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5月11日上午,盘龙区茨坝幼儿园全体教师继续围绕“《指南》背景下五大领域教法研讨”展开深入学习。今天的研训活动由我园区级骨干教师太江艳老师围绕“《指南》背景下幼儿数学认知目标解读”展开分享与交流。交流分享中,太老师从幼儿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包括的内容方面、数学对幼儿存在的价值、幼儿数学领域目标分析三大个方面,详尽、系统地进行了分享交流。继李老师和韩老师分享交流之后,又开辟了数学领域的新天地,以自己独到的见解,引领老师们从理论到实践都获得许多启示。</p> <p> 儿童早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是指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自发地或在成人的引导下习得数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认知能力的过程。它强调儿童对自己周围环境中的数学问题的关注和兴趣,强调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知、体验和操作活动理解数的抽象关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p> <p> 研训活动一开始,太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了第一点:幼儿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主要包括的方面和第二点:数学对幼儿存在的价值。这些是在韩老师讲过的基础上,再为大家做个巩固,方便老师们加深映像。</p> <p> 接下来,太老师着重为大家讲解第三点:幼儿数学领域目标分析。也紧紧扣紧今天交流的主题,从学习品质目标和数学认知目标两个方面做出详细的分析与讲解。</p> <p> 对数学领域目标的分析,从关于“学习品质”的解读开始。</p> <p> 具体到幼儿数学教育中,学习品质目标包括数学学习态度和数学学习习惯两个方面。</p> <p> 要培养和保护幼儿的数学兴趣,就需要教师引导幼儿注意到数学在自己生活中的运用,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在数学游戏中,教师应提供幼儿喜爱的操作材料,以满足他们操作的愿望;提供幼儿自己掌控操作过程的机会,让幼儿享受到完成操作、获得成功的快乐,进而逐步地将幼儿的兴趣点从活动的形式和过程转向活动的数学内容上。</p> <p> 那么具体到《指南》当中,数学领域的目标着重于数和形,分为“数与量”“图形与空间”两个部分。太老师也强调,这是儿童早期数学认知发展的最核心内容。</p> <p> 在对三条目标的理解上,我们要避免一些误区,三条目标不能直接的用作幼儿园具体活动内容,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同时要注重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不能片面强调和追求在某一方面和几个方面的发展。</p> <p><b style="font-size: 20px;">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b></p><p> 从发现数学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到在生活中解决问题,再讲到了感性经验和兴趣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p> <p> 老师们的话匣子也打开了,谈到了引导孩子从生活中自己的小事做起,比如手套,袜子,鞋子,碗筷等配对,自己家的楼层,门牌号,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乘坐公交车,区角材料的摆放等,都离不开数学。所以,数学本身就隐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p> <p><b style="font-size: 20px;">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b></p><p>主要包括:量的比较、基数概念、序数、集合比较、家教运算、交流表达、表征七个方面。</p> <p> 每一个目标,都要它停留在眼前,从第一眼到曙光初现开始,一直保留,慢慢展开,直到整个大地光明为止。在这几个点的阐述中,太老师讲解得比较具体,每一个小目标,都具体到大中小班每一个年龄段,这样不仅为老师理解目标提供了便利,也更好的指导老师们在选择活动和制定目标时能具体,能更好的落实目标。</p> <p><b style="font-size: 20px;">目标3:感知形状和空间关系。</b></p><p>着重形状的学习和空间能力的发展。</p> <p> 在形状和空间两方面,也对小中大班不同的年龄段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从小班到中班,再到大班,每一个层次都是在上一个层次的水平上有所提升,一次次不断积累,不断从量变到达质变。在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出不同要求是,也对教师提出了相应要求,教师也问根据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根据活动和各班幼儿水平,提出相应的活动目标,才能一步步引领孩子朝着目标前进。</p> <p> 从数学认知的内容来看,三条目标都强调了儿童在感知层面体验和学习的重要性。儿童早期的数学学习的感知经验确实很重要,它是形成数的抽象概念的前提,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涉及对事物之间抽象关系的认识,因而数学学习光有感知经验还是不够的,它只是第一步,对感知经验的反思和抽象才能帮助儿童真正理解数的概念和数量关系。</p> <p>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不管数学是怎样的千变万化,最终都会回归于生活之中。</p> <p> 研训过程中,老师们潜心学习、认真思考、边听边记、边思边悟、积极参与、氛围活跃、收获颇多!</p> <p>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好的记性,也是会有淡忘的时候,只有用纸笔把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再不断的印客在自己脑海里,才能真正的留下属于自己的财富。看,老师们是多么认真的记录着这美好的、有价值的“数学”。</p> <p> 美好的时光在太老师的精心分享中悄然流逝,接下来由咱们李副园长为这次的交流分享作最后的总结。</p><p><br></p> <p> 学无止境,其乐无穷,不断引领我们通往专业成长之路。指导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继续通过知识的沉淀,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在学习中大家携手与共期待疫情的乌云散开,相信我们每个人定能带着愉悦的身心和对生活的感恩美好欢聚,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更好的孩子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