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月4日:</p><p>昨晚睡得好,睡在屋里的人还有煤炉,好暖和。</p><p><br></p> <p>早起才搞清楚住在管护站的人。管护站的工作人员只有一个年轻人,他带着妻儿一起住在这里,半个月有人来换他一次。年轻人很帅(我一直认为藏族小伙子都很帅),小媳妇也很漂亮,还有个可爱的孩子,我在外面和他打招呼,他高兴地答应着,和我说“拜拜”。</p> <p>这孩子在这里除了父母大概是很少见到外人的。</p> <p>彩钢房是旧的,这是正在新建的管护站。青海的环境保护制度将越来越严,处处可见端倪。</p> <p>这天住在管护站的除了那一家三口外还有几个工人,就是修建新管护站的。这个工人站在房顶和我说话,非常热情。他说他们今天就走了,到别处干活去,这里过段时间再来修。</p> <p>这是我们将要出发的路。</p> <p>我站在管护站门口东南西北拍了几张。环境很美,但是想想一家人长年累月住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也挺艰苦的。刘姐和那个小媳妇聊天,知道他们干半个月休半个月,一年工资两万多。</p> <p>记住了,这里叫花儿地。据说以前这里与世隔绝,是种罂粟的地方,所以叫这么个名字。</p> <p>告别主人,踏上征程。</p> <p>朋友说,花儿地的七彩丹霞是全国最大的,最美的,可惜一般人欣赏不到。因为行车快,又颠簸,我没有把最美的景留在手机里,不过我看在眼里留在心底了。</p> <p>一路向西,我们经过青海硫磺矿旧址。</p> <p>听他们讲,硫磺矿以前规模相当大,这里有个劳改营在干活。好像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末废弃了。虽是青海的 ,但硫磺矿解散以后工人四处分流,甘肃也分了不少,说是玉门市汽车运输公司还分去了二十多个司机。</p> <p>这是大礼堂,还是很气派的。</p> <p>礼堂里面的舞台</p> <p>墙壁上还有残存的文字</p> <p>成片成片的宿舍区,大概是按车间划分的吧。</p> <p>继续向西,看到一块界碑,“苏里 1”</p> <p>沿野马河继续走。</p><p>野马河是疏勒河的支流。</p><p>但这条野马真是野了!</p><p>我们前行的路断了!</p><p>我所在的角度拍不到断口,好遗憾, 没留下最初的资料。</p> <p>怎么办?返回走另一条路,得八九个小时,并且三辆车的燃油都不够。只有一个办法:修路。</p> <p>车上备有一把铁锹,一把镐头,一把工兵铲。男人们用有限的工具在那么高的海拔奋力修路。</p><p>山体滑坡造成路面塌方,他们从上面清理土方。还拉来木头撬石头。</p> <p>清理出路基。</p> <p>车就要从这里过去。</p><p>在这中间,张师傅说我们回头从河里走, 也许可以找到其他路,绕过这个断口。总指挥说牧民走了多少年的路了,还不比我们熟悉,这是唯一的路。张师傅亲自去考察,走了很远,回来说山高水深,再无路可走,只能修路。</p> <p>这是已经修好大半了,两个指挥在商议。</p> <p>在这中间,大厨带我们三个女的做饭。</p> <p>他说这路修好最少三小时,我们好好做一顿,今天大家肯定吃得多。至少做了十个菜,最受欢迎的是大盘鸡,里面炖了土豆和宽粉,相当好吃。</p> <p>其实我最爱吃他做的白菜粉条肉,格外香。</p> <p>我们到山下的河里取水洗菜洗碗,上上下下跑了好多趟。</p> <p>不用说,大伙儿都累了,饭熟了赶紧喊他们来吃。</p> <p>三辆车中最新的一辆开始出问题了,得空他们就修。之前已经把保险杠碰掉了。这辆车是第一次进山,开车技术和胆量一天比一天好。</p> <p>他们都是老司机了,都会修车。只不过这是新式车,电脑控制的,不让自己修理,也没有配件。</p> <p>匆匆吃过接着干活。把塌方的地方垫高,有一块巨石挡道 ,就修一道坡,和那块巨石的高度一样。</p> <p>我们在旁边看着好危险,总怕上面的石头掉下来,他们个个满不在乎。</p> <p>从早上9点多开始修路,下午4点左右,基本修好了。不容易啊!</p> <p>又把前面的路也清理一下,靠里的一面挖低。</p> <p>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总指挥驾车开路!</p><p>我放一段我从车后拍的视频让朋友们看看当时的情景。</p> <p>可是,没有成功。一声“不行!”吓得我心都跳出来了。</p> <p>车轮就悬在悬崖边上啊!小心翼翼地退回来,继续修。</p> <p>再次拓宽路面。</p> <p>两边都拓宽。</p> <p>连小朋友都在一边挖山。</p> <p>这次看着差不多,又反复测量,决定再次闯过去。</p> <p>这段视频是小李在车前拍的,再加上她的解说,效果更好。</p> <p>终于开过来了!我从内心呼喊:英雄啊!男神!</p> <p>根据第一辆车的情况,再次拓宽道路。第一辆车虽然轮距宽,但是车身比后辆车窄。</p> <p>应该没问题了吧。</p> <p>但是,依然过不去。</p> <p>用视频说话。好吓人!</p> <p>小李在下面一面录像一面紧张地大叫,还念念有词拜四方神仙。</p> <p>过一次不行</p> <p>再挖再过。这俩车比第一辆稍宽一点。</p> <p>终于过去了!我用小李的视频,开车的是她家先生,紧张程度可想而知。</p> <p>他从车里走出来</p> <p>接过媳妇递上的水,眼里满是自豪和骄傲。</p> <p>路还需再修,第三辆车更大一些。</p> <p>在这一阶段,刘局带我们三个女的往路基边上垫了很多石头。他从河滩里捡来放路边,我们再一块块传递到路沿子上。路的外沿是用木头沙土加石块垫起来的。木头原来的路就有 ,只是滑坡被冲到河滩上去了,他们又用绳拉上来的。</p> <p>他们已经干得精疲力尽了。</p> <p>终于过去了!</p><p>还用小李的视频,她的解说绘声绘色。</p> <p>说实话,看到他从车里走出来,我真想冲上去抱抱他,当然,后来我补着抱了,他是我老弟😄</p> <p>心疼自己的车,那里蹭了道印子。</p><p>同一个地方,总指挥的车灯碰坏了,还是我后来告诉他的,他满不在乎。</p> <p>这三个男人,在满意地审视自己的创举。</p> <p>哈哈,好佩服这些男人们。</p> <p>我们早给他们晾好了水。他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p> <p>对面那段坡道就是我们修的路。刘总跑前跑后地拍照留念。</p> <p>再看一眼。这是修好路我们到河那边拉近了照的,好像不太高似的 ,其实路面距河道至少30米。</p><p>手机相册有时间记录,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8:07,修路整整9个小时!</p> <p>大切时不时要出点状况,修修再走。</p> <p>停车看看两岸五颜六色的山</p> <p>快出峡口了</p> <p>看到硫磺矿的遗矿,大老远就闻到浓浓的硫磺味儿。</p> <p>都下车拍照</p> <p>山五彩斑斓</p> <p>快8点的时候,到青海硫磺矿和甘肃盐池湾的交界处,我们的大切再次抛锚。</p> <p>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p>5月10日补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