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爷爷的这幅画像,是老伴儿1965年画的。那时他为了报考中央美术学院,还差一学期就毕业,他却退学了。继父眼看着他毕业后放着技术员不当,又回家吃饭,十分恼火,让他自谋生路。老伴儿只好到街道办事处申请办了《营业执照》,靠画像谋生。机縁巧合又遇见了我,我让他给爷爷画了这张像。</h1> <h1> 爷爷念过私塾,在穷乡僻壤目不识丁的乡亲们眼中是位“饱学之士”。他毛笔字写得好,每年春节村里家家户户都来求他写春联。当家家户户都贴上红红火火的春联“福”字的时候,爷爷不忘在红纸上写个连在一起的“酉”字贴在他的锡酒壶上,不管酒壶怎么放,都有一个酉字倒着,寓意“倒有”,倒有、倒有,越倒越有。<br> 爷爷喜欢读书,尤其喜读医书,是自学成才的中医。爷爷收集的偏方、验方都很灵验,擅长看妇科和儿科。左邻右舍乡里乡亲有了病爷爷就去解危助困。尤其是小孩子不会讲哪里疼,爷爷一番摸脉、看手指、看面部、看舌苔,问妈妈孩子的症状之后再配小药,孩子很快就痊愈了。因此,博得乡亲们的尊敬。爷爷排行老四,他在当地被尊称为“四爷”。<br> 在爷爷装药的小木箱上,贴着一张纸,是他用毛笔写的一首诗:“暑退金风觉夜长,蝉声不住送秋凉,东篱满目黄花绽,雁过南楼思故乡”。落款是:玉峰,号绿野山人。我让爷爷念给我听,并问这是什么意思。爷爷说,这是一首重阳节时思乡的诗,他一句一句讲给我听。然后,又给我讲什么是重阳节。自古以来,过重阳节时不但有呼朋唤友登高游玩、把酒赏菊等一些礼俗,更重要的是触景生情,要抒发思亲思乡之情。随即,爷爷教我背唐代诗人王维那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并给我讲了王维和他的一些名句。爷爷微合双眼,有腔有调地吟诵着,我听了似懂非懂。爷爷还告诉我,我们的老家在天津府盐山县大王家庄。太祖那一辈兄弟几个人逃荒来东北,路上失散,不知其他兄弟的下落。他写这首诗,是思念故乡。我这才理解,他为什么曾教我和哥姐们背家谱,记几位太祖父的名讳和排辈分的二十个字。爷爷说,遇到姓王的,通过唠嗑,如果排辈分的二十个字对上了,就是我同族同宗的家人。<br> 我自幼丧母,爷爷和奶奶特别疼爱我。爷爷常利用带我一起种地挖野菜的时侯,教我认中草药。什么车前草、蒲公英、野黄连、大活、益母草等等,都是那时候爷爷教给我的。爷爷对治疗疖、疮、无名肿痛很有奇招,他自己熬膏药。别人的膏药大多是黑色的,爷爷熬的膏药是红色的。我问过爷爷,他说里面放了樟丹,有解毒止痒、收敛生肌之功效。有时候爷爷也给人画疙瘩疖子。他用墨在患处画符,一边画,一边念念有词,最后还吹口仙气儿,大声说:“日出东方,四大冥王来收疮,不出脓不出血,自消自瘪!”其实,爷爷念的那些是为了安慰求医的人,相信会有神明相助,真正起作用的是爷爷自己用药炮制的墨,它有解毒消肿的功效。爷爷希望我继承他的衣钵,学习治疗疑难杂症,可是我从小怕虫子,每年夏天都得被淘气的弟弟拿虫子吓哭几回。看见爷爷往配的膏药里放斑蝥、蜈蚣,吓的胆战心惊,望影而逃,哪里还顾得去记什么成分、剂量、制作方法!<br> 1955年城里大批招工。爸只身一人进城找工作,在工厂当了工人。在工作稳定后,他回乡下把爷爷、奶奶、四伯全家和我接到城里。爷爷是个闲不住的老人。进城后,他在郊区工厂的围墙外边,开荒种瓜种菜,不但自己家吃,还送给邻居。秋天,爷爷说正馋苞米呢,没牙啃不动。我把嫩苞米用擦菜板擦成米浆拌好调料,再用苞米叶子包好上锅蒸熟,给爷爷吃。爷爷咧着没有牙的嘴笑着夸我聪明!爷爷除了种瓜种菜,还拎个铁钩子到处捡废品,到废品收购站把废品卖了以后,除了自己留点儿零花钱,还买中草药和贴补家用。他配好药给病人吃,治好了也不收钱。那时候家里只有爸爸一个人上班,养活十几口人,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年迈的爷爷没开过“小灶”,一直和我们吃大锅饭。只有年节才吃饺子,爷爷高兴得像小孩子,专挑煮破的吃,说馅大。一边喝口小酒一边连连说:“酒醉扁食(饺子),香!”<br> 三年困难时期,城里比乡下更难过。跟爸进城的奶奶又随着四伯回到乡下老家。爷爷没有跟着回去,他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在城里,他不但能种瓜种莱,可以行医,还可以捡废品卖了贴补家用。这比在乡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那种单调的生活好得多。爷爷的性格开朗幽默,常常给我讲故事、猜谜语、讲典故,什么施公案、大八义、小五义,三国、西游,都是爷爷讲给我听的。爷爷让我猜字谜,他说:“我有一大厦,未曾住一夏,内吊齐桓公,颠倒与上下”。待我猜不着时再告诉我谜底,接着讲扁鹊见齐桓公的故事,说齐桓公名字叫小白,这个字谜底是原。就这样,爷爷以他特有的方式对我进行启蒙教育,使我学到了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br> 爷爷信佛,每到初一十五都忌荤,过年的时候沐浴洗漱后请出一排佛像于祖宗神位前供着,印象最深的是释迦牟尼佛和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燃香以后,流利的念诵大悲咒。爷爷祈求菩萨保佑国家海晏河清、风调雨顺,念念不忘祷告菩萨保佑他有生之年能回到他的梦里老家。他常常思念儿时的老家,但关山路远,不知何时能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br> 爷爷晚年的时侯,身体越来越不好。他懂得医道,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他坚持要回到乡下,死后葬在太爷、太奶坟旁。爸只好按照他的意愿,将他送到乡下。不久,爷爷去世了,享年86岁。<br> 看着爷爷画像,使我想起爷爷和爷爷的思乡之情。如果爷爷能活到现在,那该有多好,我可以把最好吃的买给他吃,陪他参谒四大佛山,回乡探亲访友...... 然而,这一切只能是想想而以,爷爷与我天人永隔,孙女只能祝愿他老人家天堂快乐!</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