济作物,收获着土地赐予他们丰厚的赏赐。</p> <p> 园子下面,便是本县赫赫有名的无定河流域,这里水草茂盛、牛羊成群、百鸟争鸣、蛙声阵阵。小时候,这里便是我和小伙伴们的游乐场,放学后,我们便借口掏草、捡柴等,约上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溜到此处,在清澈见底的小河里摸鱼、戏水;在柔软的草地追逐、打闹;在芦苇丛中肆意穿行……一直玩到太阳落山才匆匆拾些柴禾、慌乱掏些猪草一溜烟的跑回家中将这些“劳动果实”放在柴垛或倒进猪圈以逃避父亲那恶狠狠的目光。好多次心里还暗自庆幸自己的“操作”居然瞒过了父亲的“检验”。</p> <p> 如今的我,早已离开故乡20余年,每日穿行于闹市之中,休憩在霓虹闪烁之处,总觉得目前城市生活缺少一种悠然自得乡土气息,于是每每在难得的假期、节日之间,总是放弃游山玩水的机会,驱车来到家乡,去寻找心中那一份挥之不去的感情,也许正应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