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河记

凝眸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旱河贯穿平庄南北,主河道西北起古山矿二井东北的北山跟,从原毛纺家属院南侧转直角弯向南延伸,南止于牛头山北侧原区测二队铁路桥,把平庄城区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平庄人习惯把河东地区称为旧城区,把河西地区称为新城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旱河称为河,平时并没有水,只是一项防洪工程。随着平庄旱河西地区的开发建设,为改善环境,在旱河中下游用橡皮坝拦截,每到夏天抽取地下水填充河道,形成宽窄不一的湖面。</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想了解平庄旱河的历史由来,就得先了解平庄的由来。</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据史料记在,辽代平庄就有人家居住,1935年以前,平庄原名叫“李连窝铺”,当时敖包山(今北山)东李连山以南到李连窝铺以北,老旱河以东全是公格营子大地主李连家的土地,李连窝铺只是看地搭建的临时窝铺,后随着在这里居住的人家增多,起名为李连窝铺。1935年以后日本人在平庄建火车站,从建平、朝阳一带迁入百姓,改“李连窝铺”为平庄,意为:平坦、平安村庄之意。</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40年伪满洲国喀喇沁右旗公署迁至平庄,1945年9月,建平县人民政府设在平庄,1946年9月成立的建中县驻地平庄,1947年11月建中县并入喀喇沁右旗建西县联合政府,平庄为第九区。1983年10月10日,平庄区,平庄公社,平庄街道办事处,合并为平庄镇,归属元宝山区。</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元宝山文史》有这样记载:“日本侵占赤峰后,合入建平县的一部分为喀喇沁右旗。其管辖范围东到今朝阳边界的波罗赤,南到叶柏寿的公格营子和水泉,并隔河与凌源相望,西与围场相交,北接元宝山区的哈拉卜吐村。并选定在李连窝铺(平庄曾用名)一带起建旗址。一九四0年秋季日本人请来约有一百多道士、和尚和喇嘛,从风水角度看了半个多月,认为此地可建旗址。一九四一年,即康德十一年,民国二十七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正式砸橛子(奠基),破土起建旗公署大院和其他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整个城区规划是正南北、正东西向,南北、东西各七条街,呈棋盘式。日本人如此规划平庄,目的是想把平庄建成比赤峰城市规模还要大的新型城市,后因日本投降未能实现。</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平庄的建设由日本福森公司主管。按照城市规划所有工程基本是同时起建,但工期完成的时间却不同。最先完成的是旗公署大院、警察署、鸦片组合和部分公共设施建设,其次是兵营、飞机包等军用设施建设,最后完成旱河改道工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至此,平庄镇的格局基本形成,旗公署大院居城区中心,还有直通孤山火车站(今平庄北站)的马路、伪村公所、邮电局、公署北门两边的两栋日式小平房(家属住宅)以及平庄最早的优级小学。公署西墙外还有几栋青砖中式瓦房,乃伪警察署家属住宅。现矿区公园小山以东,优级小学以北,下水泉(我的老家为上水泉)和新窝铺村(现向阳村)以南,是关东军一部兵营。在城区建筑以外,日伪政府还首先建成西六家孤山火车站,后又确定了平庄火车站的站址,盖有简易木房,通车试用,并计划以后增资建成正式民用车站。此外还支持关东军建成水泉洼军用火车站(现以消失)和马蹄营子军用飞机场。</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平庄的旱河建成时间不详,但从上述记载分析可以得出:伪满时期,日本人为达到长期占领和掠夺地下煤炭资源的目的,在平庄修建了火车站(赤叶线),马蹄营子飞机场等重要基础设施,其中平庄旱河是一项防洪工程。从本家的一位二叔嘴里了解到,当年日本人在旱河内侧(东侧)搭建了板房居住,我念书时在平庄中学前面(现宝山医院附近)还留有日本人居住地小白楼,日本投降后,当地居民从那里捡到许多日用品。旱河的外侧(西侧)则是大片的庄家地。这点印证了平庄老城区街道由日本人设计,横平竖直的棋盘式平庄雏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总结史料记载:150年前,老旱河为西北东南走向,西北起兴隆庄附近,经小山公园西流入平庄,经铁东汇入老哈河,河面宽20余米(分析当时河道里可能是有水流动的季节河,因为我小的时候,大概75年左右,旱河上水泉段还是有山泉水流淌的),河道两边是张姓和安姓大地主的土地。1933年日本人侵入平庄,着手规划平庄城区建设,1941年开始将旱河防洪工程列为重点项目工程,日本投降后,现旱河雏形已经基本形成。</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解放后,旱河的变化与平庄的变化同步,59年平庄矿务局成立(地址在矿区日报社附近)天南地北的人聚集平庄,平庄人口迅速扩张,随着人口的增加,防洪也是重中之重,同时,矿山废水和采煤排出的地下水需经旱河排出,每隔几年就要对河道进行清理修缮。当时河道里的水还是较为清澈的,儿时曾在古山矿二井东段河道游过泳。</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六十年代末,随着大批住区企业(丝绸厂、毛纺厂、104地质队、区测二队)的进驻,平庄又迎来一个人口增长爆发期,平庄城区(旧城区)规模扩大,已经跟现在差不多。当时,正直全国大兴水利建设,由于七十年代,古山矿二井曾被山洪淹没,防洪工作一度成为地方和矿务局都非常重视的工作,北山公墓下至今能看到防洪渠,是不是还起作用就没法验证了,我当时曾两次参加河道清理劳动。</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大量兴起,煤炭进入掠夺性开采期,各镇(乡)村分分以不同形式参与煤炭开采,旱河上游水系和防洪工程遭到严重破坏,一些污染企业将污水排入旱河(山前药厂、毛纺厂、各小煤矿),使旱河河道变的腥臭无比。1992年元宝山区政府迁入平庄,平庄人口迎来第三个爆发期,人口不断增加,带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曾组织清理过河道,但不彻底。</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00年后随着河西地区的开发建设,政府出巨资重新治理河道,经过几年的综合治理,现已经变成集防洪、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带状公园。</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旱河最北侧转弯处。</p> <p>旱河中段</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现在堤坝上的老杨树变的很稀疏,记得当年堤坝上长满郁郁葱葱的杨树。高三补习时,有一个男同学(文化课不怎么学)经常在这里练小号,后来考取了音乐学院,前几年还在内大组织的一次活动中见过他,听说已经成为省内某大学的教授。</p> <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在旱河的最南端看见一块标识牌说明:旱河上游区为兴隆庄辖区,下游为北七家村辖区,全长为15.88公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旱河上游有两个分叉在毛纺家属院西汇集,西边的分叉到新景加油站以北铁路桥,北面分叉到古山矿二井铁路桥以北二百米处 ,小的时候经常在这里打鱼摸虾的玩耍,当年这段河道是常年流淌着山泉水的。</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旱河的河道以前是经常清理和维护的,我在读中学时,至少参加过两次这样的义务劳动。当年河道两侧的堤坝很高,堤坝下(内侧)是有可以通过马车的路,由于当年年龄小,爬上堤坝还是挺费劲的事,这点只有平煤中学北部那段多少还能找到当年的影子。</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工作以后,大概是93年,单位全员参加过区政府组织的义务清理河道劳动,清晰的记得劳动地点在向阳村六组东侧段,当时河道内全是黑淤泥,劳动难度很大,但是我们还是如期的完成了清理任务。(图:最南端铁路桥)</p> <p>图为早期河道治理,应该是最近一次的治理现场。</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现在雨水较少,多年没见有山洪经过河道,记得九十年代初,还有一次洪水灌满河道,奔涌二下,胆大的人在岸边捞取顺流而下的浮柴,由于上游河道狭窄,清晰的记得有一年山洪爆发,西侧河提决堤,整个河西地区是汪洋一片。</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西楼区锅炉房,据说近期要拆除。念书时这一片从平煤中学以北,一直到小山公园北墙,是平煤林业处的苗圃,后建成西楼区和小山公园。</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西楼区锅炉房北侧段堤坝上的杨树早已经不见踪迹,坝体也比别的地段略矮,这是曾经决堤的东侧河提段。</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当年河上就两座桥穿过,一座是通往五家、七家等地的南段旱河桥,另一座则是商城西侧桥。现在连简易桥(为行人方便)加一起一共有七座,最年轻的也是最北端的内环北路桥(小山公园处)。</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旱河朝霞。</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如今的旱河西侧已经修成了带状公园,夏季河道放满地下水,是人们休闲、锻炼身体的好去处。由于环境的改善,偶尔会见到松鼠、蛇等小动物,各种鸟类也是经常出没,前几天就有人在这里拍到野鸭子。</p> <p>南环七家大桥</p> <p>平庄商城现在称金色谷广场。</p> <p>河西侧的宝山仕家小区。</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图为旱河边的平煤中学,原来的平煤中学为初高中一体,西墙靠近旱河,记得是石头墙,后将初高中分开,靠近旱河的为初中。</p> <p>旱河夜景。</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个防洪工程,见证了平庄近百年的历史变迁,同时也见证了平庄的经济文化发展。平庄土著(老地户)居民对于旱河的感情,如南京人对秦淮河;上海人对黄浦江一样,这不仅仅是因为旱河是休息娱乐的去处,更多的是她护佑着平庄的平安!平庄旱河,老平庄人的母亲河!</p>