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p><p>2018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第73周年,我的父亲是一位参加了抗日战争的老同志,在反抗日寇侵略的战争中,虽然他没有亲手拿枪杀敌,但也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出生入死,在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中几次遇险而后生,在纪念中华民族解放战争伟大胜利的时候,我把他的回忆录整理并发表,以示对他老人家的深切怀念,并纪念那些为了民族解放而壮烈殉国的英雄们。</p> <p><br></p><p>敌后战旗</p><p>——记在日寇严密封锁下的华北新华日报</p><p> </p><p>王构和</p><p> </p><p>1939年1月1日,是中共北方局领导下的新华日报(华北版)正式创刊的日子,50年后的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怀念为党的出版印刷事业流血牺牲,献出了宝贵生命的同志们,怀念在敌人严密封锁下坚持斗争的华北新华日报。</p><p><br></p><p>华北新华日报是中共北方局的机关报,也是我党在敌后区域创办的第一张铅印的大型日报,1939年1月1日在山西省沁县后沟村创刊。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杨尚昆同志曾高度赞扬:“《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努力,替我们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开辟了敌后新闻事业的新纪录。”报纸创刊时为四开四版,隔日刊。报纸一出版,发行量就达两万份,一年后达到5万余份,成为我党我军进行抗日宣传的重要喉舌,被誉为华北敌后战旗。</p><p> </p> <p>1938年3月我在榆社县抗日县政府八路军工作团当勤务员,同年11月来到华北新华日报社,跟随铸字师傅刘德顺学习铸字工作,日寇侵占华北以后,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日趋严峻,我们报社不得不在沁县、辽县、武乡县之间转移,后来迁到了河南省涉县桃城。</p><p><br></p><p>华北新华日报办报之初,因太行山根据地条件艰苦物资匮乏,纸张、油墨等印刷物资大部分都从敌占区采购, 1939年7月,日军占领长治后,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严密封锁,实行了“囚笼政策”,妄图从经济上瓦解、搞垮抗日根据地,造成根据地的纸张、铅字、油墨等印刷器材严重短缺,渐至无以为继的地步。但是困难吓不倒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为了保证新华日报的印刷和发行,我们报社的印刷工人们克服了各种困难,没有材料自己找,没有工具自己造,没有动力用人力,想尽一切办法完成了印刷任务。</p><p><br></p><p>当时我华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只有新华日报社有一台铸字机,不但给报社铸字,还担负着一二九师、太岳军区、冀南军区及晋察冀边区印刷厂的铸字任务,因此铸字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印刷需要大量的铅字,但是由于敌人封锁严密材料匮乏,我们的铅铁原料远远不能满足铸字工作的需要,在那极端困难的日子里,铸字工人们开动脑筋,把从寺庙里找到的锡铁香炉、蜡钎和从老乡家里买来的锡铁酒壶收集起来,再加上点锑熔化成铅水使用,那时候大家把铅铁材料看的比金子还要贵重,就连用锉刀磨挫铅字时掉在地上的铅末也要收集起来,熔炼成小铅坯再铸成铅字反复使用。</p> <p>华北新华日报社使用过的铸字机</p> <p>华北新华日报的木刻版报纸</p> <p class="ql-block">印刷部部长周永生(上排右一)和同志们在太行山根据地</p> <p>周永生在延安留影</p> <p class="ql-block">有一次,报社印刷部长周永生派我和师傅刘德顺去送铸字机和几块从敌占区采购来的旧铅版,我们牵着驮着铸字机和铅版的毛驴正遇上清漳河涨水,因报社急需铅字我们不敢耽搁,刘德顺师傅和我就把衣服顶在头上准备淌过清漳河,不想淌到一半时上游的山水突然冲了下来,河水湍急一下子暴涨过了胸口,我们俩都不会水,只得紧紧抓住毛驴的笼头和驮架才挣扎着泅到了对岸,但衣服和鞋都被河水冲走,驮铸字机和铅版的篓筐也掉到了河里,洪水过后,我们两人光着身子走了五六里路找到了几个老乡,请他们帮助从河里捞出了铸字机,又向他们借了两条破裤子,这才一路光着脚走回了报社,终于完成了任务。</p><p class="ql-block"> </p> <p>华北新华日报出版的报纸</p> <p class="ql-block">由于新华日报采用的是活版印刷,铅字每天都要在沉重的铁滚筒底下滚动几万次,铅字损坏了,因为没有铜模铸字,损坏的铅字无法补充,有时印出的报纸字迹不清,造成了糊版,大家都很着急却没有解决的办法。</p><p class="ql-block">1939年春天,在祭刀岩村由王显周、周永生、张建功和韩进生等几位同志,利用云母粉、粉连纸和猪鬃自制成大板刷,又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制成了铅版纸型,这样一来既可以永久保存纸型,旧铅字、旧铅版还可以回炉铸字连续使用,使铅铁不足的困难暂时得以缓解,这次研制的成功得到了朱德总司令的嘉奖和表扬,还奖励了报社几百斤小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报社在山西省武乡县大坪村时,印报纸用的是老五号铅字,排版占的面积大,铅字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字体磨损严重,影响了报纸的质量,鉴于以上情况,报社领导决定改用小五号铅字排版,可是印刷厂没有小五号铅字盒和小五号字铜模,于是在周永生部长的带领下,铸字师傅刘德顺、刻字师傅宋亮珍和小炉匠韩进生反复进行了研究试验,先试制出了小五号铅字盒,铸出了小五号铅字坯,再由宋亮珍用手工一个一个地刻成小五号铅字,然后用铸字机翻成阴字做出字模,铸成小五号铅字,再一个个的用手工修整成合格的铅字。那时候铸字工人们每天要用锉刀磨锉几千个铅字,有的人手指头都磨出了血,十指连心疼痛难忍,但是大家用布条把手指头包缠起来坚持工作,保证了报纸印刷的正常进行。</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报社装订报纸、书籍没有裁纸机,我们就用切菜刀式的小刀一刀一刀的裁纸、裁书,订书缺少麻线,我们就用裁下来的纸边捻成纸捻代用。根据地的粮食十分紧张,而装订工序却需要使用大量的浆糊,我们为了节约粮食,就把榆树皮磨碎再掺和一些面粉熬成糨子进行装订。</p><p class="ql-block"> </p> <p>华北新华日报使用过的印刷机</p> <p class="ql-block">由于日寇不断的对根据地进行扫荡和封锁,再加上又遭遇了大旱和瘟疫,造成根据地的粮食严重歉收,部队和老百姓的生活非常困难,因病饿而死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了充饥,人们把村子附近的柳树叶槐树叶全部吃光。当时根据地的印刷机器都是用人力来摇动的,印刷工人们每天要摇动笨重的印刷机印出几千份报纸或者书页,工作十分辛苦,上级为了保证报社印刷工人们的生活,每天发给大家1斤粮食(16两制),有时拨发的黑豆、玉米和谷子无法加工,只得整粒煮熟来吃,即使这样,有些饭量大的同志仍然不够吃,但是为了支援灾区,我们坚持每人每天节省下二两粮食来支援根据地的老百姓。那时报社的印刷工作非常辛苦,我们每天工作十个小时,没有休息日,下班后还要开荒种地,或到山上野地去挖野菜,报社当时规定每人每天要交给伙房2斤野菜,再把野菜和粮食煮在一起吃,时间长了吃得大家嘴里起了血泡,大便干燥憋得肚子疼痛难忍。在敌人严密封锁下,根据地的棉花布匹也非常紧张,我们在报社几年中只发了一套黑粗布的棉衣和一顶毡帽,因我们和部队的服装颜色不同,根据地的百姓们都戏称我们是“黑八路”。</p> <p>华北新华日报的工人们正在山沟里排字</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环境危险,生活艰苦,工作紧张,但在中共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的领导下,华北新华日报始终把因陋就简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贯穿在工作之中。报社社长何云,副社长杜毓云,经理部长王显周和副总编韩进同志经常来到印刷厂和工人们一起倾谈,和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困难。总部首长也非常关心报社的工作,朱总司令到报社视察后,也写信给予鼓励:“继续提高创造热忱,不断克服可能到来的任何困难,使敌后的文化工作,更益前进!”</p> <p>朱德总司令在太行山</p> <p>父亲和同志们在晋察冀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日寇为扑灭我太行山根据地的抗日烽火,对我八路军总部和后勤机关所在地进行了铁壁合围和长途奔袭,在这次反扫荡的战斗中,左权将军壮烈殉国,报社社长何云同志英勇牺牲,报社的干部、工人中有40多位同志惨遭敌人杀害,至今我眼前还时常闪现出他们的身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月上旬,根据地的军民在彭德怀副总司令的指挥下浴血奋战,终于粉碎了日寇的铁壁围剿,华北新华日报社也渡过清漳河转移到了河南省涉县桃城村,6月23日,敌人扫荡的狼烟还未散尽,新的一期华北新华日报就出刊了,同志们擦干了眼泪,止住了悲痛,振作起精神,在这里又重新开始了华北敌后的新闻出版工作。</p> <p>座落在左权县麻田的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如今50年过去了,回顾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解放了全中国的光辉历程,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这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千百万英雄的流血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1989.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