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高原》照片背后的故事——林芝~尼洋河

江胜

<h3>《尼洋河风光》</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nbsp; 自从读了陈奎元先生赠送给我的《蓝天白云集》之后,林芝这个地名就驻进了我的脑海中,而且也成了我一直都想去开阔视野的地方。</span>林芝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古称工布,藏语意为"娘氏家庭的宝座或太阳的宝座",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这里海拔低(平均海拔3100米)、景色优美,处处透着神秘。提起林芝,就不得不提起雅鲁藏布江的支流"尼洋河",藏族人称它"尼洋曲"(因为藏语中河为"曲"、湖为"错")。 尼洋河在川藏公路的两侧左右摇摆,在阳光下忽而翠绿、忽而洁白、忽而宽广、忽而狭窄。我们在林芝休整之后,顺着尼洋河一路东去,穿过牧场、掠过草甸,如同在画中行走。当我们行驶到泥洋河的一处漫滩时天蓝水碧,两岸的唐柳疏朗有序……好一副天然的画卷(注:唐柳系唐代文成公主携带皇后所赐柳枝亲手植于拉萨大昭寺周围后,柳树开始根扎高原并不断繁衍。因西藏原无柳树,为纪念唐王朝和文成公主,西藏人民故将繁衍广植的柳树称为"唐柳")。此情此景,顿时激起了我下车拍摄创作的热情。我拿出取景器取景并寻找到合适的拍摄位置后,让助理程小克拿出一台林好夫617相机配180mm镜头,支好三角架,我迅速对准面前的景色精准测光,调整好光圈和速度后按动快门……。用两卷胶卷在同一角度拍下了八张《尼洋河风光》,这里的风景大片儿被我收入了囊中。</h3> <h3>《尼洋河风光》</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说起这组照片,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往事:那是2012年7月4日,我跟随李成玉先生组织的"边疆情 边疆行"团队来到西藏拉萨时,西藏自治书记陈全国先生会见了我们。在叙旧的间隙,我向陈全国书记赠送了《触摸高原》摄影作品集。当陈全国书记看到我拍摄的西藏风光作品时大为赞赏,并希望我们的摄影作品能更好地为推介和宣传西藏服务。我代表"边疆情 边疆行"团队当即表示,将特意选赠一些照片给西藏自治区政府。(回北京后就安排助理程小克装裱了34幅有关西藏的风光作品发往自治区,这些照片至今还悬挂在西藏自治区政府办公大楼内。)&nbsp;</h3> <h3>《尼洋河晨雾》</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2018年我接到了当年在西藏接待过我们一行的西藏自治区政府秘书长朱强先生的电话,特意请我再放大制作了这幅《尼洋河风光》,挂在了自治区主要领导的办公室内。(注:因这位领导曾经在林芝工作过,对我这幅照片情有独钟。)</h3> <h3>《尼洋阁》</h3> <h3>(送西藏自治区政府照片图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