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堂何处不春风

大山之子

<p>  蒋堂,是我军校毕业以来在基层工作时间最长也是很值得留恋的地方。 </p> <p>  记得那是2017年5月29日(端午节前一天)上午,阳光晴好,我刚从宁波出差回金华,还没来得及缓口气就接到去新单位报到的通知,和家人匆匆道个别,带着支队党委和徐政委的殷切嘱托,背着简单的行囊奔赴蒋堂。虽然单位驻扎在蒋堂镇农村——开化村,但我却觉得十分亲切,因为我来自开化县的一个小山村,看到“开化”两个字,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泥土味和田野的芬芳,浓浓的乡情油然而生,似乎又回到了老家,以队为家的心便很快安了下来……</p> <p>  白驹过隙,一晃三年过去了。在蒋堂的一千零七十二个日夜里,和大家庭的兄弟们一起摸爬滚打、并肩战斗、守卫平安,有努力的汗水、受伤的血水也有委屈的苦水和想家时的泪水。在朝夕相处、风雨相伴中见证了大家奋勇拼搏的劲头、敢打硬拼的血性和挥洒青春的无悔以及单位创先、个人争优的喜悦,也看到了有些战友愿望落空、生活失意的无比沮丧和家庭变故时的无助惆怅……这里的一人一事、一岗一哨、一草一木、一点一滴都记忆犹新、历历在目。</p> <p>  在职期间,身为单位编制最大、担负任务最重、历史底蕴深厚、革命传统优良(战斗英雄高升、硬骨头式六连、红九连式连队等)的大队主官,责任如山、使命在肩。和大队党委“一班人”团结一致、如履薄冰、倾心用力建班子带队伍抓落实,结合实际建章立制、定规设律、活用载体等(大队“七项运行机制”、每周“四个一”、创办“蒋堂卫士报”、推行“文化育人 文化建队 文化强基”等),要求也许比兄弟单位高了一些、严了一些、节奏也快了一些,有时因为工作批评弟兄们多了点甚至狠了点,想起来心里还是挺愧疚的,毕竟大家都不容易都挺努力的!庆幸的是,弟兄们都给予了理解、包容和支持,不问为什么只问干什么,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地抓紧抓细抓实到末端见成效。部队风气正了,建设基础实了,官兵思想好了,体现了很高的党性觉悟和强烈的革命初心,我们绝大部分的党员干部特别是主官都是好样的不错的!2018年,我们举全大队之力、众志成城打造的“春之启航”“夏之扬帆”“秋之收获”“冬之蓄能”系列活动弘扬传统、固本强基、引领发展、展现风采,必将载入史册,大队建设稳中求进,稳中有升,稳中向好。三年征程路,谱写了辉煌也有些许的遗憾,这都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船到中流浪更急”,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抓基层打基础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破解矛盾也要遵循规律,“天要下雨鸟要飞”随他去吧,功过是非留于后人评。“不求尽人如意,但求问心无愧”,大家凭良心做人做事、尽责尽力就好!所有的经历,春风都会帮我们记住。</p> <p>  三生有幸的是,我遇上了一位政治好夫妻、工作好搭档、生活好兄弟——一力同志(人称“刀哥”),来自西施故里——诸暨。两年来,我们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带领弟兄们一起战风雨、共同守阵地、聚力谋发展。工作上以大局为重,生活上以感情为要,心中无私天地宽,彼此真心实意、真诚以待,成了无话不说、亲密无间的好战友、真兄弟。繁忙的工作之余,喝杯兄弟用心用情泡的好茶(以生普为主),品茶香观茶艺学茶道收获不少。大道至简,清茶一杯,闲适淡雅,此时的心是静(净)的。茶余饭后两人倚窗看云展云舒、翠竹幽幽,谈工作聊人生说未来,分享快乐互吐衷肠,闲暇之余一起跑步或散步于足球场、白鹭湖畔、红枫公园里,健身打卡乐在其中……情义常相伴,皆是好时光。相处的日子甚是舒心惬意,乃是我这辈子的缘分和福分!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俩同月生,大女儿洪祯和黄意涵竟然同月同日生,都是9月30日,这份情义注定源远流长、世代相传。</p> <p>  甚感欣慰的是,我们广大战友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蒋堂这片热土上,把卫士情怀根植于田园遍布的绿色军营里,把忠诚镌刻在高高挺立的一岗一哨中。“春之启航”你们看齐紧随,“夏之扬帆”你们劈波斩浪,“秋之收获”你们功不可没,“冬之蓄能”你们蓄势待发,“礼树军魂 仪领前行”你们受益良多。平凡坚守铸就伟大,简单重复体现意志,点滴奉献彰显品格……你们离家千里披戎装,风雨兼程踏歌行;守得万家灯火明,护卫民安世太平,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圆满地完成了除固定勤务之外的兰溪抗洪抢险、国际互联网大会安保、调犯押解、文化试点、疫情防控等诸多急难险重任务。“蒋堂卫士”名副其实,就像大蒋堂的蓝天那般纯洁、纯净、纯朴、纯真,赢得了赞誉值得点赞!我相信,你们经过战斗洗礼与淬炼的火热青春,会更加坚定地勇立时代潮头,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任务实践中增长制胜本领,必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你们选择了在最好的年华做最有意义的事,把青春奉献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不负韶华,锤炼初心,砥砺奋进,你们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希望你们永葆“蒋堂卫士”本色,心善有爱、行善积德,心怀信仰、心存敬畏,走正道、做好人,努力让奋斗的人生更加精彩纷呈,让拼搏的生活更加踏实幸福,一路走过就像蒋堂的田野始终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弥久醇香!</p> <p>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三年来欢天喜地地迎接了三批新战友,也依依不舍地送别了一批又一批的老战友……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光虽然不长,但我们都结下了生死相依、甘苦与共的革命情谊,一天蒋堂兵一生蒋堂人,一时战友情一世好兄弟,这辈子我们不会忘记,下辈子还做战友当兄弟。季度《纲要》考核时,在五公里武装越野的路上帮掉队的弟兄扛把枪,和大家一起负重奔跑,队伍中突然响起“跟上教导员!”,顿时士气高涨、蹄疾步稳,成绩提高了好几秒;任务来临时,和大家一起彻夜坚守、连续作战,拉沙运土把临时岗亭建成了战时哨位,确保了万无一失;每次遇见时,抬手一个庄重的敬礼、张口一声“教导员好”,即将离别时,干部的一句“多亏教导员您平时的教诲”,老士官的一句“不舍得教导员您走啊”,挥泪送别时一个紧紧的拥抱……这些都是我扎根军营、立足本职、砥砺奋进的力量源泉,满满的归属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值得回味,永生难忘!“人生最美是军旅”,在这里我遇见了最真、最纯的人情和青春最美的样子。自觉青春无悔,军旅无憾,人生足矣!大队部平日里对我悉心照顾的晓君、忠瑶、潘琦、涛江、海强等几位小兄弟,在此一并谢过。</p> <p>  “军民团结一家亲”,作为驻监部队,三年来我们和目标单位亲如一家人、融为一条心、共保一个目标,和谐融洽、携手共进、平安无恙。在这里,我有幸有缘结识了目标单位(省金华监狱、第二女子监狱)的很多领导和兄弟姐妹们,还有驻地的婺城区区委区政府、第一、二人民医院以及就近村镇的领导和父老乡亲们,大家对中心工作高度重视、对大队建设全力支持、对广大官兵关心关爱,我们从工作交流到生活交心也结下了鱼水相依的深厚友谊,不论于公还是于私都给予了鼎力支持、热忱帮助,让我倍感幸福满怀、温暖如春,更是感激不尽!“相识一阵子,情义一辈子”,这些恩情永远铭记在心,期待日后有机会一一报答。</p> <p>  “莫问繁花似锦处,亦有风光在乡间。”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有这一方水土,我用双脚丈量过的每一寸热土。</p> <p>  蒋堂是个好地方,我喜欢这里的“景”。美在四季,美于万物,美入心扉。遗憾的是我才疏学浅、文笔见拙,难以把这里的好风光一一诉诸笔端、跃然纸上。借用陶渊明的《四时》之美有过之而无不及: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p> <p>  春来踏青白鹭湖。绿堤两岸莺儿啼、蝶儿舞、蜂儿忙,杨柳吐新,百花争艳,黄鹂鸣春,春景盎然。正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也有“小庭窗前满眼绿,又见新燕衔泥归;春色醉人正中分,飞花逐月更惜春”;夏日赏荷叶村湖,只见“微雨潇潇入莲塘,玉盆琼珠碎却圆;一池青荷满眼绿,亭亭婀娜惹人醉”。入秋风起伤别离,亦是“才思夏日花儿艳,又识秋意草木黄;怎奈时光匆匆逝,枫叶飘零片片情;白鹭成双南飞去,琴瑟和鸣惹人羡;渴盼春暖花开时,相逢更饮一杯酒。”晚秋日落时,偶尔会看到形单影只的白鹭或孤鹜绕着湖面盘旋,不时发出几声凄冷的啼鸣,似乎在呼唤久久未归的伴侣亦或是对已故亲人的无尽哀思吧……淡淡的忧伤,思念断愁肠。冬至山湖观雪景,三年才一回。白山雪皑皑,鹭湖雾蒙蒙;枯草结冰花,桃李挂冻枝。在我看来,白鹭湖的风景不是西湖胜似西湖。“歌言情,诗言志”,“二女人”的一曲 《守候》道出了白鹭湖畔多少风光旖旎、别离情愁,更是繁华落尽,共享人间春秋。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一道风景,景在眼中,你在景中……</p> <p>  蒋堂四时景不同,朝暮亦有别。特别是雨后清新的早晨,漫步在叶村宁静的乡间小道上,小狗在欢快的戏耍,摇头摆尾热情地围着脚边跳跃奔跑,小鸡独自在觅食,路过池塘边偶尔惊得白鹭振翅飞起……旭日在袅袅炊烟中缓缓升起,瞬间光芒四射,阳光普照大地。勤劳的农民伯伯已在田间地头忙碌耕作,雨露滋养着万物,稻秧迎着朝阳抽穗生长,连牵牛花也静悄悄地开了……只有狗尾巴草耷拉着脑袋,也许是被昨夜的风雨吹打后有些略显疲惫,但我想,更多的是在幸福地享受这样美好的清晨吧……我喜欢黄昏时在白鹭湖边驻足,晚风轻拂,看那一轮红日和晚霞染红了天边,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星光点点,金光闪烁,满湖金色,蔚为壮观。偶有散步经过时发出了声响,三两只已经回到巢里的野鸭从湖边的草丛里地窜出,探着头机警地四处张望,然后扑闪着翅膀贴着水面向湖中间游去,留下了一道长长的像小木船划过似的印迹。此时,会有成双成对或三五成群甚至更多的鸟儿从头顶掠过,欢快地向着西边飞去,慢慢地与晚霞融为一体,消失在视线里……早出晚归,幸福莫过于归巢时。道是“夕阳知风情,衬映秋霞满天;岁月忽已晚,共此醉美人心”……美哉美哉!有时却是“水天一色夕阳好,风光无限近黄昏;落日余晖故人情,花落无声伤别离……”</p> 蒋堂是个好地方,我喜欢这里的“静”。没有城里的高楼林立、喧嚣繁杂,也没有街头的车水马龙、熙熙囔囔,只有营区里的号声、哨声、歌声和番号声,附近农户家里传来的公鸡啼鸣、犬吠声和白汤下线过往车辆的喇叭声,平日听蝉鸣闻花香看日落日出,难得的清心清静。蒋堂真正的静是在半夜三更或拂晓前起来查哨时,空旷的乡村道路上除了自己的脚步声,静的可以听到心跳。路边草丛里蛐蛐的叫得正欢,走近时片刻安静了下来,显得更加寂静。可谓:钱塘潮起浪冲天,蒋堂月夜静如水;闹市喧嚣不复存,听闻草虫鸣几声……春日乍暖还寒,遇到雨夜,唯有风声雨声声声入耳,风雨迎面吹打在脸上和撑伞的手背上冰冷刺痛。有感而发:风雨夜归人,何惧风雨行;浸衣骨更硬,刺骨志更坚。想想我们的战士寒来暑往日夜坚守在高高的哨位上,又该经历了多少个这样的风霜雨雪夜,确实辛苦不易。夏夜凉风习习,空气中飘荡着稻花和蔬果香,鱼塘边可以听取蛙声一片,甚是悦耳,道路两旁的樟树上偶尔会有不知名的鸟儿发出“啾啾”的梦呓声,安心而恬静,这样的夜晚查哨还是别有一番风味的。秋夜踩着脚下的枯枝落叶,“咔嚓、咔嚓”声显得特别刺耳,抬头望夜空,一轮明月挂天边,两地遥望寄相思,有些清冷与孤寂。“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此时乡愁便涌上了心头,戎装在身二十余载,多少月圆难团圆。随赋:今夜蒋堂月儿圆,七尺男儿把家想;春秋几度难聚首,家国有责双肩扛。铮铮铁骨何所惧,每逢佳节亦思乡;韶华将尽别有秋,盼得花开喜团圆。初冬的夜里有时从不远处山坡上传来几声猫头鹰发出“咕…咕…”的叫声,月黑风高夜愈显冷静凄凉,不禁打了个寒颤。凌晨三四点,经常会在路上遇到三五辆电动三轮车开过,透过浓浓的雾气可以看到车上摇晃的簸箕和刚摘的蔬菜,那是菜农们趁着夜色赶路,想在天亮前送到菜市场,期盼着能卖个好价钱。突然想起农村有句俗话:天上掉钱也要起早捡。生活很艰辛,大家都是奔跑者,也是追梦人,只是走的路不一样,追的梦不一样罢了,不论如何,勤劳朴实都值得敬重。三年来,我已经记不清多少个这样的月夜奔走在去查铺查哨的路上,有明月高悬也有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有秋高气爽也有寒风凛冽的夜……只知星空不问赶路人,但愿岁月不负有心人。 <p>  蒋堂是个好地方,我喜欢这里的“净”。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田野村庄、民风淳朴、宁静祥和,空气里飘着花香,是清新干净的,可以大口呼吸。这方水土的“净”滋养了人际关系的“净”,没有冗杂的人情世故,少了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卸下伪装,返璞归真,做回真我。不论是外部军民鱼水还是内部战友手足,简单、纯粹、干净、纯洁。平常在营区外面遇见认识的,热情的握手寒暄问声好,不认识的也相互点头致意打个招呼,相处友好、和谐友善。倍加珍惜和战友们有缘在大蒋堂一起相处共事,不论是主官之间还是上下级,坦诚相见,以诚相待,清正为人,廉洁用权,时刻想着自己就是农民的儿子,不能忘了“兵之初”,更不能忘了本丢了根。尽己所能给大家创造平台、助力出彩,带兵更育人,成长更成才,先后十多名干部得到提升,立功受奖、考学入党、学技术等不下百余人,始终出于公心,秉持公道,在亲、净的官兵关系中纯洁了生态,更巩固了情谊。实践证明,部队的好风气就是官兵的好福气。大蒋堂,没有雾霾的天空真蓝真美真好!愿蓝天白云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p> <p>  跟随我一起的还有一位无言战友、已经陪伴了我走过近八个春秋的中华田园犬“旺旺”,年前出走一直未见踪影,也许再也回不来了,就让他继续忠诚地守候在大蒋堂吧,他只是提前离席了。好兄弟去年年初赠送的美系秋田犬“莫莫”才五个来月得了细小,已长眠于哨兵上下哨的必经之路——下汪湿地公园一处长满狗尾草和野菊花的山坡上,虽然时间不长,但毕竟都来世走过一遭,有欢乐有悲伤也是有感情的……希望拉布拉多犬“帅帅”健康平安地好好活下去,给大家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尽好狗狗的责任,不辱使命,守护好人间平安喜乐。</p> <p>  “正当谷雨弄晴时,一年弹指又春归”,我这身橄榄绿也将随春归去。虽然:春光依旧美,却是无心赏;莫问其中意,恐是无人知。“似水流年终不忘,青春年华献国防”。从懵懂的热血青年到而今不惑之年,在组织的栽培、领导的关心、战友的相助和亲人的支持下,我从一名农村娃成长为武警中校警官,始终心存感恩勤勉敬业,把工作当事业干,把部队当家爱,把战友当兄弟待,有情结、有情怀、有情感。不为当多大官,只为能多穿几年这身绿军装,为自己热爱的部队、钟情的事业燃烧青春、多做奉献。22年风雨路,年少光阴不虚度,离家千里守南疆,六年幸得回家乡,饱经雨雪风霜,尝尽酸甜苦辣,历经生死离别,虽苦犹甜,无怨无悔。22年岁月长,不是不爱,人生总有些无奈;不是不努力,前行路上有阻力,纵有万般不舍只能面对现实。当定下决心提出转业时,心是痛的,多少个夜晚辗转难入眠,又有多少次梦里醒来泪湿巾。唯我心知:春风十里不如你,难舍难离是军旅……</p> <p>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一说“高官之路蒋堂起步”,在这里告别,也在这里重整行装,蒋堂还是个梦想启航的好地方。虽不为高官厚禄追名逐利,但至少积蓄了“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力量。“雄关漫道真如铁”,22年从军路,“而今迈步从头越”,2020年翻篇归零。今日卸甲不卸志,军魂依然,使命依旧,我还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好战士,只是换了套服装换了个战场,继续脚踏实地当好人民的勤务员;明日依依不舍向后转,仍然抬头挺胸向前看,初心不会忘,本色永不褪,步伐愈铿锵,回到地方天地宽。虽然心有怀念,也要笑着前进,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p> <p>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耳边已经响起了一听泪水就会在眼眶里打转的驼铃声,该是说声“再见”、互道“珍重”的时候了。让我再看一眼这熟悉的像家一样的营院,再听一遍百听不厌听了还想再听的军号和番号声,再穿一次穿了这辈子就不想脱下的绿军装,再敬一个敬了却永远舍不得放下的军礼——致敬我心爱的军旅,致敬我亲爱的战友,致敬一路陪伴我走过的家人和亲人,致敬我澎湃火热的青春,也致敬蒋堂这片热土和所有亲朋好友……祝福您们:一切安好,诸事安顺,幸福安康</p> <p>  昔日披甲执戈战沙场,今日春风作伴把家还。别了,蒋堂,此去再来已是客,往事如风入梦里;别了,军旅,且留一抹绿,永驻我心间……</p> <p> 大山之子</p><p> 2020年5月6日凌晨于蒋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