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印象之-古校场村

胖鱼虫

<p>  校场村,因校场而得名。一个有特定含义的村名,在国内许多县市或许都有这样一个村庄。而位于井陉的校场村,现已不是一个行政村了,只是井陉矿区荆蒲兰村的第一生产队,但在历史上,处于特殊地理位置的井陉战争频繁,因关隘、军事、战争的需要,井陉天长古镇成为了一座军镇、兵城。而紧临天长镇的校场就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设施、军事场所,也是西达娘子关的必经之地。这里曾经发生过多少轰轰烈烈的故事,都被漫长的岁月淹没在历史中了。</p><p> 我曾多次路过校场村,但从未真正踏进过。为重新认识这个古村落,找寻曾经的校场。2020年4月25日,星期六,驱车从井陉矿区出发,走县道013,过三矿、高家庄、石桥头村后向西南,到北关村口向西,走井阳公路不远,就到校场村了。在村旁河滩的菜地里,我认识了正在浇菜园的高老先生,通过他的介绍、指点,让我走进了校场村。</p> <p>  校场村,自然村庄。位于井陉矿务局三矿六采区(原四矿)东南,西南滨绵河(古称绵蔓河),南靠井阳公路,向西可达山西娘子关,东邻天长镇。属井陉矿区的飞地,距井陉矿区12公里。校场村原属井陉县,1958年公社化时,荆蒲兰、校场两个自然村合并成立荆蒲兰大队,5个生产队。大队驻荆蒲兰。1960年3月由井陉县划入石家庄市井陉煤矿人民公社(时为井陉矿区和矿务局政企合一),现属井陉矿区。</p><p> 校场村古时又被称作回星城,据清雍正版《井陉县志》记载“县西三里有新教场,即古回星城,以在回星河测而名”。民国二十年《井陉县志料》记载:“今考教场村西南河滩中间有子母石岸一段,南北长约十余丈。高约丈余。绵蔓河从上游蔡庄来,水势甚猛,流至石岸,被石顶撞,势顿杀。乃绕道而南,而东。此处之河旧称‘回星河’,校场因在回星河侧,旧称‘回星城’。”。因年代久远,称回星城只在文献中查到罢了。</p><p> 村中以高姓村民居多,据高老先生讲,古时村中高姓远祖负责看管校场,并定居校场旁,逐渐繁衍为村落,高姓后代共分五支,一支迁本县西关,一支迁本县高家坡村,余三支皆在本村。经查,井陉高家坡高氏祖是明正德年间(1505—1521年),从校场迁入。由此可见校场村建村年代久远,确为古村。</p><p> 下图为现荆蒲兰村村口的牌坊。</p> <p>  校场(亦作“较场”),古时候操练或比武的场地,一般每个兵营旁都会有,只是大小不同。</p><p> 唐·李濯 《内人马伎赋》:"人矜绰约之貌,马走流离之血,始争锋於校场,遽写鞚於金埒。"校场是争锋相对的地方,是比武之地。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淳熙己酉十月二十八日,车驾幸候潮门外大校场大阅。"用现在的话来说,皇帝在校场检阅部队。</p><p> 下图为在网上搜索的校场图片。</p> <p>  校场村中的校场何时所建,规模多大,从现有的书籍中未能找到。从校场村向东沿河边小路走三里路,就可达天长镇,即所谓的“唐宋古城”天长古城。</p><p> 2005年,“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的井陉县,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为“千年古县”。作为当年全国首家“千年古县”,其依据主要之一就是井陉县域内的天长古城文化遗产。天长镇自古以来就素有“晋冀交通咽喉”之称,唐朝起即名为天长镇,置天长军,在镇内设置军使衙院并驻有军队以及管理驿务官员,成为河北西部军事重镇,并建有城池。唐末藩镇割据,此地为军事要隘。五代后晋时,又改为天威军。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县治所迁至天长镇,遂在唐天长城的基础上,重新建城,城墙为土筑。并设有东、南、西三个城门。由此这里就成为太行古径、绵蔓河畔的一座兵城,一座重要的军事堡垒。天长镇这座古代的兵城,历经多次战乱。经历过五代的晋赵之战、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金元之际的史天泽大战武仙、明代李自成之乱、清代的庚子之役、晋奉大战、娘子关保卫战等无数次战争。这些,或多或少都会离不开练兵、阅兵之所-校场。</p><p> 校场比武打擂在冷兵器时代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但井陉校场的比武打擂未见文字记载。只在百度中搜得清光绪年间,井陉水窑洼村于跃滨被皇封五品,曾在县城校场比武打擂中夺得第二名的好成绩。</p><p> 下图为清雍正版《井陉县志》城图,在城图西北角可以看到标注的校场位置,演武厅。</p> <p>  校场何时建造并使用虽无记载,但天长镇西距校场只有三里,并且是通往山西娘子关的必经之路,属秦皇古驿道西支线,或许唐代的天长军及五代后晋的天威军就开始在校场村这个地方设置校场,操练官兵了。</p><p> 校场的最早记载是明代,该村现存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龙王庙碑上已有"校场"之名。据明嘉靖年巡按西关御史王世翘1560年编著《西关志》固关卷教场篇记载:“故关新城(现固关)原无教场,参将旧在井陉县驻扎,每遇防秋及上司搜临本关,军士俱于该县西门外较场内操练”。清雍正版《井陉县志》兵防篇记载:“于霜降时在城总练于前三日传递四路练长,练长传递各门兵,齐集较场。邑令点视训练,谕以尽则,严查匪类。”说明不但驻守井陉县的官兵在教场村中的教场训练、受阅,而且驻守固关的官兵当时也会在此训练、受阅。</p><p> 下图为雍正版的《井陉县志》中的井陉全县图,图中可在县治西侧看到旗杆及旁边的较场。</p> <p>  历史上,在校场村这个位置还发生过一场战争,据民国二十二年《井陉县志料》记载:“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秋七月,赵人乱。其帅田宏正为其下王庭凑所弑,裴度奉诏率诸侯之师问罪。冬十月,师次承天军。十一月甲午,及王庭凑战于会星(即回星,今县治西三里较场村。),败之。十有二月,入贵泉。”其具体情况是,唐长庆元年(821年)七月,成德(方镇名,治镇州,今河北正定)都知兵马使王庭凑杀成德节度使田弘正,逼迫朝廷授节度使节钺,割据成德抗拒唐廷多次派兵进讨。十月,唐穆宗又命宰相裴度为镇州四面行营都招讨使讨伐王庭凑。十四日,裴度亲率河东兵(承天军)东出娘子关(今山西平定),与王庭凑所部在校场村大战,当时成德军兵强马壮,王庭凑又与幽州节度使朱克融结为联盟,相互支援,裴度战败。十二月,裴度领兵入井陉贵泉村撤退。</p><p> 校场村自古还是古驿道必经之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井陉贯通晋冀,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作为交通通道的驿道,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设施。据民国《井陉县志料》记载,除南北两条古官道外,还有两条支路。其中西支路即由天长镇沿绵河西进,经校场、蔡庄、乏驴岭、南峪、地都达娘子关。在1985年以前的历史上,从天长镇向西到校场、乏驴岭或娘子关,必须从西关出关,沿绵河北岸的路行走而到达。所以,不论商旅、百姓出行还是军队通过,向娘子关方向行进,都绕不开西关至校场的这条沿河古驿道。可从看出,井陉校场不仅是古代的练兵之地,同时,也是守护天长镇这座军镇的西大门。</p><p> 1985年11月贯通的井阳公路,东起井陉贡家庄村西至山西娘子关、阳泉,该路在天长镇北关北口这里,向东在绵河上修建了一座桥,贯通贡家庄村旁的307国道,向西在天长岭上新开一条路直达校场村,绕开了天长镇城镇。其实建设之初这条路叫石阳公路,一九八五年竣工通车。井阳公路后又叫307复线,因一九九五年与新建通车后的石太高速连接,后又叫吴家垴连线,地图上现在一直标着037线。这是一条连接石太高速公路到娘子关的交通线,也是井陉到娘子关沿绵河与石太铁路并行的一条交通线。</p><p> 下图为井陉古驿道路线图和现仍在使用的西关至校场村沿河古驿道。</p> <p>  从天长古城的西门出发,向西沿绵河古驿道向校场前进,开始我们的古驿道之行。</p><p> 现在的西门瓮城城墙及正门均毁,只有门洞两侧的残墙,可以告诉人们曾经的过去。</p><p> 在西门城墙的南侧,偏门振武门保留了下来,并有约10米多长的一段瓮城城墙。门洞上方石匾上的“振武门”三字仍可看清。</p><p> 历史上,校场至西关这段,绵河受夏秋洪水的影响,几经冲塌田地,冲毁道路、民居,甚至关口,造成人员、财产的很大损失。据民国《井陉县志料》记载:“西关,在西门外。为入娘子关之孔道,相传康、雍以前,街市整齐,居民栉比,商业亦颇繁盛。不幸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甲寅),冲去西关阁以及民居半街;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癸巳),绵河大发,又冲去西关街一半。所剩民居,不过两三家;厥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癸丑),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癸酉),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癸未),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相继大水,西关一带情况,更惨不思睹。”以上记载可看到绵河洪水对西关至校场一带的肆虐。至今,西关外民居仍然是不多。</p> <p>城门洞下一对雕刻精美图案的石柱。</p> <p>向南出振武门</p> <p>  振武门,提振士气,崇尚武力之意。是驻守天长的军队每日去校场操练要经过的城门。</p> <p>  出西关向西</p> <p>  现在校场村的民居,沿山坡拾阶而上,村房不大,约130口人,现估计己到不了了,村南为井阳公路,再南就是宽泛的绵河。水流不大,但河床挺宽。</p> <p>  在村南井阳公路旁顺土路向下,便到了离公路三、四米低的河滩。听高老先生介绍,镜头前的这片滩地,在以前和公路是一样高的,他听老人说,此地号称十亩坪,校场就建在十亩坪上,规模和建筑己不知道了。旧时的绵河水,在流过蔡庄村后,水势较猛,流经校场村西南时有子母石岸一段,因子母石岸南北长约十余丈,高丈余,水势受子母石岸的阻挡而减缓并转向南,再向东。也就是古时所称的“回星河”。过去河道并不宽,校场河边种地的人可以和对岸张河西村河边种地的人边干活边聊天。但由于河水的不断冲刷、掏挖,十亩坪又改称五亩坪。以种菜为主,据说所种之菜当时是供给四矿食堂和居民食用的。1966年的一场特大洪水,河水冲过了子母石岸,直接改道向东,将五亩坪及以东的土地全部冲塌,变成了现在的河道。所以,校场的故址遗迹一点也找不到了。可惜,憾之!</p> <p>  河滩上的几间房正是五亩坪的位置,校场的地址就在其附近,该房屋向北正对校场村村落。</p> <p>  图片正中三根电线杆的位置正是子母石岸的位置。只是图片中三根电线杆拍得有些小,要仔细看了。</p> <p>  告别高老先生,进校场村看看这个古老的村庄。旧建筑虽有,但己经不算多了。青砖、灰瓦、石砌墙都能让你体会到旧时曾经的辉煌。</p> <p>  站在村中的高岸上可以看到远处的雪花山,以及山脚下的张河西村、石太铁路。</p> <p>  顺着村中的小路继续向上、向北,就可看到井陉矿务局六采区(原四矿)的旧职工宿舍了,现已无人居住。破败、零乱,但主体结构都还在,估计现在是没人管理,也看不见曾经的红火、热闹场面了。</p> <p>  向西北,就是荆蒲兰村以及曾经的四矿或局水泥厂旧址。</p> <p>  岁月的流逝,曾经的校场己无法找到了,但标记校场的校场村还在,记载的校场历史还在,这或许是仅剩下的一丝记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