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十二个防灾减灾日,而5月9日至5月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认真做好防灾减灾教育,进一步加强实险避险演练,提升自救互救能力,机关幼儿园以“关注生命安全,加强防灾减灾,提升应急能力”为主题,切实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开展“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p> <p> 孩子的健康是您的关注,也是我们的牵挂。防灾减灾人人有责,安全教育人人掌握。为了便于各位家长更好地指导孩子提高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提升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我保护的能力,希望您认真阅读,共同学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认识防灾减灾图标</b></p><p>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常见灾害类型有哪些?</b></p><p> 地震、火灾、海啸、洪水、泥石流、台风、暴雨、干旱、龙卷风、雪崩、沙尘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安全常识—防火安全</b></p><p> 1.发现森林火灾,应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报告起火方位、面积及燃烧的植被种类。身处火场时,要判明火势大小、风向,用湿衣服包住头,逆风逃生。</p><p> 2.如果被大火包围,要迅速向植被稀少、地形平坦开阔地段转移。如果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要往山下跑。</p><p> 3.当无法脱险时要选择植被少的地方卧倒,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把脸贴进坑底,用衣服包住头,双手放在身体下面避开火头。</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安全常识—防震安全</b></p><p> 1.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p><p> 2.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p><p> 3.学校、商店、电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安全常识—暴雨雷击</b></p><p> 暴雨,特别是大范围的大暴雨或者特大暴雨,往往会在很短时间内造成城市内涝,使居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对城市交通也会带来重大影响。</p><p> 1. 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者堆砌土坎。</p><p> 2. 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p><p> 3. 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掉入地坑、沙井等。</p><p> 4. 驾车经过深积水区,应尽量绕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安全常识—洪涝灾害</b></p><p> 1.为防止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缝隙,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如果预料洪水还会上涨,那么底层窗栏外也要放上沙袋。</p><p> 2.如果洪水不断上涨,应在楼上贮备些食物、饮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烧开水用的工具。</p><p> 3.如果水灾严重,水位不断上涨,就必须自制木筏逃生。任何入水能浮的东西,如床板、门板、箱子、柜子等。如果一时找不到绳子,可用床带、被带等撕开来代替。</p><p> 4.在离开家门之前,要把煤气阀和电源总开关等关掉,时间允许的话,将贵重物品用毛毯卷好,收藏在楼上的柜子里。出门时最好把房门关好,以免家产随水飘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如何应对泥石流灾害</b></p><p> 1.居住在山坡,山沟地带者应密切注意地下情,提前做好转移,撤离准备,雨刚停后,不能马上返回危险区。</p><p> 2.出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减灾防灾知识早知道</b></p><p>遇到灾害如何做?</p><p> 1.采用各种方式求救,如:电话求救、声音求教(喊声、哨子声、击打声),利用反光求救(利用手电、镜子、玻璃片),抛物求救(抛掷软物,如枕头、塑料瓶),烟火求救,地面标志求救(SOS)。</p><p> 2.自救同时可以互救,受灾时对于弱势群体要给予更多帮助。</p><p> 3.铭记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快速脱离危险区域最重要。</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电话号码要牢记!</b></p><p>110(报警电话:遇到无法解决的紧急情况,寻求警察帮助。)</p><p>119(火警电话:火灾报警。)</p><p>120(急救电话:提供紧急医疗救助服务。)</p><p>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遇到交通事故、需要交警帮助的情况下拨打。)</p><p>12320(公共卫生热线:如果需要了解关于传染病等方面的信息可拨打公共卫生热线。)</p> <p> 安全,是我们幸福生活的保障,安全,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守护,我们应该时刻将安全挂于心间,让灾害远离我们的生活,警钟长鸣,让我们手牵手,共同呵护生活中美好的每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