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河边镇在解放前属五台县管辖,五台县境内有著名的古八处风景名胜,清《五台县志》载《西江月》一首:“阁岭白云似卧,林泉晚照人家;峰山无树落松花,西望河阳月挂。朝看黄维雨霁,河边落燕交加;槐荫春色更堪夸,东冶秋光如画。”说的是五台县境内八处佳景。后来演变为:山城夜月,阁洞穿云,茹湖落雁,龙湾烟雨,河边归燕,槐荫春绿,东冶秋黄,石窟跃鱼。</p><p><br></p><p>河边镇是原五台县的南大门,村北是大山豁口,滹沱河从此流入县境。河边一带地势平坦,气候温和,燕子最早飞来,成群结队落在一座高高的土堡子上,而其他其它地方均不落脚。燕子的到来给白雪覆盖的五台山报告了春的讯息。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堡子叫成“燕落堡”。</p><p><br></p><p>有《河边归燕》诗为证:</p><p>旧年熟客又归来,夹岸桃花次第开。</p><p>山嘴俊音知汝噪,河边嫩绿是谁裁?</p><p>衔泥雏燕檐间憩,嗅草耕牛垄上回。</p><p>夜半东风五更雨,滹沱春信到台怀。</p><p> 2020.5.11.整理</p> <p>燕(Swallow)是雀形目燕科74种鸟类的统称。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燕子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在树洞或缝中营巢,或在沙岸上钻穴,或在城乡把泥黏在楼道、房顶、屋檐等的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每产3~7卵。</p><p>燕子一般在4~7月繁殖。家燕在农家屋檐下营巢。巢是把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粘结而成,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破布等,还有一些青蒿叶。巢为皿状。每年繁殖2窝,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每窝产卵4~6枚。第二窝少些,为2~5枚。卵乳白色。雌雄共同孵卵。14~15天幼鸟出壳,亲鸟共同饲喂。雏鸟约20天出飞,再喂5~6天,就可自己取食。食物均为昆虫。</p> <p>“暮春之时,燕子来归。因身形昳丽,燕子自古以来就被人所喜,《诗经·北径风》有言:“燕燕于飞,颉之颃之”。颉是向上飞,颃是向下飞的意思,虽寥寥数字,却栩栩如生,如目之所见。”因燕子双栖比翼,犹如人之伴侣,故宋人晏几道诗云:"落花人独立,微风燕双飞”。清恽寿平所绘《燕喜鱼乐轴》中,燕子穿林,游鱼逐浪,双飞之景更是典雅清新,让人念及“微风燕子斜”之佳句。</p><p>民以食为天,然而嗜吃如命的中国人,却一直没有对燕子下手,盖因燕子是富贵之鸟,人皆敬之。古人言:“燕子不进愁家门”,这里的愁并不是愁苦,而是说不幸福,而燕子又如何分别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看家里安静不安静,会不会吵架,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就是这个道理。安静的环境,燕子会视为安全,所以家庭和睦才招引了燕子这样的关键。</p> <p>燕子是一种很有灵性的精灵,人们与她们一定要和谐相处,不能惊扰她们的筑巢孵化下一代,否则就再也不会回来了!随着时代变迁人口增加,燕落堡不再是河边四村边的孤立高耸的土崖,被新修的民居围在中心,加之环境污染噪音干扰等诸多因素影响,春天燕子归来落在堡子上筑巢、安家的景像,已经是一个不可能再现的美丽传说啦!</p> <p>近日,在工友曲秀生的陪同下,用手机拍摄了一下河边镇古堡之一的燕落堡。堡子原来在河边四村的最北边上,一进村口远远的就能看到它。记得小时候经常到堡子边上高高的土崖根下刨点和煤糕用的胶泥。现在堡子四周围都是新盖的居民住宅,回头再看一看堡子就像一个土疙嘴,根本没有小时候记忆里边那么高大了!一切变得那么遥远陌生,只有那高高的堡门矗立在那里,让你确认这就是河边镇有名的燕落堡。</p> <p>1958年10月26日,志愿军司令员杨勇率领志愿军总部和在朝鲜的志愿军部队一起撤离朝鲜,凯旋回到了祖国。至此,包括志愿军总部在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结束了使命,成为了翻过去的历史一页。</p> <p>1958年志愿军从朝鲜撤离回国以后,部队曾经分散在全国各地进行休整,我们河边镇各个村就有好多志愿军战士住在村里老百姓家里。那时候燕落堡里边家家户户凡是有空房子的都住上了志愿军,这是堡子里历史上人口最多、最红火热闹的时期。</p> <p>这是给堡子上供居民吃水的唯一的水井,现在已经不用了。</p> <p>堡子上修建有一座观音庙,据堡子上的老人讲,这是村里最早的观音庙。</p> <p>曾经声名远扬的燕落堡,我们今天再去探视它,满目疮痍到处都是残檐断壁一片荒凉,堡子里现在只有三五户人家居住,大多数人家搬到村里开发的宽敞明亮、通水通电有暖气有卫生间、干净卫生的住宅小区楼房里,或者为了小孩子上个好学校,买了县城里学区房去住,或者为了照顾小孙孙小外甥到外地与儿女居住,对老宅子没有精力财力去维修管理,任凭风吹日晒雨淋倒塌,对老一辈人来说,看着祖祖辈辈传下来,自己一辈子辛辛苦苦打闹下的家业,就这样败落废弃,可以说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啊!</p> <p>河边中学老三届的同学里边有在57班的王东府(去世)、58班刘虎成等人就在燕落堡上居住,这就是刘虎成家的院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