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假如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If your pictures aren’t good enough, you aren’t close enough”)。</h3><h3> </h3><h3><br></h3><h3> 这句话,也一直被后辈奉为至理名言。</h3><h3> </h3><h3><br></h3><h3> 其实,针对这句话,我觉得可能很多人没有仔细想过,或者质疑过,毕竟是大师说的。</h3> 那么,这句话到底对不对?为什么对?或者为什么不对?说这句话有没有前提?我觉得这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
<h3> </h3><h3><br></h3><h3> 这里有几个层面的问题:</h3><h3>· 先不管对不对,他到底怎么得来的这个结论?
· 要得出这个结论,一定是他的最深刻的体会和理解。
· 那他的体会和理解,应该是他用他的相机拍摄得出来的。
· 拍是用相机拍,如果他的相机跟别人不一样,或者有了很多相机比较,得出的结论,还是这样吗?
· 他用他的相机得出来的结论,是不是就放之四海而皆准那?<br></h3><h3> </h3><h3><br></h3><h3> 我觉得,要搞清这个问题,必须知道:
· 他是在什么背景下说的
· 他的拍摄经历,
· 卡帕拍的题材以及他使用的器材。</h3><h3> </h3><h3><br></h3><h3> 我们先看看罗伯特•卡帕他是谁,看看他经常拍摄的题材以及他常用的器材。罗伯特•卡帕上世纪30年代初入行,从1936年到1954年的18年间,卡帕一直与战争打交道,共拍摄了人类5场战争:西班牙内战、中国抗战、二战、第一次中东战争、越法战争。他的很多摄影作品都成为不朽之作。</h3> <h3>倒下的士兵(1936年)</h3> <h3> 这张作品是他早期的作品,也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这里还有个小插曲。这是西班牙内战中,一个士兵中枪倒下的瞬间。对这张照片,一直有质疑是摆拍,后来美国一个资深刑侦警察,也是摄影师,仔细研究后认为不是摆拍,他的理由是看这位士兵左腿后面露出来的一点左手,手指是向内弯曲的,如果是正常人要摔倒,本能的应该张开手去做支撑准备[这段话是我叙述的,原话说的没我这个清楚,嘎嘎:)他说这个人死了,死人才手向内弯曲]。</h3><h3><br></h3><h3>罗伯特•卡帕的其它一些作品:</h3><h3>
</h3> <h3> 他是唯一受宋美龄之邀来中国拍摄抗战的外国摄影记者,但是没批准他去战斗最前线去拍摄。他拍摄了大量中国的城乡,平民与军人。</h3> <h3>重点来了!</h3><h3> 卡帕流传于世最著名的作品是诺曼底登陆。</h3><h3> 他是真真正正随第一批登陆部队乘船出发冒着枪林弹雨登陆的。在向前推进的时候,几次都被密集的子弹逼了回来。在拍完照返回步兵登陆艇的时候,在齐脖子深的海水里,死尸就在他身边随着海水起伏飘荡。当时德军MG42机枪的射速是每分钟1200发子弹,平均每秒20发,比佳能1Dx2和尼康D5的连拍还快。想想都惊心动魄。
这张应该是第一张:
</h3> <h3>还有下边这些:</h3> <h3> 最后一张不知真假,看焦段和船,与前面的不一样。</h3> <h3> 诺曼底登陆,卡帕一共拍了106张照片,可惜的是由于暗房小哥们儿为了快点把照片洗出来,烤箱温度调的过高,而且关上了门,照片大部分都被毁了,最后只剩下11张。(都说是11张,可我却为什么搜集到了13张, :)是不是有几张近似的编辑只挑了1张按1张算的?)。
</h3><h3> 故事说多了,扯远了,言归正传。</h3><h3> “假如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关于他的这句话,没有找到出处,不知道在哪年,什么场合说的。 这句话被后来的新闻记者,纪实作者以及扫街的摄影师当作座右铭。</h3><h3><br></h3><h3>他为什么这样说?
他怎样得出的这个结论?
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他为什么这样说?
之所以这样说,应该是根据他的拍摄经历,对摄影器材的使用、体验之后得出的结论。做出来东西好不好,工具顺不顺手,只有使用、体验了才知道。拍摄也一样,通过实际拍摄,才知道怎样才能拍好,拍的更好。
卡帕初期亲临战场拍摄战斗、战争。在战斗中,很难接近最前沿,不能接近,当然就不能拍到战斗细节,只是一个大场面,就难以形成冲击力。从这个角度说,要出好照片,就必须接近接近再接近。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那个时期相机和镜头选择非常有限,他基本都是使用50mm镜头,那个年代已经有了500mm长焦,但是在战地最前线,记者扛着大炮跑来跑去也不太现实。而且目标大,对方以为您弄来个新式武器,那肯定先集中火力把你干掉:)
所以是不是可以首先确定一点:
他不是经过使用了很多镜头,通过反复比较得出他的结论的。而是在使用他的常用的现有镜头,通过实际拍摄体会到的,那就是他发现要拍好,要尽量离得近才行。</h3><h3> 也可能试用过其它镜头,试两下觉得不行,扔了。
那么具体的他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那? 这句话应该是使用他的镜头的最深刻的心得体会。</h3><h3>
诺曼底登陆,他带了4台相机,1台禄来(Rollei),1台格拉菲(Speed Graphic),2台CONTAX2 135相机,50mm镜头以及一个长焦镜头。</h3><h3> </h3><h3> 随军登陆的时候,他带了2台康泰克斯2,50mm镜头。
我们从照片中也可看出来,在船上也只适合中短焦拍摄。而在战斗中,中短焦也可以拍到战斗场面。
使用方便,可以兼顾,是中短焦的优势。中短焦更容易把握宏观场景,但是要拍出冲击力,只能接近接近再接近。
所以我猜想,他的名言是这样得出来的。
<br></h3><h3> 那么他只使用他的镜头,还有很多镜头,那他的结论对不对那?如果没有别的镜头比较,得出这个结论有没有说服力?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那我们先分析一下长焦。长焦也可以拍出好照片是肯定的,但是,长焦很难拍宏观场面,本来定焦就是靠走,弄个长焦拍场面,那还不得退到珠穆朗玛峰上去拍,所以长焦根本不在他的主选范围内,所以他说的接近,是中短焦。
我们再分析一下广角。那个时候已经有了12mm镜头。如果广角拍战斗场面,那拍出来的就不是战斗了,可能就是蚂蚁打架,广角拍的人太小太小了。而如果你想拍出具有震撼力的照片,那就得更是接近接近再接近。
所以我觉得他说的接近,是针对中焦和接近中焦的焦段而言的。我觉得这是他的经验之谈。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这句名言,不仅符合当时的逻辑,在今天相机镜头已经突飞猛进到现在这么先进的时代,仍然是至理名言。因为就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包括扫街,如果用广角或离得远拍,场面可以拍到,但仅仅是拍到,只看到一个大场景,感觉是隔山观火,缺乏局部细节。而长焦拍,一个是受局限,再一个画面压缩严重,同时无法拍到事件的全貌。所以新闻纪实扫街,仍然是中短焦的天下,用中短焦,要拍出震撼力,冲击力来,那就越接近效果越好。当然了,您别一根筋把相机怼到别人鼻子上去,那不是拍摄,是找打。</h3><h3>
也应该感谢相机厂家,在二战前不久,他们发明了135相机,试想,如果没有135相机,搬个大中画幅去拍战争,是不可想象的,包括禄来那样的双反,还没等你对好焦构好图,脑袋早被子弹削没了。</h3><h3>
1914年,莱卡设计出135相机。这一年正好爆发一战,柯达也有一种小相机,拍了一战,照片不多,影响也不大,也许跟当时传媒时效和传播慢有关。
1924年,莱卡设计,蔡司生产第一台莱卡旁轴。
1932年,康泰时出品。他在开始成为摄影师的时候,就开始使用莱卡135相机。
1944年,诺曼底登陆,卡帕用的就是很成熟的康泰时2(测光、对焦都已经很便捷,快门速度也达到了1/1250)
工具是来用的,卡帕用50mm镜头最顺手。50mm镜头对他这样的记者来说,适用范围最广。但是也有局限,就是细节表现受限,主体不够突出醒目,冲击力也不够。怎么办?那就只能接近接近再接近。也就是他说的名言:如果你拍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h3><h3> 还有一种可能,他说的这句话,是针对拍摄战争题材而言,或者是在说到战争题材的照片时,说的这句话,这句话不是从镜头的角度去考虑的 。因为战场上拍摄,大部分离得相对远,难以出好照片,要出好照片,就要到前面去,尽量离得近或离得足够近。这是从胆量考量的。你拍的不够好,是因为你胆儿小离得不够进:)
</h3><h3> 我们再从逻辑上分去析一下,中短焦接近拍摄有几个优势:
1、能兼顾坏境场面与细节。
2、接近后的细节表现更好,视觉冲击力更强。
3、叙事性好,即使主体占画面大部分面积,坏境要素仍然在里面,可以完整地交代一个事件。而这一点长焦做不到,如果主体占了很大画面,那只是一个特写,无法反映发生了什么。
4、可更好地避免干扰。接近拍摄,可以既突出主体,同时由于镜头透视效果,背景里的杂乱要素会变得比较小,这样就能更好地表现主体。
5 、我没考证高速胶卷什么时候出现,卡帕用没用。 有一点可以肯定,新闻记者抓拍抢拍包括拍动态的时候多,拍摄时间也不都是光线好的时候,所以,为了保证速度,光圈会开大,这样就会牺牲景深,而中短焦,相对景深会大,对环境仍然可以有一个交代。</h3>
<h3> 所以说,卡帕这句话,不仅是名人说的才成为名言,从逻辑上道理上分析,也的的确确是经典结论。
有很多名作名言,都有历史局限性,在当时情况下,是登峰造极划时代的杰作,放到现在看,其艺术水准技术水准早已被超越,具有的更多的是里程碑式的价值和意义。就一张画面而言,现在随便一个发烧友可能都比以前的大师拍的好。</h3><h3> 而卡帕这句话,至今仍是金句。</h3> <h3>这就是伟大的罗伯特•卡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